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椿在曼彻斯特的肖像

大概七、八年前,一位委托人送来一组“李鸿章”的照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组照片没有上拍。又过了几年,这组照片中的其中一张再次以1870年代拍摄的“李鸿章像”为名上拍,成交了。其实,这张照片要比“李鸿章像”珍贵的多。

在两次鸦片战争败绩之前,中国是“天朝上国”,不会以官方的身份“走出去”看世界,尽管始终都存在民间交流,但官方的第一次还要属1866年的“斌椿使团”。1866年初,已经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将回国休假,他深知中国统治阶级对欧美认识的不足,建议总理衙门派员出访,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这个建议被接纳,时年63岁的赫德中文秘书斌椿被选为主使。1866年3月7日使团从北京出发,历时四个多月,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瑞典、丹麦、芬兰、俄罗斯、德国和比利时等11个国家。除了风土人情,斌椿一行还考察了火车、蒸汽机、荷兰的水利工程等,甚至还受到英国女王的接见,在白金汉宫参加了专门为中国使团举办的晚会。斌椿回国后将他访欧的日记集结成册,以《乘槎笔记》之名出版。虽然赫德的建议很好,总理衙门也接受了这个建议,但所选的主使却并非话事者,这趟“开眼界”之旅并没有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那张1870年代的“李鸿章像”,照片右下角有钢印“John Eastham, Manchester”,实际上就是斌椿1866年在英国曼彻斯特拍的肖像。约翰·伊斯特汉姆(John Eastham, 1821-1889),出生在布莱克本(Blackburn)附近的萨默斯伯里(Samlesbury),1859-1860年间在威斯敏斯特的摄政街122号开设照相馆,后来迁往曼彻斯特的圣安广场22号,1871年破产,1889死于别根海特(Birkenhead)。斌椿四月二十七日傍晚抵达曼彻斯特(从伯明翰出发),三十日(1866年6月12日)的日记写道:“三十日,雨,午刻雨止,看演马队。未刻,照像。”可见斌椿那天中午在雨停后,先是在圣安广场看了马队表演,然后就近在广场边伊斯特汉姆的照相馆拍了照片。

1866年的欧美,摄影术已经比较普及,作为首个出访欧洲的中国使团,也多次接触摄影术,这在《乘槎笔记》中多次提到,斌椿在法国、英国、荷兰、瑞典等地都曾拍过照片,他评价摄影术:“西洋照像法,摄人影入镜,以药汁印出纸上,千百本无不毕肖也。”这些照片多是名片照(被错认为李鸿章的这张照片是大尺寸蛋白照片,相对较少),主要用于和国外的王宫大臣交换,一些则被媒体转制成版画发表。当时的欧洲对中国官员还是比较新鲜的,因此这些照片也比较抢手,斌椿在日记中就提到:“日前在巴黎照像后,市侩留底本出售,人争购之,闻一像值银钱十五枚。”

binchun-1

1866年斌椿在曼彻斯特拍摄的肖像

binchun-2

借仝冰雪老师一张图,斌椿在瑞典斯德歌尔摩拍摄的名片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