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道台冯焌光

2009年的时候征集到两张照片,是清末一个大户人家的灵堂,通过挽联的内容我确定这是时任上海道台冯焌光的灵堂。后来同样内容的照片在市场上又出现过多次,因为这两张照片都曾被刊载于《远东》(The Far East)中,说是刊载,实际上是把洗印出来的照片粘在书中,所以照片在市场上才相对多见。今日获赠赵大编辑省伟的新书《〈远东〉杂志记录的晚清1876-1878》,其中对《远东》杂志的正文进行了翻译,发现其中有被我忽略了的冯焌光肖像。

余姚的一张老照片

1870年代的《The Far East》刊登过一张照片,是在小山上远眺一座临江古城,说这里是“Yu-yan”。可能是这张照片里的风景很美,里面的山、江、桥、牌坊和古城都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元素,因此广为流传,还曾转刻为木版画发表在报纸上。关于这个“Yu-yan”到底是哪儿,有很多种说法,比如我看到的就有“渔阳”(Yu-yan的音译)、“云阳”(也是音译)、“豫园”(也是音译),甚至还有人说是北京的密云(也是因为“渔阳”,秦时在今密云西南曾置渔阳郡)……到底是哪儿呢?照片中那座宏伟的拱桥还在吗? 近日,看到甘博1910年代拍的一张照片,和那张1870年代的角度类似,标注是“Yu-yao City”,哈,是余姚!可能是当年的《The Far East》排版失误,将“o”误为“n”。我又查看了余姚的地图,地形都对的上,而且,照片中的古桥还颇有名,仍然健在。两张照片都是在龙泉山上向东拍摄,姚江穿城而过,远山在晨雾中模糊了边际,视野所及,一座高大的三孔石拱桥横跨江上。从桥拱高度和周围房屋的对比,就能猜到这古桥肯定不一般。果然,我查过资料才知道这是号称“浙东第一桥”的通济桥,而且桥旁的石碑上还刻有“海舶过而风帆不解”,海船过都不用解风帆,可见其气势。在早期来华外国人的游记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感叹中国的石拱桥技术,1900年来华的摄影师利卡尔顿观察到虽然这样的拱桥方便船舶通过,但却不利于陆路交通,特别是南方常见的独轮推车很难通过。据《余姚县志》载,通济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原系木桥,初名德惠桥,后又改名为虹(音jiang)桥,屡建屡毁。元至顺三年(1332年)改建成石砌三孔桥,定名通济桥。现存桥身是清雍正七年至九年(1729-1731年)间重建的。桥栏板里侧刻有对称的莲枝浮雕花纹;24根望柱上都刻有石雕;主拱圈两侧边墙上分别刻有对联,东侧联为“千时遥吞沧海月,万年独抵大江浪”,西侧联为“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桥北的楼阁是舜江楼,重檐两层歇山顶,初建于元至元年间。明代余姚闹倭患,嘉靖年间这里就成为控倭西进的制高点。现存舜江楼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的,楼上置铜钟作火灾报警和报时之用,八十年代重修。

1870年代的余姚城

最后一片拼图

2009年底接触到一张清末的蛋白照片,内容是在高处拍摄的,典型的中国南方乡村景色:拍摄位置是在一座桥上,河道蜿蜒向前,河左岸是大片的农田,河边有七棵大树(好像是杨树,也可能是银杏),河右岸是鳞次栉比的民居,而且靠河岸多是米行,如“恒丰花米行”、“源记花米行”,让人联想起小学课文里的《多收了三五斗》。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什么地方,实在没有线索,只知道是1870年代(根据相纸和照片的影调判断)的中国南方,我猜是上海、苏杭、南京一带的可能性大些。

