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鲟最早的照片

约翰·汤姆逊是第一个带着照相机游三峡的人。1871年1月31日,他在经过石首的时候写道:“我们在这里买了两条鱼,一条像鲑鱼,另一条像是白拉克斯顿船长(Captain Blakiston)描述过的那种。在这条鱼宽阔而无牙的大嘴前面有一根长长的尖刺,据说是用来攻击猎物的武器,那张宽阔的大嘴同时用作一个陷阱。从刺的尖端到尾的末端,全长四英尺两英寸,刺有十四英寸长。鱼腹是白色的,鱼尾和鱼鳍白里透红,背和头都是青灰色。”白拉克斯顿船长即托马斯·白拉克斯顿(Thomas Wright Blakiston, 1832-1891),英国博物学家,探险家。1862年曾带领一支探险队溯长江而上,著有《长江上的五个月》(Five Months on the Yangtze)一书。

白拉克斯顿在《长江上的五个月》中绘制的长江白鲟图片

汤姆逊和白拉克斯顿提到的这种鱼就是长江白鲟。白鲟身体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长有吻,吻呈长剑状,由前到后逐渐变宽,前端钝尖,狭而平扁,基部肥厚。歪型尾,上叶长、下叶短,体表光滑无鳞。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头、体背部和尾鳍呈青灰色,腹部白色。因其标志性的长吻而划归匙吻鲟科。匙吻鲟科鱼类最早出现于白垩纪,现今存活的匙吻鲟科鱼类仅有两种,分别分布于亚洲的长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白鲟生长速度快,因此体型往往巨大,据说国内曾有过捕获7.5米长白鲟的案例。从这种鱼的特点也可看出,是种非常适合被吃掉的鱼……网上经常会引用宜宾市水产渔政局前局长穆天荣的话:“上世纪70年代白鲟数量还很多,后来明显减少,现在几乎看不见了……上世纪70年代时,每年白鲟捕捞量在5吨左右,鱼子被卖到国外去做鱼子酱赚取外汇。鱼肉用板车拖到街上去卖,像卖豆腐一样,要多少,就切一块给你,也不用称。” 白鲟在繁殖季节前有上溯洄游的习性,其产卵场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重庆以上的长江干流,四川屏山县至泸州市江段为其主要的产卵场所。但是1981年建成的葛洲坝切断了白鲟洄游的路线,将其生活区域断为两部分,后来不断建设的长江上游水利工程进一步破坏了白鲟的生存环境,上一次人们见到长江白鲟还是2003年的时候,也许,这种白垩纪就存在的物种终于要被水坝灭绝了。

1994年我国发行的长江白鲟特种邮票

遗憾的是,虽然汤姆逊留下了文字记录,但没有说他是否给这条鱼拍过照片,至少那时候的人肯定没有“拍照验毒”的习惯。那是不是真的就没有这条鱼的照片留下呢?幸运的是,汤姆逊为买来的那条白鲟拍了照片,虽然没用到他自己的书里,却送(或卖)给了法国地理学家何可律一份拷贝,照片和汤姆逊的描述完全吻合。要知道,据一些摄影史学者研究,汤姆逊当时在中国旅摄的时候,如果玻璃版带的不够用了,会把不太满意的底片,比如没拍好,或者内容不够吸引人,用药水抹去制作新的底片拍成新的照片,这样一张“死鱼”的照片能保留下来殊为难得。可谁又能想到,曾经长江常见的这种好吃的鱼会有灭绝的一天呢?只能感谢汤姆逊,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长江白鲟的照片。

法国地理学家何可律

世界上第一张长江白鲟的照片,约翰·汤姆逊1871年1月31日摄于石首。

《长江白鲟最早的照片》上有4条评论

  1. “约翰·汤姆逊1871年1月31日摄于石首。”应该是1872年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