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几张山本赞七郎的蛋白照片

收了几件好东西,山本赞七郎1900年左右拍摄的北京风光,其中一张曾经发表在他1906年出版的《北京名胜》里。

shou-ya-1

shou-ya-2

山本赞七郎,我们公司06秋卖过他的一幅作品,因为他拍摄北京风光比较早和全面,很多那个时代的明信片都用他的作品,因此他在国内外的收藏市场都比较知名。那次图录里他的文字都是我整理的,如下:

在甲戊战争(1895年)后,日本人山本赞七郎来到北京,在霞公府开设了山本照相馆。《清稗类钞》中,曾记载了在北京的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应诏为慈禧在颐和园中拍摄“簪花小像”,当即在庆王邸消夏园中冲洗照片的事。这次照相“已许以千金之赏矣,内廷传谕又支二万金。”可见当时宫廷因摄影耗资之巨。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时,特派小川一真、柴田常吉、深谷驹吉来华摄影,和常驻北京的山本赞七郎一起,随军纪录庚子事变实况,拍摄紫禁城与万寿山离宫等景象。他们除举办摄影展览外,还出版了《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

一张溥仪的珍贵老照片

8月底我征集到了一张老照片,内容是溥仪、婉容、庄士敦和威灵顿伯爵夫妇在天津张园的一张合影,8×10英寸,银盐,裱在一张深灰色的硬卡纸上,右上用毛笔题有“威林顿伯爵惠存”,左中题“宣统”,外面是一个黑漆描金的框子,做工精美。

puyi-weilingdun

这张照片曾经在《北洋画报》的头版发表,根据照片右下角的钢印“YAMAMOTO TIANJIN”,可以得知这张照片是当时已经在天津开了分号的山本赞七郎拍摄的。照片的品相非常好,层次清晰,不得不佩服老外保存的认真。关于这张照片的真假我觉得不存在什么争议,唯一的问题的就是它的价值怎么样,而决定其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上面的字是不是溥仪本人写的。

我个人比较偏向是溥仪本人的字迹,理由是:1、这几个毛笔字写得非常好,一看就是练过的;2、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溥仪已经被驱逐出故宫,已是废帝,落款写“爱新觉罗·溥仪”是不可能的,末代皇帝不可能轻易认输,而且那时候日本人在帮他筹建伪满,写“御笔”也是不可能的,这两个字一般都是皇帝在写诗或者作画的时候才用,因此,似乎只有“宣统”两字那时能最好的代表他的身份和心情。当然我也能找到说服自己上面这两条的理由,比如,那时候还是有很多大臣跟着溥仪的,让他们代笔不是不可能,而且他们的字肯定也是写得非常好。总之这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我计划最近去一趟故宫博物院,找专家鉴定一下字迹,看是不是溥仪的。

这张照片后面包含的故事非常多,有很多细节可说,比如此时的溥仪和婉容,从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那时候还是比较无忧无虑的;可以看到庄士敦那时候的状态;作为访客的威灵顿伯爵,随后即去了加拿大作总督;后来被川岛芳子买下、改造成为日军司令部的张园;右后方那个士兵,从军装上看可能是日本军人,为什么是日本军人,这都是可以细说的,到时候作图录的时候如果有时间我一定会对这张照片重点照顾。

3张有意思的老照片

找到散乱东西的规律和联系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前段时间在老照片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转贴刘鹏blog里的,内容大意就是他找到两张晚清时候的小脚女人照片,根据拍摄的场景和道具,可以判断这两张照片是在一个照相馆拍的,还提到如果有朋友能继续找到这个场景的类似作品会很有趣,两张照片如下:

shinv-1

shinv-2

我也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思,小时候就特别喜欢把散的变形金刚贴纸拼成一大张,还有集邮也是这样,一套邮票一张一张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收集齐,那成就感就别提了。很偶然我也找到这系列里的一张,放上来,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shinv-3

 

两张戏曲老照片

最近看到两张老照片,本来我不是很感兴趣的,但是一堆照片里面看到这两张很有些相似,觉得有意思就暂时留下了。

xiqu-1

xiqu-2

很明显,这两张是同一个戏剧场景、同样的三个戏曲人物。可是我对京剧实在不懂,但是这些人会选择同一个场景拍照,说明这出戏肯定很有名。我发了小照到北D上,能人真多啊,一会儿就有了答案,如下:

