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合成照片的再讨论

2008年写过一篇博文,叫《一张造假的老照片》。其实现在回头看看,“造假”用的不合适,应该换成“合成”。老话重提是因为前几天在一个小型的看片会这张照片又被展示出来了,我当时指出了这是合成的,大家还感到很惊讶。正如我上篇博文里提到的这张照片的破绽,很多朋友早就有质疑,但是最先发现这些合成素材的却是另外一位网友,我只能算借花献佛。

扫描自《1900年的北京》封面,合成的照片,看实物照片会发现画地上影子时留下的笔触痕迹

大背景来自穆莫相册中一张由北向南拍摄的天安门

骑马的人也来自穆莫相册,就是最左边这位,而且他也不是盛传的“瓦德西”

两边站立的士兵来自穆莫相册中的这张照片,就是站在前面这两位。这张照片是从德国使馆往大门外面看,正对着德国使馆大门的是沙蒙夫妇的北京饭店

摄影史发展至今,我总结合成的手段主要分三种或者说是经历过三个时期。

一、硬底版时期(1900年以前)。因为底版没法分割,因此只能把洗印出来的照片经过裁减和拼接,甚至九十把很多张CDV照片摆(堆)在一起拍张“大合影”。

很多张蛋白照片裁减、拼贴再翻拍后的合成照片,大约在1890年代

二、软底片时期(1900年至今)。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或者像郎静山那样裁减、拼接底片,再制成新的底片,成为集锦作品。

郎静山的一张集锦作品,由两张底片制作

三、电子时代(1988年至今)。1988年,Photoshop软件的诞生,使每个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想想我用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只有30万像素!时间过的太快了。

用Photoshop合成的摄影作品

 

《一张合成照片的再讨论》上有4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