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齐白石肖像

2009年秋季某拍卖会上,一张5寸大小的郑景康拍摄的齐白石肖像以28000元的价格成交。这张齐白石的肖像流传很广,几乎每种齐白石的画册上都会选用这张照片。但是,现在来看那张照片很可能不是原底洗印的,不过这个问题我不想深入讨论,只想说说几个版本的齐白石的肖像。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中国近代著名画家之一,中国艺术品拍卖会的风向标。名璜,小名阿芝,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齐白石是木匠出身,他早期的绘画风格并不为世人接受,直到晚年才得到认可,可谓经历坎坷。

摄影大师郎静山曾经至少拍摄过两张齐白石的肖像,而且都是半身坐像。一张是1946年拍摄的,在中国摄影家出版社《摄影大师郎静山》中有收录,另一张收录在1972年台北出版的英文版PhotographicWorks of Chin-San Long,拍摄年代也是1946年。不过这两张照片差别很大,一张齐白石拄着拐杖坐在室内,没有戴帽子,另一张戴着貂皮帽坐在室外,背后还有一棵小树。郎静山并不擅长拍摄人像,这两张照片不能很好的反映出齐白石所经历的世事沧桑。

郎静山于1946年拍摄的齐白石肖像,另一张戴帽子的肖像欠奉。

郑景康(1904-1978),广东中山人。曾就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课余兼习摄影。1930年在香港开设景康摄影室,擅拍人像,用光、构图都十分考究。1934年即在北平举办个人摄影展,是中国较早举办个人影展的摄影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从香港到武汉,任国民政府国际宣传处摄影室主任,拍摄了大量有关抗日救亡活动的照片,曾赴台儿庄战役前线作摄影报道。1940年底赴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等单位工作,拍摄了大量边区军民的珍贵照片,举办了个人摄影展览。1942年起,在延安开办摄影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摄影工作者。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研究室主任,新华通讯社人像室主任、摄影部研究员、中国摄影学会常务理事等职。1978年病逝。他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齐白石、华罗庚、吴运铎等拍摄过肖像。这些作品形神兼备,是经典的摄影作品。

郑景康于1956年拍摄的齐白石肖像,国图藏《中国摄影年鉴》1958年版的复印件(扫描不方便太复杂了)
从网上找的一张1958年《中国摄影年鉴》照片,左半页就是郑景康拍的齐白石肖像
流传最广的郑景康拍摄的齐白石肖像,另一张目光平视的欠奉。

我看过郑景康拍摄的齐白石肖像三个版本,都拍摄于1956年。一张收录在1958年版《中国摄影年鉴》,也是半身像,也是拄着拐杖,我个人觉得照片中的齐白石不是很放松,头歪向一边,想必老人没有把自己最好的状态表现出来;第二张就是流传最广的那张,这张可以说是白石老人的“大头照”,他侧着身子,头偏向镜头,嘴微张,光线从高处打在脸上,眼神中充满了历尽沧桑的自然与放松,能感受到一代宗师的气场;第三张是一个极少见的版本,从未见诸任何公开著录,应该是和流传最广的那张同时拍摄的,唯一不同的是白石老人没有看镜头,而是眼神平视远方。虽然光线、构图也都很精彩,但是没有看镜头导致缺少了和观看者之间的眼神交流,稍逊。不过,郑景康拍摄的肖像时使用的都是大尺寸底片(8*10英寸),这张照片是用原底洗印的原尺寸照片,由于景深的原因,白石老人的五官、花镜、老年斑都非常的清楚,皮肤极有质感,每根胡须都能数清楚,甚至有有种伸出画面的感觉!

纵观我能看到的几张齐白石肖像,我个人认为从摄影艺术角度来说最精彩的是郑景康拍摄的流传最广的那张,但是我还没有见过原底洗印的实物;在见过的实物里面,最精彩的就是郑景康拍摄的白石老人目光平视的那张。

《几张齐白石肖像》上有3条评论

  1. 關於郎靜山不擅長拍攝人像一事,我們可能有更正的意見,由於郎靜山是中國第一個藝術攝影師,畢生8大系列作品中,座具代表的一部份就是人像攝影,遺留有人像攝影上千張底片,其中不乏百年來政商名流爭相指定由郎先生親自拍攝,郎先生不擅長人像攝影是一個誤傳,未來,”郎靜山藝術文化發展學會”將在後來把這一批從未公佈的作品上大眾揭露,特此先公告。

  2. 我也觉得郎静山拍的比郑景康好,郎先生选择的姿态继承了明代士大夫肖像的标准姿态,有艺术渊源。而郑先生的作品估计用的是8X10的标头,所以有轻微的广角感觉,对对象距离过近,入侵感太强,不够疏离。让老人明显有防备的警惕感。不如郎先生所摄更悠闲平静。@郎靜山學會

  3. 方方尖牙 :

    我也觉得郎静山拍的比郑景康好,郎先生选择的姿态继承了明代士大夫肖像的标准姿态,有艺术渊源。而郑先生的作品估计用的是8X10的标头,所以有轻微的广角感觉,对对象距离过近,入侵感太强,不够疏离。让老人明显有防备的警惕感。不如郎先生所摄更悠闲平静。@郎靜山學會

    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肖像作品需要传达被摄对象的相关信息,如果不认识齐白石的人会看到什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