“黄鹤楼”出于元人杂剧。描写三国时刘备在荆州屯军,东吴屡次索讨荆州,都被诸葛亮舌辩拒绝。周瑜定计,在黄鹤楼设宴,邀请刘备过江,以便留质刘备,换取荆州。赵云奉了诸葛亮之命随行保护,刘备席间与周瑜争论,周瑜辞穷,愤怒下楼,命令部下,没有令箭不许放走刘备君臣下楼。刘、赵正寻思无计,忽然想起临行时诸葛亮所交给的一个竹节,赵云急忙打开一看,发现竹节里正藏有周瑜令箭一支(借东风时诸葛亮带走的);于是以令箭为凭,君臣安然脱险。周瑜得报后欲追。但已来不及了(另有接“芦花荡”的演法)。

这幅画正是周瑜(右)在黄鹤楼上拉住刘备(中)索讨荆州,赵云(左)怒目阻止的一幕。演出时刘备由老生扮演,有王帽老生的特殊唱工;周瑜由小生扮演,儒雅中要表现狠辣;赵云由武生扮演,雄武中间露稳健,三个人表情各有妙处。当年许荫棠、朱素云等都擅演此戏。

一张有待考证的老照片

最近收了一张老照片,初步考证结果如下:

  1. 拍摄时间基本可定为1900年后,即义和团运动刚失败,清政府和洋人修好的时期
  2. 根据照片中人物的穿著和布景(花灯),我判断这应该是正月十五
  3. 分析当时的形势,我猜测拍摄地点应该在某国使馆内

据以上三点,我的初步结论是:照片中前排两中国官员携翻译(后排中国人)在1900年后的正月十五去使馆拜会的留影。

再往下我就进行不下去了,主要是四个洋人的考证工作比较困难,尤其是中间和最右面那位,实在看不出是哪国的军装。至于里面的三个中国人,尤其是前排的两个,肯定是什么官员(左边那个可能还是王爷),我发在黎园论坛的清史研究论坛上一个多星期都没人知道前排两个中国人的身份……

昨天收到一位台湾朋友的来信,他是研究古铁路的,也就是中国早期铁路的,他对这张照片也很感兴趣,希望能得到这张照片大分辨率(600dpi)的图和分享考证结果。他说中间和最右边那个洋人的制服是铁路制服,不是军装,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说自己怎么钻到死胡同了呢……这张照片应该是比较有意思的,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虽然清政府官员对列强卑躬屈膝,但也不至于让一个铁路上的车长或者站长大模大样的坐在最中间,当然,这里边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考证,我会及时在blog上更新。

daikaoxu

 

一张军阀照片的考证

前段时间收的那张北洋军阀时期一个军官的肖像照,天津福升照相馆拍的,效果非常好,用光布景都很棒,我还为此特意考察了其军服(见我的博客地址http://jiuyingzhi.com/antiquephotos/428.html)。开始以为是大元帅服,后来发现大元帅服的帽子是红色的缨子,可那张照片里面是白色缨子,故应该只是一个将军。这个人是谁我一直没有考察出来。委托人说是“徐昌芳”,可根本没有这个军阀;同事们都说可能是天津的曹锟,甚至委托人找到国图的人也说是曹锟,我找了很多资料,发现曹锟长得不像这个人。

今天主任说前几天看到《北京晚报》里介绍一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很像那个军阀,我找来一看,原来是吴佩孚。但是主任这么一提,把我已经准备放弃的考察又点燃了希望,我换了几个关键词,找到一篇文章叫“北洋军政要员肖像照”,可惜图都打不开,但是我有强烈的预感一定能在今天找到这个人的身份。后来以这篇文章的题目为关键词,终于找到了一个能看见图的版本,一下子就看出这个人应该是赵秉均,其简介如下:

