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册China of To-Day

前几天在朋友处看到一本画册,开本28×36cm,书名《今日之中国/黄祸》 (China of To-Day or The Yellow Peril),副标题很长,“图说有关中国危机的主要地点、事件和人物”(Illustrating the Principal Places, Incidents, and Persons connected with the Crisis in China),共92页,290张图。关于出版时间,画册里并没有写。我查到同名画册大体有两个版本,其一是1900年代,其二是1969年(如英国V&A博物馆和美国亚特兰大的HIGH美术馆)。从网上检索的情况来看这两个版本在封面上非常相似:都是墨绿的底色,书名居上,下边是一条非常丑的龙在戏珠(也许是大清国旗的变体),图案和文字都是黑色。不同的地方是1900年这个版本在书名和龙之间写了副标题,龙的下面写着印刷单位的名称和地址,而1969年的版本则是把原本有文字的地方换成了黑色的粗线条。更大的区别是两个版本的编辑者不一样,1900年代的版本由查尔斯·纳皮尔·鲁宾森(Charles Napier Robinson, 1849-1936)编辑,1969年的版本则由罗纳德·布鲁克斯·凯塔什(Ronal Brooks Kitaj)编辑。从副标题上看,所谓“中国危机”应该是指义和团运动,而且这本画册中收录的照片没有晚于1901年的,所以我偏向于认为看到的这本画册是1900年代出版。

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

1927年,国民政府在筹建中央研究院的过程中,即决定成立北平研究院,作为北平大学区的研究机构,保持独立的学术机构身份。1929年9月9日,国立北平研究院正式成立,李石曾任院长,李书华任副院长。同年11月,又成立了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办公地点在中南海怀仁堂西四所。史学研究会(所)的工作内容之一是编写《北平志》,而编写《北平志》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北平庙宇调查。依据北平社会局所藏的全市大小庙宇清册,从1930年3月-1932年3月,工作人员完成了内外共11个区合计882处庙宇的调查,绘制庙宇平面图七百余幅,照相三千多张,金石拓片四千余品,记录八百余份,可谓科学、彻底。1933-1936年,又进行了查遗补漏。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所有工作被中断。1938年史学研究所随北平研究院迁往昆明,这批整理好的北平庙宇资料或迁往昆明,或易地保存。抗战胜利后,北平研究院回迁,这批资料也在1947年运回北平,“大致完好无损”。1949年11月,史学研究所并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这批资料也被考古所接收。1950年考古所对这批资料进行整理和编目,油印了《北平庙宇调查资料集览》等资料。随着文革的到来,后续的工作又被中断,所幸在动乱年代这批资料被封存,没有受到损毁,直到1995年这批资料才从郊区库房迁回文物研究所的新楼,但是,几乎已经没人记得这批珍贵的资料了。2003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是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对院藏文物梳理,对1930年代完成的北平庙宇调查资料进行了重新清点和登记,并在2015年6月出版了《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一区卷》、2016年3月出版了《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二区卷》和《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三区卷》,并计划继续出版后续部分。真是功德一件!

伊莎贝拉·伯德的中国摄影之旅

若论19世纪行摄中国最知名的摄影师,爱尔兰摄影师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 1837-1921),我想大家都会认可。他1862年来到亚洲,游览拍摄了新加坡、泰国、锡兰、印度、柬埔寨,1867年来到香港,并在随后的四年里游览了中国的大部分土地,从沿海到内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拍摄了大量精彩的照片。其实还有一位几乎同时代的旅行者来过中国,相对来说就鲜为人知了,特别的是,这位也拍了很多照片的旅行者是位女性。

影藏岁月

年前带家人去了趟香港,主要是去迪士尼乐园,我自己的私心是至少看两个老照片展,一个是海事博物馆的《晚清碎影》,一个是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影藏岁月》。时间短任务紧,带两个小朋友去博物馆实在不方便,好在《晚清碎影》的展览内容大都看过,且海事博物馆就在8号码头,从我们住的尖沙咀乘天星小轮去港岛很顺路;历史博物馆虽然离住的地方不远,但离开前一天折损一辆童车,加上我们两个大人被他们弄的实在精疲力尽,我只好在离港前几小时一个人跑去历史博物馆匆匆看了展览。 这个展览我期待已久,因为自从去年得知Terry Bennett把他大部分收藏卖给梦周文教基金会后,就一直有传言说2013年底要在香港展出这批收藏。Terry收藏的质量怎么样我就不做评价了,读过他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China三卷本的人心里都有数。此次的《影藏岁月》展览内容是香港历史博物馆的收藏和部分梦周文教基金会(即Terry的前收藏),主题正如展览副标题“香港旧照片”那样,用影像的方式,从庆典、风俗、娱乐、饮食等方面介绍了香港的发展史,非常精彩,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花费了很多精力做了详尽的考证。当然,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讨厌,挑了他们的一个错误并留了言。 最后,展览图录一定是不能忘记买的,厚厚一大本,含金量很高,就是背回来差点儿勒断我肩膀……

