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这篇前先说几句无聊的话。
分类: 老照片
到过中国的美国总统
前些天看到《纽约时报》上一篇凤姐的访问,她是作为纽约的美甲业亚裔从业者的身份被采访的,在美国的生活经历还是很让人感慨。美国我也去过,正经在非裔美国人的社区住了几个月,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和墨西哥移民、非裔美国老百姓挤公交车,真心能体会她的不容易。尽管听起来好像很多国人在美国生活的并不如意,但仍有很多人愿意赴美求学、工作或生活。美国建国才两百多年,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相比可谓非常年轻,但美国自建国后和中国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就从未中断。
斌椿在曼彻斯特的肖像
大概七、八年前,一位委托人送来一组“李鸿章”的照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组照片没有上拍。又过了几年,这组照片中的其中一张再次以1870年代拍摄的“李鸿章像”为名上拍,成交了。其实,这张照片要比“李鸿章像”珍贵的多。
福州屏山镇海楼
上个月去了一趟福州,非常非常遗憾的是只呆了一天。其实我非常想在福州多停留些日子,特别是想重走同兴照相馆拍福州及周边的路线,验证些我的想法。有些研究,除了查资料、分析外,到现场走走最有帮助了,可非常遗憾的是我只有一天时间,而且除了酒店就是工作的地方,哪里都没去成,只在酒店楼上拍了一张屏山镇海楼的照片。
尼泊尔, 1883-1884
下午看到新闻说尼泊尔地震了,震级从网络上最初说的7.7级很快更正为8.1级,加德满都损毁严重,喜马拉雅山雪崩,千人伤亡,好可怕!尼泊尔,这个喜马拉雅山下的小国,充满着神秘的,被很多人列为一生中必去的地方之一,不过我没有去过,我只看过那个地方的老照片。
约翰·汤姆逊的《柬埔寨古迹》相册
1862年约翰·汤姆逊前往新加坡投奔他的兄弟,并在那里开了一家照相馆,1865年搬去泰国之前游摄的斯里兰卡和印度的一些城市。在泰国开照相馆期间又游历了老挝和柬埔寨,1866年返回英国,1867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作品集《柬埔寨古迹》(Antiquities of Cambodia)。这本相册是墨绿色封面,烫金印有“Antiquities of Cambodia, Illustrated by Photographs, Taken on the Spot”,尺寸270 x 379mm,共16页,每页贴有蛋白照片,其中两页是3张照片拼成的全景照,卡纸上有简略的图说,大部分照片有“J. Thomson”的签名。相册中的主要内容是吴哥窟,汤姆逊虽然不是第一个发现吴哥窟的人,但他却是第一个拍摄吴哥窟的摄影师,可以相见当时的世界看到这些照片会是多么惊讶!也是凭这样的成就(至少起主要作用),他在1866年(在出版前他曾多次展示并讲解这些在东南亚拍摄的照片)被吸收为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会员。
雷安和他的收藏
去年秋拍,嘉德有个“尘封八十年的中国记忆——海岚·里昂的东方传奇”的专场,106件标的。消息放出来之后一度被热炒,后来说这个专场被推迟到今年春拍了,可到现在还没听到新消息。“海岚·里昂”这样的翻译其实不准确,他本名叫Hylan Lyon(1908-1973),中文名叫“雷安”,不是“里昂”。这个专场之所以被关注是因为里面都是他(他自称是张学良的私人飞行员兼保镖)珍藏的有关张学良的文件及照片,比如蒋介石夫妇、宋氏三姐妹、张学良夫妇的照片,早期中国航空业的照片等等。最初这些物品出自2013年3月20日宝龙公司在纽约的一场拍卖会,原是一个标的,当时的成交价是2954535元人民币(含佣金),现在被拆散了拿到国内来卖。
1910年载涛出访的新照片之二
接着昨天说1910年军咨大臣载涛一行新发现的照片。2012年6月29日微博网友AT我一条网友“李路”发的微博,是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一个展览海报,海报的内容是几名中外人士的合影,左二即一身军礼服的涛贝勒,身上还挂着绶带别着勋章,左一是李经迈,这正是载涛一行1910年在俄国考察时的照片。展览是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彼得保罗大教堂建成300周年临展,因为这里最初是涅瓦河兔子岛上的一座要塞,在圣彼得堡建城时修建了这座教堂,历史上很多名人曾经到访,展品的主要来源即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和圣彼得堡历史博物馆。我当时简单搜索了下这批俄罗斯的档案,未果。直到两年后,2014年11月21日,一名俄罗斯网友在他们的网站上竟然一气贴出此事件的14张照片!悉数保存,我重新整理顺序后贴图如下:
1910年载涛出访的新照片之一
2009年我在《老照片》第67期发了一篇军咨大臣载涛和首席随员李经迈等共17人的考察团,于1910年4月1日至7月11日“赴日本、美、英、法、德、义(意大利)、奥(奥匈帝国)、俄八国考察陆军”的文章(清末一次鲜为人知的出洋考察),当时手头的影像资料只有几张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发表后不久我又发现了考察团在美国和法国的部分照片,并补充进了blog;后来又在ebay上看到一张考察团在清驻日本使馆内的合影。几年过去了,更多的有关这次考察的影像资料浮出水面,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我把后续找到的在法国(BNF)和俄国的照片分两次也放到这里,今天先放在法国的。
Le Tonkin的越南照片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具体战役上双方互有胜负,但也导致恭亲王奕䜣领导的军机处和法国的茹费理(Jules François Camille Ferry, 1832-1893,时任法国总理)政权下台,最后《中法新约》签订,中国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并开始在台湾设省,北洋水师的组建也开始实施。1880年代已经开始流行玻璃干版,拍摄照片变的相对容易,花费的时间要少,成本也要低。尽管如此,拥有发明摄影术这一桂冠的法国人并没有像英国人和美国人那样热爱用摄影术去记录战争,竟然没有专门的摄影师随行远征军,倒是一位热爱摄影的二级急救医官查尔斯·爱德华·奥卡尔(Charles-Édouard Hocquard, 1853-1911)拍了不少照片,而且有意思的是奥卡尔在远征军中的另一个任务是测绘摄影师。看来法国人应用摄影术有其浪漫的一面,比如艺术创作,也有严谨的一面,比如绘制地图,巧合的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国远征军里留下知名作品的查尔斯·杜宾(Charles Louis Desire Dupin, 1814-1868)也负责地图测绘。实际上奥卡尔医官还在圣宠谷军医院学习时就着迷于摄影术,并把其应用到眼科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