赵秉钧,字智庵,1859年生于河南汝州。1878年,赵秉钧投左宗棠楚军,随军进驻新疆。1889年,改捐典史,分发直隶省,次年到省。袁世凯小站练兵时,赵秉钧曾随习军政,专攻侦探、警察两门。1901年,赵秉钧被袁世凯委以创办巡警的重任,翌年初,命其担任保定巡警局总办。同时,还奏保为知府加盐运使衔。他率新军改编成1500名巡警驻天津。1903年,赵秉钧将天津、保定两处的巡警学堂合并为北洋巡警学堂,其后又在各州县设立巡警传习所,建立全省巡警网。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赵秉钧出任内务总长。1912年8月,任代理国务总理。9月25日,由代理改为实任国务总理。1913年7月16日引嫌辞职。“二次革命”后,赵秉钧被任为直隶都督。1914年2月19日,兼任直隶民政长。27日,在天津督署中毒死亡。

zhaobingjun-1

美LOC收藏的赵秉钧便装像

zhaobingjun-2

赵秉钧戎装像

 

日军合影老照片的新线索

关于那张日军军官合影老照片的拍摄时间,我又找到了新的线索,基本上可以把时间锁定在1930年到1931年间。理由是这样的:军装是Type 90,装备时间是1930-1938年,军官们佩戴的军刀还是有西洋元素(带护把)的指挥刀,这种到在1933年长城会战的时候遭遇我军的大刀,完全不是对手,后改回古日本用的那种没护把的刀,以利于劈砍,这样拍摄时间的范围就缩小到1930-1933年。根据下面的照相馆标示,可以肯定这张照片是在日本国内拍摄的。这支第16联队隶属于日本陆军第2师团第15旅团,而第2师团在1931年9·18事变时已经作为关东军的一部驻扎在我国境内,因此这张照片肯定是在1931年9·18事变前拍摄的,故拍摄时间应该在1930-1931年间。而且我还查到1931年此第16联队的最高长官是滨本喜三郎大佐,部队驻地辽阳。我猜测部队不会因为从日本调过来就换长官,因此照片中坐白椅子那位应该就是滨本喜三郎大佐。此人后来升任中将,统领日军第104师团。

附日本关东军序列:
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兵力为1万余人.编制序列:
—————————————————————–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大将、参谋长三宅光治少将。

第2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

步兵第3旅团旅团长长谷部照倍少将(驻长春):
步兵第4联队联队长大岛陆太郎大佐、
步兵第29联队联队长平田幸弘大佐。

步兵第15旅团旅团长天野六郎少将(驻辽阳):
步兵第16联队联队长滨本喜三郎大佐、
步兵第30联队联队长坪井善明大佐。

骑兵第2联队联队长若松晴司中佐、
野炮兵第2联队联队长河材圭三大佐、
工兵第2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花井京之助大尉。

独立守备队队长上森连中将:

独立步兵第1大队大队长小河原浦洽中佐、
独立步兵第2大队大队长岛本正一中佐、
独立步兵第3大队大队长岩田文男中佐、
独立步兵第4大队大队长板津直纯中佐、
独立步兵第5大队大队长田所定右卫门中佐、
独立步兵第6大队大队长上田利二郎中佐。

旅顺重炮兵大队、
关东军宪兵队等。

混成第39旅团(1931年9月19日由朝鲜侵入中国东北)旅团长嘉村达次郎少将:
步兵第77联队联队长中岛铁藏大佐、
步兵第78联队联队长山县乐水大佐、
骑兵第28联队第2中队中队长谷顺造大尉、
野炮兵第26联队联队长池野松二大佐、
工兵第20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石衍和郎大尉。

混成第4旅团(同年11月16日派遣)旅团长铃木美通少将:
步兵第5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蹉峨亮吉少佐、
步兵第31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田边助友少佐、
步兵第17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田上八郎少佐、
步兵第32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横泽荣次郎少佐、
骑兵第8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戒田达一大尉、
野炮兵第8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小鸠好信少佐。

第20师团司令部(朝鲜军,同年12月27日派遣)师团长室兼次中将、参谋长森正六大佐。

飞行队长长岭龟助大佐。

  混成第8旅团(同年12月17日派遣)旅团长村井清规少将:

步兵第39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小林操少佐、
步兵第40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宫崎富雄少佐、
步兵第10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山本准一少佐
步兵第63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船津万六少佐、
骑兵第63联队第2中队中队长不破直治大尉、
野炮兵第10联队第1中队中队长门司藏六大尉、
工兵小队小队长小杉义藏少尉。

混成第38旅团(同年12月27日派遣)旅团长依田四郎少将:

步兵第73联队联队长鹤见俊太郎大佐、
步兵第76联队联队长户波辩次大佐、
骑兵第27联队联队长古贸传太郎大佐、
野炮兵第25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中林袈裟吉少佐、
工兵第19大队大队长佐藤高安大佐。

