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上海海关建筑

海关,是一个国家融入世界的表征之一。近代中国海关,是伴随着《南京条约》的签立而建立的,在最初几个通商口岸之中,属上海的江海大关最为著名。

1843年,身为江南海关监督的苏松太道宫慕久在洋泾浜通往黄浦江河口北岸,建设了临时的“西洋商船盘验所”,即“江海大关”的前身。1846年,宫慕久应英领事巴富尔的要求,为便利英商报关,设江海北关于北门外头坝(今汉口路外滩),办理洋商征税事宜,俗称新关。原有海关(原小东门附近,今方浜路边)改称江海大关,办理华商海船进出口税务。江海关下设南卡于黄浦江烂泥渡;北卡于苏州河新闸桥,以及长江北岸天生港分卡共三处。1853年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后,江海北关大部分办公建筑被毁。

小东门外的江海大关

位于苏州河新闸桥的江海关北卡

1857年清政府在今汉口路外滩建成衙门式江海北关办公楼。

外滩边的新关第一代建筑

1893年11月17日,新的江海北关大楼落成。新江海北关大楼沿用了旧址的基础,平面与旧关基本相近,为凹字形,正中为钟楼。

新关第二代建筑

1925年,海关决定再建新楼,最后由公和洋行老板、汇丰的设计者威尔逊设计新海关大楼,大体上就是现在外滩的上海海关大楼。

新关第三代建筑

《四代上海海关建筑》上有2条评论

  1. 关于第一张“小东门外的江海大关”照片:根据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黄祥辉教授的研究,”1853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江海大关的房屋因存放200万两白银而遭攻击被毁;1855年在原址重建关署。但是在1861年,刚建的海关又被太平军毁掉。1867年,上海知县决定在江海大关原址重建海关,但其所在地已纳入法租界,于是只好在东门外,今复兴东路口的滩地(即后来的白渡路348号,现已拆除建商品房)重建。因为它在原江海大关的南面,故被称为“南关”,由于负责内河航运和征税,故又被称为“江海常关”。“

    请见链接:http://www.shjinganlib.net/html/main_lx1_content.asp?id=97&fenlei_id=417&wz_id=18520

    该照片应该是1867年后拍摄的。

  2. chinapostcard :

    关于第一张“小东门外的江海大关”照片:根据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黄祥辉教授的研究,”1853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江海大关的房屋因存放200万两白银而遭攻击被毁;1855年在原址重建关署。但是在1861年,刚建的海关又被太平军毁掉。1867年,上海知县决定在江海大关原址重建海关,但其所在地已纳入法租界,于是只好在东门外,今复兴东路口的滩地(即后来的白渡路348号,现已拆除建商品房)重建。因为它在原江海大关的南面,故被称为“南关”,由于负责内河航运和征税,故又被称为“江海常关”。“

    请见链接:http://www.shjinganlib.net/html/main_lx1_content.asp?id=97&fenlei_id=417&wz_id=18520

    该照片应该是1867年后拍摄的。

    受教了,不过您贴的链接好像打不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