catalogue of YingCangSuiYue

北京照相

今年的春拍有不止一家公司上拍了《北京照相》。这是一本德国人1902年在柏林印行的,记录德国远征军1900-1901年庚子事变期间在北京的情况,其中的照片主要是紫禁城、中南海等皇家建筑和风景以及阅兵、斩首等事件(天津10张)。 这本画册长33.5cm,宽24cm,有两个版本,一版的封面是布面白底,印五爪行龙一条,左边有“北京照相”四字,另一个版本封面是蓝色漆皮。两个版本的内容完全一样,共190张图,分别由Aufnahmen von den Herausgebern、海军外科医生王先生、Meerscheidt Hüllessem男爵(中尉)拍摄。

两个版本的北京照相封面

《飞鹰》杂志的漫画之四

第五期《飞鹰》杂志刊登的漫画是叶浅予创作的“王盛摄影个展”。虽然画中有人说风凉话,但仔细观之,“王盛”的作品内容涵盖了人体、静物、风光、肖像、建筑等诸多题材,而且利用了背光的剪影效果、建筑局部的图案效果,可以说摄影师几乎玩转了艺术摄影的所有分类!在 19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发生前,上海和北京作为中国摄影的两大阵地,很多摄影师都热衷于参加国外的沙龙展,特别是以上海的摄影师居多,他们往往处于社会上层,有良好的职业(比如医师),有钱有闲,自然有条件去琢磨怎么拍“漂亮”的照片,即使在今天,高端的摄影圈还是烧钱的俱乐部。

第五期的封面

《飞鹰》杂志的漫画之三

第三期《飞鹰》杂志没有刊登漫画,第四期开始重新出现漫画。这期的封面是卢施福拍摄的振翅待飞的雏鹰,很合杂志的刊名。选登的作品中我比较喜欢金石声的“晓航”,透着宁静,让人心情舒畅,装饰感强,是我喜欢的风格,可惜他的原始作品非常非常难找,但是作为一个影像收藏家,收藏中一定不能少了他的原始作品。 这期的漫画仍然由叶浅予创作,画中老王为了自拍一张与石像生的合影,废了一盒胶片也没成。里面提到“暗盒没有抽出”,这个暗盒是专门存放胶卷的部分,装在镜箱后,后来随着相机的小型化和135胶卷的流行,暗盒和镜箱合为一体,这种设计一直保持到现在。当然,现在也有“后背”的概念,一般玩儿针孔或大画幅的多用。记得之前把玩过一只拍摄玻璃干片的立体照相机,暗盒也是单独的部分,设计极精巧,可以在不打开的情况下“卷”片(暗盒可放12张底片)。

《飞鹰》第四期封面

《飞鹰》杂志的漫画之一

今天从朋友处借来一套《飞鹰》杂志。《飞鹰》杂志1936年1月创刊,以鹰社名义编辑,由在同济大学读书的金石声主编,大夏大学学生冯四知、蒋炳南参与编辑。从1936年1月到1937年7月共出版19期,第20期因“八·一三”事件而被毁,此后停刊,因此全套的《飞鹰》杂志共19期。这本杂志是研究中国摄影史的重要资料,发行的时间正值沙龙摄影最活跃的时间,投稿的摄影师不乏郎静山、吴中行、张印泉、金石声、刘旭沧等大师。杂志中一些摄影技巧方面的文章放到现在看已经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了,倒是里面的照相机、摄影机、胶片和代理商的广告比较有价值。另外除第三期外均刊有表现20世纪30年代国内摄影风气的漫画,都是叶浅予、丁深等人的作品,即使现在看来也极具讽刺意义,我把这些漫画放上来和同好分享。

《飞鹰》杂志第一期封面,不知道几个大学生怎么找到于右任题的刊名

Sheying

昨天下午,在798受到@葛小孩同学的亲切接见,双方相谈甚欢,不仅共进午餐,喝了咖啡,还欣赏了他的部分收藏,收获颇多。不过,最意外的收获,还是在他的推荐下买了本介绍中国老照片的画册:Clark Worswick2008年的出的Sheying——Shades of China 1850-1900。 Clark Worswick是很老牌儿的中国老照片收藏家,起步早,经济实力雄厚,因此手里有很多精彩的藏品,不仅品相好,最重要的是版本好。他也很注重中国早期摄影史的研究,1978年就为画册Photographs Imperial China 1850-1912撰写说明,实际上这本画册中很多照片都来自他的收藏。江湖上也曾风闻他也出售自己的收藏,但是当你听过他的报价后,一定会觉得这位老藏家根本不想卖。 这本名为She Ying的画册,收录的照片不多,主要是广州和香港,文章的观点也没有太多新鲜,甚至些作品的归属问题还有张冠李戴的情况,但是像我这样疯狂收集中国老照片画册的人来说,见到这画册肯定是再挪不动步了,最后在CANS Shop以351大元的价格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