—————————————————————————-
1932年的关东军:
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大将、参谋长小矶国昭少将

第2师团。第1、2、3、4、5独立守备队。第20师团司令部及混成第39旅团。混成第8旅团。混成第4旅团。混成第38旅团(编制同前、略)

第8师团(同年4月5日派遣)师团长西义—中将、参谋长小林角太郎大佐。

步兵第4旅团旅团长铃木美进少将:
步兵第5联队联队长谷仪一大佐、
步兵第31联队联队长安川三郎大佐。

步兵第16旅团旅团长林茂清少将:
步兵第17联队联队长佐藤文二大佐、
步兵第32联队联队长佐藤正三郎大佐。
骑兵第8联队联队长三宅忠强中佐、

野炮兵第8联队联队长广野太吉大佐、

工兵第8大队第1中队中队长小泉于苑弥大尉。

第10师团师团长广濑寿助中将、参谋长平野博大佐。

步兵第8旅团旅团长村井吝规少将:
步兵第39联队联队长舟桥茂大佐、
步兵第40联队联队长冈村元大佐。

步兵第23旅团旅团长中村清少将:
步兵第10联队联队长人见顺七大佐、
步兵第63联队联队长中村音吉大佐。

骑兵第10联队联队长松田仁三郎大佐、

野炮兵第10联队联队长谷口元治郎大佐、

工兵第10大队第1中队中队长小室钟太郎大尉。

第14师团(同年4月30日派遣)师团长松不直亮中将、参谋长大串敬吉大佐。

步兵第27旅团旅团长平松英雄少将:
步兵第2联队联队长田中静一大佐、
步兵第59联队联队宫村俊雄大佐。

步兵第28旅团旅团长平贺贞藏少将:
步兵第15联队联队长甘舶重太郎大佐、
步兵第50联队联队长冈原宽大佐。

野炮兵第20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平山兴示郎少佐、

工兵第14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熊泽忠喜大尉、
轻重兵第14大队第4中队中队长江田定文大尉。

第1、4骑兵旅团、关东军飞行队等。

——————————————————————–
1933年的关东军

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大将、参谋长小矶国昭少将。

热河作战参战序列(同年2月编成):

第6师团师团长坂本政右卫门中将、参谋长佐佐木吉良大佐。

步兵第11旅团旅团长松田国三少将: 步兵第13联队联队长鹫津松平大佐、
步兵第47联队联队长常冈宽治大佐。

步兵第36旅团旅团长高田美明少将:
步兵第23联队联队长志道保亮大佐、
步兵第45联队联队长迎专八大佐。

骑兵第6联队联队长神代菊雄中佐、

野炮兵第6联队联队长城岛荣兴大佐、

工兵第6大队第1中队中队长高岛直一大尉、

骑兵第10联队联队长松田仁三郎大佐。

第8师团师团长西义一中将、参谋长小林角太郎大佐。

步兵第4旅团旅团长铃木美通少将:
步兵第5联队联队长谷仪一大佐、
步兵第30联队联队长早川止大佐。

步兵第16旅团旅团长川原侃少将:
步兵第17联队联队长长獭武平大佐、
步兵第32联队联队长田中清一大佐。

骑兵第8联队联队长三宅忠强中佐、

野炮兵第8联队联队长广野太吉大佐、

工兵第8大队第1中队中队长小泉于菀弥大尉

临时派遣第1战车队队长百武俊吉大尉、

临时重炮兵中队队长山村新中佐、

列车重炮兵队、

关东军自动车队。

混成第14旅团旅团长服部兵次郎少将:

步兵第25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蠊江正太郎少佐、
步兵第26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宫本德—少佐、
步兵第27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松野尾胜明少佐、
步兵第28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米山米鹿少佐、
骑兵第7联队第2中队中队长高栋佐太郎大尉、
野炮兵第7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高森孝平少佐。

混成第33旅团旅团长中村馨少将:

步兵第10联队联队长入见顺士大佐、
步兵第63联队联队长饭冢朝吉大佐、
步兵第39联队混成大队大队长北洋贞治郎中佐、
步兵第40联队联队长冈村元大佐、
野炮兵第10联队联队长谷口元治郎大佐。

