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卖书的网站上有打折+限时免运费,我买了本画册《Foreigners Within the Gates: The Legations at Peking》,直译过来就是“大门里的外国人:北京使馆区”。这里的“使馆区”是指东交民巷的老使馆区。作者在80年代曾经在北京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对东交民巷很熟悉,1993年出版了以老照片和地图为主介绍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前世今生,2006年换了封面后再版。虽然有个别图说属于胡勒,比如P54下图,明明是一幅棺材罩,却写成是中国官员出行的高等级官轿!这要是中文的注释,估计有读者得背过气去。尽管有些小瑕疵,但丝毫不影响这书的品质,不少内容都是中文史料没有提及的,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 jnxu
瑞金大楼
前段时间在写一篇东交民巷稿子的时候,我特意去那儿走了一趟,注意到民国时候东交民巷和公安街拐角处的建筑并不是常说的法国医院,是什么,我没有找到资料。说东交民巷西口北侧的建筑是法国医院的资料很多,但是从老照片上看,从原美国大使馆北门路对面开始,从东到西,先是麦加利银行,然后是凹字形布局的法国医院,然后是几间矮房,最后临近公安街的是另一组建筑,离得那么远,不太可能是法国医院的附属。
西苑俘虏收容所
2010年5月份福建教育出版社发行了一本新书《中国德奥战俘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李学通、古为明两位老师编著的,这本书的素材来自1919年中国“俘虏情报局”编印的《中华民国八年俘虏起居写真集》。这本书最初来自一个网友的推荐,后来我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如获至宝!因为有一组困惑了我很久的照片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格物致知
以前写过一篇博文“被遗漏的早期在华商业摄影师之一——格里菲斯”,里面贴的三张照片是他拍的香港男校,从“教室”的布置我认为是在照相馆内拍摄的。今天故纸园丁同学提供了一张图片,是清末的明信片,内容同样是摄影室,布局和桌椅板凳也没大变化,只是男生变成女生,是反映教会女学校的照片。
前门周围的三口水井
前段时间在博文“北洋岁月”里用了张辫子军进京时的照片,ourbj兄问照片里那个“圆池子”是干什么的,我说是水井,而且看到过正在打水的照片。今遵兄嘱,找到那张正打水的照片了,不过,在整理照片的过程中我发现前门附近至少有三口井。
燕京胜迹
1920-1940年代,由外国摄影师或学者出过好几本介绍北京或中国的画册,都是大开本,用纸讲究、印刷精美、装帧考究,每一本对我来说都爱不释手,只是价格不菲,多数时候只能望书兴叹。在这些摄影师和学者里,比较知名的有佩克哈默、唐纳德·曼尼、赫伯特·怀特、喜龙仁、小川一真、关野贞等等,这些人我都很喜欢,不过从书的版面设计、装帧和阅读愉悦感来说,我最喜欢赫伯特·怀特的《燕京胜迹》(Peking the Beautiful)。这部画册是特制的织锦包封,深蓝色的底子上绣着祥云围绕的天坛祈年殿,后面还有个太阳,封面四周是凤凰卷草纹,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的商标都是绣上去的,前言是胡适先生写的,每张图片都是单独印刷、裁剪后贴上去的,若非赫伯特那么有钱,一般人很难出的起。我挑了几张图,欣赏一下吧!
同生照相馆
刚接触老照片不久,我看到一张民国时候的肖像照,卡纸上压印的照相馆名号是“K.T.Thompson 同生照相”,我当时就想,这个“同生”可能就是来自“Thompson”的音译。后来见的多了,发现这个“同生”很不一般,不仅拍摄过民国的风云人物、演艺界的名人大腕,还拍摄过京张铁路工成、孙中山移灵等重大事件,还为《京报》、《新闻报》提供的新闻照片等等。
天安门广场的变迁
其实这个题目并不贴切,因为这里我关注的时间段还没有“天安门广场”的概念,只是现在的天安门广场这片区域在1873-1920年间的变化,选用的老照片是这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几张,另外拍摄角度接近,偏差太大的也没有选。
墙上的标语
上个月某拍卖会上有本1934年的《中国苏维埃》,俄文的,里面有张插图很有趣,墙上本来用石灰写着“红军优待俘虏,士兵不杀士兵,红三军宣”,但是被国名党的宣传部门改作“国军优待俘虏,士兵专杀红匪,二二年宣”,只是把“红军”的“红”改作“国”,把“不”改成“专”,最后一个“士兵”改作“红匪”,涂改的很粗糙,但是宣传的意思都变了。还有一则,是日本朝日新闻社发行的《支那事变画报》里的,是伪政府的宣传标语“百姓困苦国家焦土在国民党的抗日”。从一个侧面能反映出那个时候抗日战场上跟日本人正面干的主要还是“国军”。有不少1937年到1948年的老照片里有标语,有日本人写的,有国民党写的,有共产党写的,现在读起来也很有趣。
中国新事业之一斑
今天看到一本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的画册,名为《中国新事业之一斑》,软皮,19.3×13cm,丝网单色印刷,共64页,有图片60张。这本小册子是为参加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世博会而印制的,用时任农商部部长张謇的话说是“各事业出品之根本机关,无从以模型赴会者,则摄影成册而名之曰《中国新事业之一斑》所以表示赛品之自出,亦即为投报之品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