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武器的流转

前阵子去南理工时参观了设在校内的兵器博物馆,展品很精彩,负责解说的同学也很专业。参观完枪械展厅,我想起有几张照片很久以前就想写了,因为一种武器将那几张拍摄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照片勾连起来,反映了其在不同群体中的流转。

1937年英国大使遇袭

1937年8月26日,时任英国驻中国大使的许阁森(Sir Hughe Knatchbull-Hugessen, 1886-1971)与随行人员分乘两辆悬挂米字旗的黑色轿车,从南京出发前往上海,计划和日本公使川越茂会晤。大约下午两点半,位于太仓西北8英里处,车队突然遭到两架日本飞机的袭击,第一架飞机先是用机炮猛烈扫射车队,第二架飞机接着还投下了一枚炸弹。许阁森背部和肝部中弹,伤势严重,立即被送往沪西宏恩医院抢救,后转往英国本土治疗,所幸逃过一劫。事后英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日本政府向英国女王正式道歉;对袭击者施以应有的惩罚;日本当局保证采取措施不再发生此类事件。日本公使亲往医院探视许阁森并致歉,但辩称英国车队上的国旗太小,飞行员没有准确辨识而导致误击。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两架飞机先是机炮扫射然后炸弹袭击,哪里是“误击”的节奏,分明是对重点目标的“斩首行动”。当时日英两国并未开战,虽然双方在东南亚一定会有利益冲突,但日本政府还不至于立刻挑衅英国给自己多找个对手,目标一定不是许阁森。实际上蒋介石在事发前计划前往上海给国军打气,关于怎么去成为幕僚们争论的焦点,最后白崇禧得知许阁森也准备去上海,故建议蒋同行,料定日本人不敢袭击英国政府的车队。本来蒋已同意此方案,没想到当晚蒋又改了主意,觉得堂堂一国元首躲在英国大使的车里有失身份,故放弃了同行的计划,躲过一劫。 袭击发生后,蒋也意识到自己身边一定有日本人的间谍,经过侦破,最后揪出了一系列间谍,审判后很快被执行死刑。

attack

《时代》杂志封面上的中日士兵

1938年,罗伯特·卡帕来到中国,尽管他未能如愿去延安,但是他在上海、武汉等地拍摄了大量抗战的影像,其中最著名的照片之一就是武汉举行阅兵式上一个年轻的国军士兵。据卡帕说这个年轻人才15岁,还正是在学校的年龄,却已经站在保家卫国的第一线。他一身德式装备,阳光从上面照下来,目光里是坚毅和果敢。这张照片当时在欧美影响了很多人对中日战争的看法,从支持日本或漠不关心转而支持中国。 其实《生活》杂志在抗战期间还刊登过日军的“大头照”,1937年12月6日号的封面就是一个年轻的日本士兵肖像。同样是阳光从上面照下来,从士兵的眼睛里也看不到丝毫的恐惧。他肩上扛着的机枪就是著名的“歪把子”——日本南部大正11年机枪,1922年(即大正11年)研制,使用和38式步枪(就是著名的“三八大盖”)一样的子弹。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是日本摄影师名取洋之助所摄。名取洋之助(1910-1962),生于日本东京,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中学没毕业即随母亲迁往德国慕尼黑,进入一所艺术学校学习。在学校期间对摄影产生兴趣,21岁时拥有第一台相机——徕卡,后来进入德国乌尔施泰因出版社工作,1933年被派往满洲报道新闻。之后回到日本,创办了日本工房。1936年回到德国报道柏林奥运会,然后去了美国,成为第一位和《生活》杂志签约的日本摄影师。这张照片即其在《生活》杂志发表的照片之一。题外话,名取还有一本著名的摄影集《麦积山石窟》(1957年日本岩波社出版),就是我家乡的景色。重新回到这张照片,经查资料,这张照片很有名, 1937年8月28日的《伦敦新闻画报》也曾将此照放满头版。 欧美对这张照片的解读都一样:Fatalist with Machine Gun(抗着机枪的宿命论者),在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统治下,日本的年轻人认为自己应该为天皇捐躯,天皇说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自己的命运是天皇决定的。《生活》杂志对卡帕所拍摄的国军士兵也是同样的解读:这样的本该享受青春的年轻人穿上军装拿起武器奔赴前线。选择自己的路,享受自由的生活,是美国人的价值观,但是当国将不存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为国为自己而战。战争的伤害也是双方的,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一方,都将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战争不好,无谓的战争更不好,但遗憾的是,战争的发生永远不可能避免。

生活杂志上的中国士兵

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

65年前的今天,日本政府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递交投降书,结束了对华侵略战争,从此9月3日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今天正好整理完一套1937-1940年日本朝日新闻社发行的《支那事变画报》,每月一册,全套共35册。画报中的图片均由派驻到部队的“特派员”拍摄,由陆军部或海军部审查通过。尽管这套画册是为了宣传日本的侵华战争(里面尽是描写日军多么英勇,多么辛苦,中国人多么的拥护等等的内容),抛开这点不说,这画报从选图到排版到印刷,无不透着日本人的精致和认真,每本画报都设计得非常漂亮。想想这也不奇怪,但凡走上歧途的邪恶国家,宣传机器总是十分出色,比如二战中的德国,我曾看到过一本戈培尔亲自主编的《希特勒画传》,各个方面都称得上极致,前苏联也有的一拼。

1937年8月8日,在卢沟桥欢呼的日军,背后远处是宛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