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查尔德是不是开过照相馆

托马斯•查尔德(Thomas Child,1841-1898)是我最喜欢的摄影师。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他1870年来到北京,受雇于海关稽查总局,成为负责燃汽项目(gas engineer)的工程师。在北京工作期间(1870-1889)他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拍摄了北京及周边的建筑和风景,是十九世纪末拍摄中国的最著名的外国摄影师之一。

根据这份简历,查尔德在北京期间应该是仅利用业余时间在拍照,但是现在市场上查尔德的照片存世不少。在1877年7月号的The Far East杂志上还登有邮购他作品的广告,如果说他在海关有全职的工作,又怎么会有时间做这些呢?他老板赫德没意见?而且我现在见过三本1870-1880年代的蛋白相册,每册至少收录有他的作品十张,这种相册是照相馆惯用的广告形式,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业余”摄影师有能力发行这张的相册。

前日有朋友告诉我说某处有查尔德的CDV照片拍卖,每张照片都有他的印章,这个是很罕见的!首先,我还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查尔德牌说过CDV照片,其次CDV这种形式也是照相馆的宣传推广方式之一,不是个人行为。后来这三张照片分别以四百多美金、六百多美金和一千多美金的价格成交,可见其稀有性!更重要的是,这三张照片的露面,几乎可以改写十九世纪的中国摄影史:托马斯•查尔德曾经在北京期间开设过照相馆或者曾经挂靠在某照相馆下。我更偏向于前者,因为除了查尔德的名字,在没有表征照相馆的信息在上面。遗憾的是,十九世纪在华的商业摄影师的资料非常少,了解他们只能通过查阅报纸上的广告、日记或游记。要想揭开真相,只能期待更多的资料被发现。

有签名Thos. Child Peking,四百多美元成交

同样有签名Thos. Child Peking,六百多美元成交

第三张有印章的CDV,成交价一千多美金

第三张的背面,不一样的印章T. CHILD Peking

《托马斯•查尔德是不是开过照相馆》上有29条评论

  1. 嘿 你真是快枪手:)
    我想,挂靠一家照相馆是一种可能。在那个年代,cdv照片几乎是肖像摄影的唯一格式,而Thomas Child当时也不可能有更开放超越了当时代的思维,当他决定要拍一些肖像,就只有这个选择。这跟现在很多当代摄影家用钢印代替签名一样,并不能说只有照相馆才有钢印。
    没买到停遗憾的,昨天梦里还梦到这张。。。

    1. 我还是比较偏向于他挂靠在某照相馆下,如果是的话,也就是说1889年以前北京就开设有照相馆了。

    1. HK兄为什么会怀疑呢?咱们讨论讨论。“Thos. Child”和“T.Child”的签名,我觉得是他的可能性大些。

  2. 我想在那个全中国也没几个洋人的年代,如果是T.Child就应该是Thos. Child了,重名的可能性太小了——除非,照片是假的。如果照片是真的,那起码改写了两项摄影史记录吧:1,提前了北京有记载最早照相馆的年份;2,半身肖像也是存在的(以前有发现过吗?不过我是没见过)。

    1. 总之,这张照片很有收藏价值,要是能看到实物就更好了……

  3. T. Child 还拍有CDV风景照,我所知道的有长城、从护城河外拍摄的故宫一角。

    1. 对,那几张照片是从他8*10大底片重新制作的,也就是说是翻拍自他的大尺寸照片。查尔德的人像作品相对他的风景作品来说数量要少的多,而且他拍摄人像一如他拍摄风景,都是中规中矩,特点非常明显。

  4. 据1936年4月《北平旅行指南》第三版记载,“旧都最早照相馆乃清同治初广东人潘惠南所设,在门框胡同即今华丰厚西服庄”,暂时还没有找到佐证此说的实物。

    1. 这个潘惠南开设照相馆的资料我也看过,不过没有留下实物真的很“蹊跷”,上海1850年代的照相馆照片还能找到不少呢,为什么这么多年北京1870年代照片馆的作品还没有被发现……这个证据链上肯定有不准确的一环。

  5.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记得以前我曾找过Thomas Child的资料,John Thomson你也应该了解.我还找过一篇文章《旧北京照相业的兴衰》,这存在着一定的联系.John Thomson的文章中曾提到他的一位姓杨的爱好摄影的中国人.他作品中还有此人的照片.而《旧北京照相业的兴衰》中提到一位叫”杨远山”的人,他20世纪前在北京开设了照相馆.具体开设时间待考.但这些照相馆毁于庚子年.这里我并不肯定这位”杨远山”应该就是John Thomson作品中所提到的那人.但Thomas Child和这位Yang确有关系.在Google图书中查阅到有一本书名为《The PhotoHistorian》,此书不提供预览.只有摘录视图.其中有一段可以看到的文字大意是,Child工作于Yang’s water pump and installed his gas lighting. 再一下句还提到了Dr.Dudgeon. 这段话表明,其实CHILD、Thomson、Yang、Dudgeon都是互相认识的人.而且如果这位杨姓人士后来有开照相馆的话,查尔德是有可能在照相馆服务的.他自己开过不能确认,但可能确认他服务于照相馆,或许为这位杨姓人士所开办的照相馆中.