骑兵第4旅团(配属第6师团)旅团长茂木谦之助少将:

骑兵第25联队联队长山冈洁大佐、
骑兵第26联队联队长黑谷正忠大佐、

飞行队队长牧野正迪大佐。
伪满军、洮辽军、暂编第2军、独立第1旅团、护国游击军。

第14师团师团长钿俊六中将。

第7师团一部

骑兵集团:骑兵第1旅团

独立守备队。
总兵力约4万人。年初第6、8师团入侵热河等地,以武力胁迫国民党当局签订《塘沽协定》后,第6、8师团于6月中旬相继退回东北地区。
————————————————————————–
1934年的关东军
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大将。
这一年,时值其部队轮换,第6、8、14师团均奉令回到日本,新调入东北的部队为第3、7、16师团。
第3师团师团长埝彦王、第7师团师团长佐藤子之助(继任杉原美太郎)、、第16师团师团长浦穆。独立混成旅团、骑兵集团(骑兵第1、4旅团)、第1、2、3独立守备队。
—————————————————————————–

1935年,编制同上,另飞机约80架,总兵力近5万人。

1936年的关东军
本年关东军司令官易人,部队轮换,第3、7、16师团回日本,当年的编制序列:
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参谋长坂垣征四郎少将。
第1师团师团长河村恭辅中将、第9师团师团长山冈重厚中将、第12师团师团长清水喜重中将、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10旅团、骑兵集团(骑兵第1、4旅团)、第1、2、3独立守备队。
1937年2月10日,按日本军部关于部队交替和派遣的命令。4月,由日本国内派来第2、4师团。5月,第9师团返回日本。此时,在东北日军为4个师团。这些师团由于在日本国内留下一部分留守部队而缩小了编制。师团编制定员为10583名。比其国内师团少1275名。
——————————————————————————

1937年7月的关东军
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参谋长东条英机中将。
第1师团师团长河村恭辅中将、第2师团师团长冈村宁次中将、第4师团师团长松井命中将、第12师团师团长山田乙三中将、独立混成第1旅团旅团长酒井镐次少将、独立混成第11旅团旅团长铃木重康中将、第1、2、3、4、5独立守备队、骑兵集团(骑兵第1、4旅团)、骑兵第3旅团、关东军飞行集团、铁道线区司令部、旅顺要塞司令部、关东军宪兵队
———————————————————————————
关东军
1937年七七事变前关东军序列同前(略)
其分布情况:关东军司令部驻长春、第1师团驻齐齐哈尔、第2师团驻哈尔滨市、第4师团驻佳木斯、第12师团驻牡丹江,第1独立混成旅团驻公主岭,第11旅团驻古北口、骑兵第3旅团驻佳木斯、骑兵集团(第1、4旅团)驻海拉尔。
七七事变后,从关东军抽调了2个独立混成旅团、2个支队、2个混成旅团入关,参加中国驻屯军对华北地区的战略进攻。其中,独立混成第1、11旅团、混成第2、15旅团及堤支队编制己在华北日军中述及,大泉支队系由第2师团之一个大队编成。8月10日,由上述调至华北之多数部队组成关东军家哈尔兵团,司令官先后由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和笠原幸雄充任(9月20日后为笠原),辖混成第2、15旅团及2个支队。独立混成第1(8月16日)、11旅团(8月30日)归建,后亦编入该兵团。9月12日,独立混成第11旅团改编为第26师团。1938年1月8日,关东军察哈尔兵团亦改编为驻蒙兵团。
1938年5月10日,为加强徐州作战兵力,日军大本营令关东军派遣2个混成旅团编入华北方面军。关东军司令部分别从第2、7师团序列抽调编成混成第3、13旅团,其编制概要为:
混成第3旅团旅团长田村原一少将:由步兵第3旅团司令部、步兵第4、29联队、野炮兵第2联队(缺2个大队)、工兵第2联队的1个中队、师团通信队之一部等组成,总计约4900人。
混成第13旅团旅团长森田正范少将:出步兵第13旅团司令部、步兵第25、26联队、野炮兵第7联队(缺2个大队)、工兵第7联队的1个中队、师团通信队之一半、临时军马班等组成,总计约5200人。
上述旅团配属第16师团在尉氏地区活动。6月15日归建回到东北。
7月11日,从关东军调出骑兵集团司令部、骑兵第1、4旅团,编入华北方面军。
1937年9月11日,第18师团派至满洲待机。11月中旬,该师团调至华中并在上海参加入侵。10月8日,第8师团调入东北境内关东军序列。年底,关东军已达5个师团。
为难备对苏作战,

