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的中国人

我喜欢冷兵器,寒光闪闪的刀剑比黑洞洞的枪口要来的恐怖。刀剑只是近身兵器,要想制敌于“千里”之外,冷兵器里还要看弓箭或者弓箭的变种——弩。清代皇帝一直强调不能忘祖的表现是学习骑马射箭,现在看来这样确实能够延续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却大大延缓了科技的发展:明代已经在大力发展火器,但是到了清代就被中断了,直到人家闯到家里才开始变革。

说远了,最近见到一张清代武士射箭的老照片,倒是引起我了解弓箭的兴趣。弓箭据说是黄帝之孙——“挥”所发明,挥也是张姓的始祖,因他发明“弓”而得到张的封姓,所以张也就是有一个“弓”和“长”组成。牛角弓是中国古代弓箭的巅峰之作,由牛角,竹木胎,牛筋,动物胶等材料加工而成,属于复合弓,电影《勇敢的心》里勇士们用的英国长弓属于单体弓,和我们老祖宗的工艺比起来差远了。未上弦线的复合弓向外弯曲, 弓背(面向目标的一面)为木制,包括三部分组成: 一对弓臂及一个弓弝。木制部分大多采用槭树(枫树)、山茱萸或桑树, 或同时采用多种木材。弓的两头名为“箫”,箫上要装用作固定的“弭”,弭一般用兽角或兽骨做成,也有少量铜制的。弓体部分名为“渊”或“肩”,握手部分名为“弣”。弓面(面向射手的一面)为角制, 角被来加强弓臂部分。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会用鱼胶将动物的腿后腱(来自牛、鹿等)黏在木制的弓背部分。 原因是腱像橡皮圈, 经拉扯後能够迅速地回到本来位置, 大大加快箭的飞行速度。弓弦主要用动物的腱、马鬃、或葡萄藤制造。箭杆末有纳弦的缺口,名为括。箭羽的长短直接影响到箭的质量,羽过长,飞行速度慢,过短,稳定性差,其长度取决于箭杆长短、箭簇重量等。搭箭的手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中海式,主要流行于西方使用单体弓的区域。这种方式,是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勾住弓弦,右手勾弦,则箭杆在弓弣左侧。第二种是蒙古式,主要流行于普遍使用复合弓的东方世界。这种方式,是以拇指勾弦,用食指和中指压住拇指,右手勾弦,则箭杆在弓弣右侧。使用蒙古式拉弦法,则必须在拇指上套上指环,亦称扳指,现在看到的多为玉制。

1872年约翰·汤姆逊拍摄的射箭的中国武士,腰间别了四只羽箭,拉弓瞄准看着似乎很轻松,实际上现在的人要想拉开且保持稳定,是非常不容易的。
佚名摄影师1900年拍摄的北京的弓箭手,射手的姿态,弓箭的形式都一样,只是看起来背景应该是被八国联军蹂躏之后,再好的弓箭手也无法抵挡坚船利炮。
佚名摄影师拍摄于1900年前后。我非常喜欢这张照片,特别是里面正在拉弓的年轻人,别看清瘦,却稳扎马步,拉弓后仍能保证身体笔直,这范儿实在太帅了!
上面照片的细节,能看到这位年轻的射手戴着板指,拇指拉弦,食指轻抬箭尾,用的是蒙古式搭箭法
另一张局部,小伙子的神情多专注!

《射箭的中国人》上有2条评论

  1. 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孩,这是清朝人形容开弓的要领。
    一直不明白,清朝宫廷画,例如乾隆乘马射猎等等场面,箭壶里边的箭,箭羽总是有两种颜色,少数是黑色箭羽,多数是褐色箭羽。
    猜测,现代步枪子弹,有不同颜色的标志色环:黑色穿甲弹,红色燃烧弹,黑色加红色是穿甲燃烧弹。
    莫非,箭羽颜色不同,是两种箭头功能形状也不同的标志?

  2. 食烟火斋 :
    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孩,这是清朝人形容开弓的要领。
    一直不明白,清朝宫廷画,例如乾隆乘马射猎等等场面,箭壶里边的箭,箭羽总是有两种颜色,少数是黑色箭羽,多数是褐色箭羽。
    猜测,现代步枪子弹,有不同颜色的标志色环:黑色穿甲弹,红色燃烧弹,黑色加红色是穿甲燃烧弹。
    莫非,箭羽颜色不同,是两种箭头功能形状也不同的标志?

    哈哈,陆老师这个思路好!

回复 jnxu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