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人像拍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解决“像不像”,也就是说比对照片和真人,五官像不像,张三不会看起来像李四。当然,这是“最基本”的问题,最后呈现给观众的应该是比“像”更多的信息。我的理解,人像摄影作品的本质就是展现,展现被摄者的容貌、身份、职业和社会地位等信息。我觉得,早期的商业摄影师,他们为客户拍摄肖像时应该没有过多的理论指导和哲学思考,想到的只是顾客是否会满意,是否以后还要加印,至多会想办法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在一张照片上呈现更多的有关被摄对象的信息,至于理论,都是学者们后来总结甚至想象出来的。德国摄影师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 1876-1964)在拍摄人像方面常被认为有代表性,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命为重新办理户籍的德国公民拍摄肖像,他拍摄的人像不是那种简单的大头证件照,而经常在被摄对象工作、生活的环境中拍摄他们的肖像,如他镜头下的面包师:矮胖的身材穿着大褂,在厨房里正搅拌做面包的材料;还有搬砖工,肩上扛着十多块砖,眼睛坚毅地看着摄影师。这些人的衣着打扮、工具使用,一望便知其职业,这就是五官长相以外的附加信息。当然,桑德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摄影师,在19世纪的很多人像作品里,都有在室内(照相馆内)“复制”被摄对象生活场景的实例,在中国最知名的当属19世纪曾在上海活跃的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 1832-1892),他把念经的和尚搬进摄影棚,把售卖馄饨的小贩以及他的骆驼担和客人搬进摄影棚,把算命先生搬进摄影棚,在室内再现这些人的日常,为观看的人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以上是摄影师的视角,实际上在接受摄影的概念后,也就是形成“拍摄照片即是被别人观看”的意识后,被摄者也往往会主动参与被摄的过程,比如穿什么样的衣服,拿什么样的道具,露什么样的表情,会有意识地让自己的何种形象被记录并展示给别人,比如雷锋在入伍后就开心地穿着新军装在照相馆拍摄了照片,观看的人就知道:哦,他当兵了!后来他参加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他又拿着证书去照相馆拍了照片,观看的人就知道:哦,他当了人大代表。对于被摄者是否想呈现真实的自己暂时不在这里展开,以后可以单写这种有扮演或表演成分的肖像,于此,假定被摄者和摄影师都想呈现最真实的信息给观众。
重新回到如何在一张照片上呈现更多的被摄者信息,除了将被摄对象置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不论这个环境是真实的还是在摄影棚中重新营造的),也有一些江湖把戏的小手段被引入,比如平面镜。平面镜很早就被魔术所利用,甚至有些猎奇表演(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中国常见的人头蛇身表演)。平面镜在人像拍摄中最简单的应用方案是被摄者面向或背向镜子,镜子可大可小,照全身也行,只照头部也行,这样被摄对象不仅面向照相机的一面可以被记录,其背面也可以借助镜子被记录,比如发饰、服饰的细节都可以得到较全面的展现。如果再加一面镜子,可以玩儿出更多花儿来,比如将两面镜子面对面,将两个边铰接在一起,呈72度(360度/5)角,在夹角处的被摄对象就能在底片上留下5个像(一个是真人,另外四个是镜子里的像);如果呈120度(360度/3)角,就可以在底片上留下3个像。这种玩儿法对打光要求高些,要避免露出镜子的边缘,摄影师在拍摄时也要用一大块黑布把自己盖起来(不会把自己也照下来)以保持这个trick的神秘感。这种制造“分身”的效果,国外的摄影师要玩儿的多些,2015年摄影师的雨果·里特森·托马斯(Hugo Rittson Thomas)在英国举行了个人影展“女王的手下”,展出的女王、皇室成员以及为皇室服务的人的肖像就都是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这个拍摄计划从2012年开始实施,近三年才完成。雨果用的镜子装置角度应该是90度(360度/4),是4个像,。
前段时间还有位长辈问“分身照”怎么拍,现在用photoshop或者iphone的全景拍摄模式很容易实现,但在过去要纯靠物理、化学手段,比如遮挡法、二次曝光法或者上面说的利用镜面装置,这些方法都很简单,说开了一点儿都不神秘,不过把玩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我就请出我的御用模特——乐高小人担纲,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利用镜面装置拍分身照。打光不讲究,请大家将就。
19世纪的一位欧洲女性,对镜梳妆,利用镜子还营造出一些神秘的气氛
另一位女性,局部有上色
中国摄影师的作品,正在照镜的肃亲王妃
另一家中国照相馆拍摄的满族贵妇,头饰的前后都看得很清楚
角度选的恰到好处
佩克哈默在中国拍摄作品,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中国人体肖像之一
妈妈抱着小朋友在两面镜子前拍摄的分身照,5个像,貌似是一张Tintype
5个角度看这位女士的帽子
5个自己一起打牌
这张还经过后期修片,镜子的痕迹完全看不出来
看到这么多个自己,小朋友好开心!
四个女王,雨果的作品
地面、布景、打光都处理的非常好
我特意挑了一张服饰比较繁复的
我的乐高小人出场,先来张自拍
5个自己同时跑来
5个像的拍法镜子就是这样布置的
《镜中人》上有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