    1. 谢谢rishon提供的重要资料。先说个事情,我让世纪坛给你寄请柬了,还是你上次留给我的地址,请注意查收。
      你说的这本书我搜到过,就是因为只能看书摘,不方便搜索,忽略了些线索。Child和Yang的关系我第一次看到,不过,Thomson和Dudgeon关系不错,曾一同游玩清漪园,Yang和Thomson的关系更不必说,但是Dudgeon和Yang的关系不明,至少在《德贞传》一书中没有找到线索。这些早期在中国的摄影先锋留下的珍贵历史影像值得把玩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经历的事情暗藏着揭开很多谜题的Key,希望能找到更多的资料复原那段历史,不要再出现标称“佚名”的照片。

  6. http://u.115.com/file/f118281c93 这是我当时看到的那段文字的截图,前后几句话,其实如果会巧用Google图书的话,文中相关的其他片段也能搜索出来.谢谢你的请柬,这是你们组织的活动吗?我忘记是哪天开始了,应该会在展览结束前找个时间去看下的.谢谢了.

  7. 另外,根据去年我找到的英国亚非学院收藏的海关总署档案,我觉得这批档案中应该会有值得挖掘的史料,尤其是亚非学院收藏有清代海关总署总税务司赫德的档案资料.像奥尔末、查尔德都服务于海关总署,赫德与李鸿章等人关系也不错,得益于此,像奥尔末、查尔德有机会来到清漪园和圆明园就成为可能.而且通常互相熟识的人也会结伴出行,不排除现在还有相当数量的清漪园和圆明园照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毕竟海关总署被英国人把持,服务于此的也大多为英国人,以当时他们远离国家在中国,势必彼此之间不会太疏远.

  8. rishon :

    另外,根据去年我找到的英国亚非学院收藏的海关总署档案,我觉得这批档案中应该会有值得挖掘的史料,尤其是亚非学院收藏有清代海关总署总税务司赫德的档案资料.像奥尔末、查尔德都服务于海关总署,赫德与李鸿章等人关系也不错,得益于此,像奥尔末、查尔德有机会来到清漪园和圆明园就成为可能.而且通常互相熟识的人也会结伴出行,不排除现在还有相当数量的清漪园和圆明园照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毕竟海关总署被英国人把持,服务于此的也大多为英国人,以当时他们远离国家在中国,势必彼此之间不会太疏远.

    这条路我试图走过,不过国内出的两本《赫德日记》都没有这方面介绍,正好是他日记的空档期,我一直在想办法查存在英国的海关资料,可是现在还没结果。

  9. rishon :

    http://u.115.com/file/f118281c93 这是我当时看到的那段文字的截图,前后几句话,其实如果会巧用Google图书的话,文中相关的其他片段也能搜索出来.谢谢你的请柬,这是你们组织的活动吗?我忘记是哪天开始了,应该会在展览结束前找个时间去看下的.谢谢了.

    这段话在《Barbarian Lens》里面也有引用,书看过之后都忘了……这个展览和我们公司无关,展览照片的文字和考证是我做的,请柬展期内都有效。

  10. http://digitalcollections.qub.ac.uk/digital-image-gallery/hart/ 这个网页我不知道你看过没,是亚非学院做的一个关于赫德收藏的专题,这里的内容图片尺寸都有限.但由此专题可知,亚非学院也收藏有当时赫德在中国拍摄的不少照片,这些统归于海关总署档案在内.所以希望圆明园海外考查能去亚非学院考查下,不排除其他曾工作于海关总署的私人的一些照片仍未公布.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说这么多,对于你文章我的解释是,或许查尔德未开过照相馆,但曾工作于照相馆的机会很大.而或许那时的海关总署或许存在着更多与之相关的资料.

  11. rishon :

    http://digitalcollections.qub.ac.uk/digital-image-gallery/hart/ 这个网页我不知道你看过没,是亚非学院做的一个关于赫德收藏的专题,这里的内容图片尺寸都有限.但由此专题可知,亚非学院也收藏有当时赫德在中国拍摄的不少照片,这些统归于海关总署档案在内.所以希望圆明园海外考查能去亚非学院考查下,不排除其他曾工作于海关总署的私人的一些照片仍未公布.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说这么多,对于你文章我的解释是,或许查尔德未开过照相馆,但曾工作于照相馆的机会很大.而或许那时的海关总署或许存在着更多与之相关的资料.

    非常精彩的资料!我也是比较偏向于认为查尔德是某照相馆非驻场或者说是特聘的摄影师,德贞可能也在此列,否则现在不会留存那么多他们的作品,一定有某个机构在做商业运作。

  12. @HK
    还好,算是捡到了,上次1000多刀呢,好东西从来都是可遇不可求,只要条件允许,就要坚决拿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