在桥上拍摄的中国南方乡村风景

新发现的一家上海老照相馆

1876年8月号的The Far East杂志上登有一张照片,是一个盛装贵妇端坐在椅子上,小脚,不是青楼女子,从头饰看已婚,按说应该是某有钱人家的阔太太,但是左、右手中指各戴有四枚戒指,很俗!(一般这么戴戒指的都是青楼女子,也许这姑娘是后来从良的。)旁边的茶几上有个西域风格的水烟壶,一摞书,一盒洋火,一个小盅,一套茶碗,还有一盆水仙。水仙盘样子怪,侧面好像有很多孔,但是肯定不会是孔(否则会漏水的)。照片的背景被修整掉了,而且手艺有点儿糙,人物和水仙的边缘还不清晰。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是“MERCHANT’S WIFE, SHANGHAI 商家妇人”。 The Far East杂志是一个深深爱上日本和中国文化的英国人布莱克(John Reddie Black, 1827-1880)1870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最初是双周刊,1873年7月改为月刊。1874年出版社从横滨迁到东京。1875年8月停刊。杂志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日本及中国的风土、时事,最大的特点是里面的配图全部采用照片粘贴的方式,也就是说每册杂志里都有十张左右的蛋白照片,并且这些照片都配有说明文字。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杂志里没有提供这些照片摄影师的信息。 2009年国内某拍卖会上我见过这张照片的另一个“未经裁减”的版本。两张照片的内容一样,只是拍卖会上这张右边的影像有缺失,系底版的影膜破损所致。可能这张照片在修整背景的时候出了错,因此在The Far East杂志上刊登的时候就做了裁减。 最近又发现一张CDV照片,背面是上海的“义生昌照相楼”,在四马路(即福州路)192号。正面同样是一个盛装贵妇坐在椅子上,虽然和The Far East杂志上的那张不是同一个人,但是这两张照片的拍摄风格出奇的一致,而且,尽管地毯和桌布都不相同,但是茶几上摆放的水仙盆、西域风格的水烟壶还有小盅都是一样的,可以断定The Far East杂志上的那张贵妇照片出自这家“义生昌”照相馆。另外,作品能够被收录到这本杂志中说明这家照相馆的在1870年代的上海还是比较活跃的(杂志里收录的照片目前已知的有William Saunders, L. S. Fisher等的作品)。

