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中国驻美大使馆

张荫桓作为大清国的驻美公使,除了为中国、为在美国的中国人争取权益外,平时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各种应酬,比如拜访各部委、拜访参议员、拜访中国的老朋友等等,他日记里有很多这样的记载,而且很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喜爱、感动、厌恶都会记下来,比如一次“午后赴议绅家,其妇年逾五旬,肥硕臃肿……狐臭扑鼻,进斋随答随引酒自熏,良久乃得摆脱。余不谙西语,幸免此窘。”欧美人的体味是要比亚洲人重,张荫桓对徐进斋“引酒自熏”的描写也很有画面感。其实,与这位议绅夫人的谈话透露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信息:议绅夫人“絮言数十年旧事,谓华盛顿都城为密的力所经营,即陈副宪之旧房东也”。陈副宪即陈兰彬,大清国第一任驻美公使,这里有第一代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线索。

中国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

陈兰彬在其记录美国之行的《使美纪略》中有这样的记载:“二十九日(1878年8月27日),容副使偕叶主事源濬往华盛顿,租定耶夫街第二千九百二十五号宅为使署。”美京华盛顿特区的城市边界最初很规整,是个边长10英里的菱形,由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部分土地组成,但是波托马克河南岸的弗吉尼亚部分应弗州民众的要求,在1846年7曰9日立法还给了弗州,这样华盛顿特区的规整菱形便缺了左下角一块儿。法裔美籍设计师朗方(Pierre Charles L’Enfant, 1754-1825)对华盛顿特区进行了城市规划,东西向的道路自南往北顺序以英文字母命名,南北向的道路自东往西顺序以数字命名,还有一些斜向的道路以州名命名,道路交叉处的一些广场则以名人命名。根据这个命名规则,陈兰彬所说的“耶夫”似乎最接近字母“F”,也就是说容闳帮忙租的第一代中国驻美使馆可能是在F街2925号。不过这个地址不完整,还缺一个方位(如NW/NE/SW/SE),遗憾的是我没能找到更多有关这个地址的资料。但是从其他的英文资料,比如1880年11月6日的美国《陆海军周报》(ARMY and NAVY Journal)上曾刊载说:“陈兰彬,已经租下了位于华盛顿K街,前市长谢泼德的公寓,他和他的随员将在那里居住。副使容闳先生和洋员柏立将继续生活在华盛顿。”这个说法符合张荫桓在日记中的记述:“华盛顿都城为密的力所经营……辟草莱,治泥滓,乃有今日之平坦,美国人将为之立碑。”其中“密的力”即华盛顿特区前市长谢泼德。

谢泼德(Alexander Robey Shepherd, 1835-1902)出生在华盛顿西南,因家贫,13岁便辍学去给水管工当助手,经过多年努力有了自己的水管公司,然后投资房地产业致富。美国内战开始后,他加入北军。战争结束后,美京华盛顿也开始了城市建设的高潮。1870年,谢泼德接替了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特区几乎破产前前任的班,当上了华盛顿特区公共工程建设委员会的头儿。他有房地产建设的经验,又拥有可观的财富,最终说服国会在1871年拨出一笔预算进行华盛顿的公共设施建设。这笔预算为华盛顿特区铺设了柏油马路、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和6万多棵道旁树,使美京的面貌焕然一新。陈兰彬就在《使美纪略》里这样写道:“四面衢道,或铺红砖白石,或以油煤和土筑成,光洁如拭。隙地则数步一树,间以各色花丛。铁铸长几随在摆设,以供行人歇坐。”正因为这些成就,谢波德也被市民称为“老大”(BOSS)。当然,什么事情都是两面的,主持了这么多工程建设,他被认为有黑箱操作的嫌疑,更重要的是,他城市建设的步子迈得太大,预算跟不上,城市要破产了,谢泼德去职。1876年,谢泼德破产,房产转给自己的律师和嫂子,搬去墨西哥的巴托皮拉斯,在那边开银矿,最后也死在那里。1909年5月3日,美国政府在华盛顿特区立了一尊谢泼德的雕像,几经迁移,现在位于宾夕法尼亚大街靠近14街的路旁。

谢泼德

前文所说的谢泼德在K街的公寓非常有名,是徳裔建筑师阿道夫·库鲁斯(Adolf Cluss, 1825-1905)设计,位于K街、17街和康涅狄格大街交汇处的东北角,被称为“谢泼德联排”,南边路对面就是法拉古特广场,设计师本人就住联排中间那座,谢泼德的那座在最西边,也是最大的一座。沿石阶而上便到达公寓大门,连接着装饰华丽的客厅。内部装饰大量使用白色和金色,以及猩红色和蓝色的缎面,窗帘上缀着蕾丝花边;镜子的总面积大到需要一个仆人花一整天的时间才能擦完;和客厅相连的还有一个巨大的书房,墙上镶嵌着胡桃木的书架。从巨大的螺旋楼梯可以上楼,胡桃木扶手装饰着铜配件,楼梯上方有个椭圆形的天窗;楼上共有十四间卧室;半地下室还有一个台球厅。这是一座典型的豪宅,也曾是华盛顿上流社会的一个重要社交场所。1876年2月以后,破产的谢泼德搬离这座豪宅,参议员西蒙·卡梅隆(Simon Cameron, 1799-1899)住了进去,他在1877年退休后便搬走了,接着入住的就是陈兰彬为首的中国公使团。那时候从法拉古特广场到杜邦圆环被称作“使馆区”,尤以K街到L街之间最为密集:中国使馆占据K街把角,法国使馆占据L街把角,中间则是瑞典、俄罗斯、奥匈、土耳其和意大利使馆,英国使馆则位于两个街区外更靠杜邦圆环的位置。

1880年代的谢泼德联排,照片中最左边拐角的这部分即曾经的第一代中国驻美使馆

在17街向东北方向看谢泼德联排,1887年左右

谢泼德联排,1903年

谢泼德联排,右下角可见“For Sale”的牌子,1930年代

1883年中国使馆搬去了杜邦圆环西北角的斯图尔特堡,这也是库鲁斯设计的一座豪宅。至于中国使馆为什么搬家,我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不过巧合的是,陈兰彬的继任郑藻如1881年去美国赴任的时候是带着家眷去的,据美国记者报道,1883年夏天郑藻如的女儿在华盛顿降生,也许是为了更方便照顾家人才重新选的房子。1884年,郑藻如的夫人带着刚降生的女儿提前回国,郑藻如1886年回国。

第二任中国驻美公使郑藻如,1881年

1950年末,“谢泼德联排”被拆除,在原址修建了一座12层的写字楼。

《第一代中国驻美大使馆》上有2条评论

  1. 非常喜欢读你关于中国早期人物和影像的文字,你的研究很有深度,一直很吸引我。以前曾关注你的博客,现在可以在手机上看了,会持续关注的。期待你不断有新的作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