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交通写真想到的

昨晚浏览日本京都大学刚放出的“华北交通写真”八千多张到了后半夜,今早起来起来看到媒体还在发酵。

1939年日方和北平的伪政府成立了“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管理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山东、内蒙、河北、山西、河南)的铁路、公交、船舶等交通网络,这批照片就是“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的档案资料,其中一部分曾发表在该株式会社主办的刊物《北支》上。这很类似“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亚东印画辑》和《亚细亚大观》,同样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刊物,即《亚东》。

《亚东印画辑》每一回送到客户手里都是放在这样的信封中

从内容上来说,当然,可以将这些图像贴上宣传侵略、刺探情报的标签,我们也不能忘记日本侵华战争那段历史,但把这些照片单拎出来,去掉那些有军事、政治、奴化的内容,读者会发现这些档案中的大部分照片记录了非常珍贵的1940年代初华北的社会风貌,在我看来尤其是那些民俗生活的内容。

北京东便门外蟠桃宫三清殿内景

关于这批照片有多好不用多说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各种媒体肯定会一发再发。老照片这东西说门槛低那是真低,网上的资源都在那里,你搬我搬你抄我抄,谁都能说两句,其实大多数制造的都是重复的数据,没什么意义。我不太喜欢那些总是吹嘘自己看过多少多少张老照片动不动就要总结的言论,其实世界上还有很多档案资料没有公开,比如这批照片的上线就刷新了很多之前的认知,一些已经上网的资源也并不是全部,比如“华北交通”这批照片上线的都是小样,实际上他们有底片,而且底片也数字化了;还有比如一本相册里只有几张照片放到网上,还有更精彩的没公布出来等等。道理很简单,这些资料的保存、数字化、上网、服务器和数据库的维护都需要人力和资金的投入,那些国外的图书馆或机构也都不是钱花不完的大财主,我主张合理合法的使用,而不是无节制的下载与滥用。这里有个例子就是美国杜克大学的甘博收藏。校方投入资源将甘博的底片进行整理和数字化,而且把高分辨率的TIF格式的图片发布到网站上,本来是处于学术的无私,没想到国内竟然有无耻的出版社下载出书,还有人拿去展览赚钱,完全不尊重版权,现在好,杜克大学的网站撤下了所有的大图。还有就是书格前段时间上传的福尔曼照片,这些照片本来也是要授权才能使用的,我第一时间给书格留言说明这么做不妥,他们竟然表示不知有版权一事,真的是非常遗憾。这样的操作方式只会破坏互联网的共享精神,以后共享资料的路会原来越窄,直至最后没有人再愿意投入。

另一个小感想来自去年我们全家的火车旅行:从北京出发,到天水到兰州到西安到成都到乐山到重庆到武汉,最后回来,一路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反正高铁很快很方便,大部分城市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虽然时间很赶,但我们还是按图索骥去吃美食去逛古迹。我当时就在想,真的能体会满铁的那些摄影师,他们都是沿着铁路线走,几乎每个大站都会下车拍照整理出一个专辑,城市面貌社会生活都有涉及,摄影师一直在奔波,那么辛苦,比如岛崎役治是拍摄《亚东印画辑》最多的摄影师,能坚持了那么多年就是有无数的奇遇在等他,要是有人资助我沿着铁路线去各个城市拍照和体验,我也愿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