1876年8月号The Far East里的贵妇像

悲情总督——裕禄

最近读老吏所著清代野史《奴才小传》里有这样一段: “厥后联军陷大沽,据北仓。裕禄闻警,握短枪至厅事,对胸自击。枪发,踬地乱滚,气未绝,其仆负之走。途次,死焉。顾仓猝不得棺,以板合为柩,以面糊于板。又不得衣衾,仅就其所穿血渍之纺绸衫裤以殓之。殓时,而蛆虫生矣。” 十九世纪的两次鸦片战争让清帝国元气大伤,国库空虚,税赋频加,百姓生活日窘。铁路、轮船、电报等西方先进科技进入中国,缩小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同时也使大量农民失地,手工业者失业。加之各国的教会组织在华传教一味追求信众数量而不关心信众素质,在民教涉讼事件中胁迫地方官员袒护教民,做出不公证的裁决,吸引了不少为躲避法律制裁的国人,加剧了社会矛盾,使这种矛盾逐渐转化为针对“洋人”、“洋教”的暴力活动。1898年前后,鲁、直两地一直在民间分散着的结社逐渐扩大,特别是义和拳组织不断发动民间的反“洋”运动。清政府内部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保守派和维新派的矛盾加剧,很多有识之士远避他国,统治阶级内耗增加。帝国主义国家的胁迫更加削弱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和决策能力。使得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的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摇摆不定,旧官场的各级官员同样跟着左右摇摆。 义和拳兴起之初即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清政府起初并未觉得这种“设坛练拳”的民间结社对国家政权有什么影响 ,“抚”的意见占上风。山东巡抚张汝梅主张“化私会为公举”,“将拳民列诸乡团之内,听其自卫身家”,试图使义和拳为国所用,从民间组织整编为团练。待毓贤升任山东巡抚后对义和拳更加纵容,改“义和拳”为“义和团”,授义和团“毓”字旗,使得大小教案频生。从张汝梅到毓贤的“抚”让各国在华教会颇为不满,特别是在山东有切身利益的德国,他们不断向清政府施压,促成袁世凯接任山东巡抚。袁世凯主“剿”,对山东境内的义和团大力镇压,镇压迫使义和团向直隶转移。袁世凯到任山东仅半月,清政府又命令各省督抚在办理教案时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味弹压,“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对义和团的态度忽又转到“抚”的风向。这种“抚”的态度更加剧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同大清帝国的矛盾。1900年1月,驻华各国使馆照会总理衙门要求清政府全力镇压义和团,3月又照会总理衙门不剿义和团则派兵舰来华武力干涉。清政府迫于此又在山东、直隶张贴告示严禁义和团。在政府的摇摆不定中,地方官员自然不敢对义和团大肆镇压,多呈谨慎的观望态度,这使义和团的队伍进一步扩大,并逐渐向北京靠近。1900年5、6月间,从大沽派出的联军部队更激化了矛盾,清政府开始重新考虑对义和团的“抚”,以期让他们对付八国联军,同时义和团被允许进入京城,并进据保守派大员们的宅邸设坛,端亲王载漪、庄亲王载勋、军机大臣刚毅家里都有团民入住。然而面对由先进武器装备的近万名联军士兵,靠画符、念咒抵御刀枪的义和团民无异于螳臂挡车,清政府军队一样也无力阻挡联军的进攻,很快大沽失陷、天津失陷、北仓失陷、杨村失陷、蔡村失陷、通州失陷、北京失陷,最后是两宫出逃,耻辱的《辛丑条约》签订…… 在这场运动中,有人欢喜有人愁,很多官员因为站错队,因为摇摆不定,因为没有立场而家破人亡,裕禄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一开始即野史中对裕禄自杀的记述。 裕禄,字寿山,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湖北巡抚崇纶之子。以刑部笔帖式捐生入仕,一直做到刑部郎中,后迁任热河兵备道,累迁安徽布政使。同治十三年(1874年)擢升安徽巡抚。光绪十三年(1887年)迁任湖广总督,后调两江总督旋又回迁湖广。湖广总督任上因反对修建卢汉铁路而被降职。光绪十五年(1889年)徙为盛京将军。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平定热河骚乱而受到嘉奖,但后因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利而调任四川总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被任命为军机大臣、礼部尚书,掌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因荣禄的升迁而补缺,代之为直隶总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杨村兵败自尽。 从这份《清史稿》中的简历可以看出裕禄出身世家,刚过三十岁就升任安徽巡抚,后来除了反对修建卢汉铁路和甲午战争中的失利,在仕途上可谓平步青云,应该深谙官场之道,并且有一定的政绩、军绩。他在任安徽巡抚期间,前江南总督李世忠因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有降敌行为而被罢职居家,非但没有低调过活,反而骄奢跋扈、恣意妄为,引起民愤。裕禄以商讨公事为由将李世忠招致行署中,酒席间突然命人将其拿下斩首,但仍体恤其家属,百姓官员皆称道。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官员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却摇摆不定,在运动初期缉拿过地方上的义和团首领姚洛奇,后期又对义和团的巫术所迷惑,对“恭迎”的“仙姑”长跪不起,与义和团首领张德成、曹福田称兄道弟,还为此二人上书请饷。特别是在大沽炮台失守后还谎报军情说杀了多少洋人云云,真是很难想象是这样为官多年的大员能做出这样的事来。正史中关于裕禄的简介仅在《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二》中有寥寥数百字,其余有关他的记载大都出现在野史之中,而且多是讲他迷信拳匪、畏战自杀。 重新回到1900年的8月,八国联军占领大沽后,很快和攻陷北仓,向北京逼近。面对八国联军的凶猛攻势,清帝国军队接连败退、溃不成军。直隶总督裕禄率部退至杨村,布置防守。8月6日,帝国军队在杨村布置的防线又被轻易突破。裕禄听闻联军部队将至,深知大势已去,持手枪对胸自击,中弹后没有立刻毙命,而是倒地后痛苦地打滚。仆人背着他混在溃逃的士兵、百姓中间,没走多远就发现裕禄气绝,慌乱间找不到棺材,只好用几块木板草草拼凑了事,穿着带血的衣服就入殓了。等到下葬的时候,尸体已经腐烂生蛆…… 秦风老照片馆旧藏一套1876年7-12月号美国人J.R Black编辑发行的英文杂志《The Far East》,主要以图文方式介绍中国、日本的风土人情和时事政治。其中在1876年8月号上贴有一张照片,英文标注是Lieut-Governor of Nankin,系时任安徽巡抚的裕禄,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张裕禄的肖像照片。照片中的裕禄,头戴官帽,着万字八宝纹褂,上身微侧,端坐于椅上,眼光炯炯有神,自信的平视远方,双手合于胸前,没有官场气,只有踌躇满志,联想其后来的境遇,悲哉…… (原文刊载在第六十七期《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