小电影

很多三线工厂都体量巨大,功能完备的像个小社会,医院、学校、幼儿园、派出所等一应俱全,我度过人生头十八年的那家工厂也是这样,厂子里我最钟情的部分就是工人俱乐部,因为电影在那里放,我们都管工人俱乐部叫电影院。据说我还没出生就已经跟着爸爸妈妈出入电影院了,应该算得上起步很早的影迷。那时候我看电影有优势:对面邻居王叔叔在工会,专门负责去市里取电影胶片,楼下的阿姨也在工会,负责卖票,电影院距我们家走路也就十分钟路程,打我记事起,厂里放的电影几乎一场没落。后来厂里还自建了“电视台”,就是闭路电视,每天晚上都放录像,在家就能看。直到现在,看电影也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这么多年下来,所看电影的承载媒介一直在变化,从最初在电影院看胶片,到后来的VHS、LD、VCD、DVD、BD,再回到电影院看数字电影,技术一直在进步,那更早的时候是怎么看电影呢?有朋友可能会说有8毫米胶片,的确,这个我也摆弄过,这两年拍卖市场上比较常见,不新鲜。今天说说更早的,我称之为“小电影”。

“小电影”是我起的名字(想歪的面壁去!),英文写作“Mutoscope”,一般翻译作“早期电影放映机”(好直接的翻译!)。我说“小电影”,是因为观看方式是通过一面狭小的观察窗来看,并且同时只能一个人看。最早拍摄连续影像的是英国人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 1830-1904),他在1877年通过一种巧妙的方式令运动的被摄对象(一匹奔跑的马)触动多台照相机的快门,从而拍摄了连续影像,快速播放这些连续影像就能看到动态的图像,这和我们小时候利用书角画小漫画,再快速的翻书原理一样。注意,在那时用的还是硬底片(玻璃底片),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拍摄动态影像的条件。后来经过法国人马利(Etienne-Jules Marey, 1830-1904)等人的努力,以及1880年代柯达公司发明的感光纸,爱迪生实验室的迪克逊(William Kennedy Dickson, 1860-1935)在1889年改进了摄像机,并发明了对应的观看设备,命名为“Kinetoscope”,其中“Kineto”和“scope”都源自希腊语,分别是“动态”和“观看”之意。1894年爱迪生在百老汇摆了十台Kinetoscope,每台放一部电影,时长20秒,每人25美分可看5部,结果大赚!但是这样的机器还是太笨重太贵,不适合推广。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设计了简单的,手动的电影观看设备,并授权英国的Kinora公司生产。这种装置非常简单便携,外观类似立体照片的观片器,只是装透镜的观察窗合成为一个,和底片的画面比例一致。底片的样式不像爱迪生用的那种长条状(即后来电影胶片的样子),而是裁成一帧一帧的,装订成一个圆盘。观看时将这个正片装订成的“圆盘”插在观看器上,摇动一个把手转动蜗杆,蜗杆带动齿轮,齿轮上的杆就会转动,带动“圆盘”转动。装“圆盘”的底盘侧面还有一个铁片做的突起,正好可以轻轻挡住一帧影像,这样就可以保证每次只有一张胶片出现在透镜后,转动摇杆的速度控制好就能看到很好的动态效果。这种设计非常利于推广,在欧美,坐在家里看“电影”(严格来说是动态影像,因为既没用电也没声音)成为时尚。

kinora01

爱迪生实验室的Kinetoscope内部结构

kinora02

美国旧金山的一处Kinetoscope“电影院”,约1895年

kinora03

一名男子正在使用有声版的Kinetoscope,约1895年

kinora04

卢米埃兄弟,左边是路易斯,右边是奥古斯特

kinora05

Getty收藏的Kinora观看器和影片,©getty

kinora06

英国国家媒体博物馆收藏的Kinora和影片

kinora07

从这张专利图上能看出Kinora的原理

中国最早的“电影”也是Kinora这种“法标”的。1895年,也就是卢米埃兄弟提交他们发明的观看设备后不久,他们的一位朋友方苏雅(Auguste Francois, 1857-1935)被任命为法国驻广西龙州领事,他将卢米埃兄弟发明的摄影机带到了中国,并拍摄了数段影片,1899年转任法国驻昆明领事后又在昆明拍摄了数段,目前存世至少13部,网上前几年流传的那段清末官员会面场景就是方苏雅在昆明拍摄的。

kinora08

方苏雅的肖像

kinora09

方苏雅收藏的Kinora和他拍摄的影片,盒子一侧的镜子是为影片增加亮度而设

kinora10

方苏雅用的那种Kinora内部图,原理都是一样的,由卢米埃兄弟发明

kinora11

方苏雅在昆明拍摄的一段影片截图

kinora12

另一段方苏雅在昆明拍摄的影片截图

最后还要感谢卢米埃兄弟,他们改进了放映设备,终于使“小电影”成为“大电影”,令观看影片成为众乐乐的事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