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在杭州的中国美院看了一个展览《历史的显影——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其中有张照片是童小鹏1937年5月拍的“红军总指挥部在云阳召开大会时的红军部队”,画面正中是一面插在地上的军旗,一名席地而坐的战士扯起旗帜的一角。露出上面的五角星和“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这让我立刻联想到另外一张照片,也是比较常见的一张老照片,“上海道台出巡”(这个“上海道台”的说法我是存疑的,具体改天另说。至于这个说法的来源,我记得是在某本讲摄影史的书中曾经提到,可是在发表这些文字之前我翻了好久也没找到。)照片里“道台”后面有名亲兵将大龙旗,也就是清朝时的中国国旗的一角扯起,露出了上面的飞龙。当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时,我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即人们任何看待自己被拍照的问题。
这个问题貌似是一句废话:人们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是在拍照片呢?这对现代人,或者说对拍照司空见惯的人来说当然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对那些并不知道拍照为何物的人,也就是首次接触摄影的人来说呢?他们看到一个被精细地复制出的“自己”是什么态度呢?当他们明白这些照片是被观看的,也就是将展现一个怎样的自己给观看者时,要如何在镜头前表现呢?这个认知过程在心理层面的变化是非常有趣的,比如之前提到的那两张照片,1870年代中国南方的一个亲兵对摄影的理解肯定和当下的我们是不能比的,也许那是他第一次拍照,但是他却知道把旗扯起来会看起来更有气氛。还有那位1937年的红军战士,出身不会很好,说不定也是头一次见到照相机(害羞地把自己藏在旗后),但他也将红旗扯开,亮出上面的内容。被摄者知道照片要给谁看时,或者说照片要做什么用时,才会在镜头前做相应的表现,比如拍给爱人看的照片,一定是充满爱意的,拍给仇人看的照片则可能握着把冰冷的钢刀,等这个意识逐步升级后,人们就会开始在镜头前表演,最后将摄影当做画笔进行反映某种思想、态度的艺术创作,那摄影的意义也升华了。
上面扯了这么多,要知道,照片是被观看的,这种意识一定是摄影师先于被摄者的,所以那两个扯旗的人可能也没那么复杂,只是摄影师叫他们扯起来而已。
童小鹏1937年拍摄的红军战士
1870年代某南方领导的排场,后面红框里是扯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