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940年代,由外国摄影师或学者出过好几本介绍北京或中国的画册,都是大开本,用纸讲究、印刷精美、装帧考究,每一本对我来说都爱不释手,只是价格不菲,多数时候只能望书兴叹。在这些摄影师和学者里,比较知名的有佩克哈默、唐纳德·曼尼、赫伯特·怀特、喜龙仁、小川一真、关野贞等等,这些人我都很喜欢,不过从书的版面设计、装帧和阅读愉悦感来说,我最喜欢赫伯特·怀特的《燕京胜迹》(Peking the Beautiful)。这部画册是特制的织锦包封,深蓝色的底子上绣着祥云围绕的天坛祈年殿,后面还有个太阳,封面四周是凤凰卷草纹,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的商标都是绣上去的,前言是胡适先生写的,每张图片都是单独印刷、裁剪后贴上去的,若非赫伯特那么有钱,一般人很难出的起。我挑了几张图,欣赏一下吧!
局部特写,能看到细密的针脚,这是机器织的,偶尔能看到跳针的情况
虽然我很喜欢纸质书的感觉,喜欢纸的手感和油墨的味道,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很不环保的事业,并且现在电子阅读器如此发达,Kindle、iPad的阅读感受已经相当人性化,小小一个机器就能装一个图书馆的书,加上以后云计算更加发展,肯定看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而纸质书的发展方向就是收藏化。这样的书要印制精美,限量,而且定价很高。多数流行读物肯定要电子化。
Mark
静候最后一段的到来
这个牛!
这本书里照片的艺术性也很强。
@建良
很快,我知道的几家出版社已经开始行动。
@水银
嗯,其实我希望这书跌价,这样我也有机会珍藏一本了,哈哈……
@voodoo3
完全同意,一个他,一个曼尼,两个人的照片都特别讲究光影构图,漂亮极了!
这书好!
我还是喜欢纸质书,电子书看起来太累。
@gxh
我也喜欢纸质书,不过,我脚的,普通读物电子化是趋势。
我有本画册,内部做法比这本还要考究些。
贴页贴两层,下为黑白,上边再多附一层彩色版,书还带独特香味,非原始书香。
出版后30余年,香味尤在。神奇。
@AdamChen
mail告诉我书名吧,也许我有缘能碰到一本。
老外这些古书的味道是个困扰我很久的事情,起初以为是木头的味道,后来想想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用同样材质的书架或柜子,但有不像油墨的味道,更不可能是纸的味道。我特别喜欢这种有点儿酸甜的香味,想让我的“藏书”也都染上。
请问最后那张内景照片是哪个建筑物的?谢谢!
@浥蕖軒
抱歉,没有去考察过,也没有可参考的资料,不知道这是瀛台哪座建筑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