1938年初起,关东军在师团之上设军的建制。

1月13日,按大陆第46号令组编了第3军。第3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以第8、12师团为骨干。第8师团师团长藤田利为中将、第12师团师团长上村清太郎中将

同年7月15日,编成第4军。第4军司令官中岛今朝吾中将:以第1师团为骨干。
6月25日,日本陆军部令第104师团到满洲待机(大本营直辖),7月21日令,将关东军所属的第2师团,编入第3军。7月底,日军全面调整部队部署后,关东军编制序列为:

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

第3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

第2师团师团长安井藤治中将(6月23日任):
步兵第3旅团:步兵第4、29联队。
步兵第15旅团:步兵第16、30联队。
骑兵第2联队、
野炮兵第2联队、
工兵第2联队、通信队、轻重兵中队。

第8师团师团长久纳诚一中将:
步兵第四旅团:步兵第5、31联队,
步兵第16旅团:步兵第17、32联队。
骑兵第8联队、
工兵第8联队、
轻重兵中队。

第12师团师团长上村清太郎中将:
步兵第12旅团:步兵第14、24联队,
步兵第24旅团:步兵第24、48联队。
骑兵12联队、
野炮兵第24联队、
工兵第18联队、通信队、轻重兵中队。]

第4军司令官中岛今朝吾中将:

第1师团师团长冈部直三郎中将:
步兵第1旅团:步兵第1、49联队,
步兵第2旅团:步兵第3、57联队。
骑兵第2联队、
野炮兵第1联队、通信队、轻重兵中队。

关东军直辖:

第4师团师团长泽田茂中将:

第4步兵团:步兵第8、37、61联队。骑兵第4联队、野炮兵第4联队、工兵第4联队、通信队、轻重兵第4联队、兵器勤务队、卫生队及病院等。

第7师团师团长园部和一郎中将:步兵第13旅团:步兵第25、26联队,步兵第14旅团:步兵第27、28联队。骑兵第7联队、工兵第7联队、轻重兵中队。

第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第23步兵团:步兵第64、71、72联队。第23师团搜索队、野炮兵第13联队、工兵第23联队、通信队、轻重兵第23联队

独立混成第1旅团
第1、2、3独立守备队

第104师团(大木营直辖待机)。
————————————————————————–
1932年以来,日本在中苏、中朝边境不断挑起纠纷。据日方统计,1932-1934年共152起。1935年176起。1936年152起。1937年113起。1938年166起。并发展到武装挑衅。1938年7、8月间,张鼓峰事件中日军参战部队序列:

朝鲜军司令官大将小矶国昭(7月15日后为中村孝太郎中将)

第19师团师团长尾高藏中将、参谋长中巾村美明大佐。

步兵第37旅团旅团长森本伸树少将:
步兵第73联队联队长佐藤为德大佐、
步兵第74联队联队长长勇大佐。

步兵第38旅团旅团长大野宣明少将:
步兵第75联队联队长佐藤幸德大佐、
步兵第76联队联队长大城户三治大佐、
步兵第76联队国境守备队队长于田贞季中佐。

骑兵第27联队第2中队中队长上杉清大尉、
工兵第19联队联队长小林茂吉中佐、
野战重炮兵第15联队联队长铃木正中佐、

山炮兵第25联队联队长田中隆吉大佐、
高射炮第5联队联队长平向九十九大佐、
独立混成第1旅团炮兵队队长中岛健三中佐、
独立重炮兵中队队长佐佐木吉雄大尉、
第2装甲列车队队长森四舍三中佐、高射炮第5联队以及关东军一部等。

9月28日,第11师团由日本编入关东军。
1938年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日军在1937年底24个师团的基础上,又新编10个师团:第15、17、21、22、23、27、104、106、110、116师团。年底已达34个师团,其分布情况是:
朝鲜:1个师团,即第19师团
日本国内:1个师团,即近卫师团
中国:32个师团,占其陆军师团总数的94%,其中华北12个师团,另4个独立混成旅团;华中10个师团,华南2个师团;东北8个师团。这—年,日军基本上是“倾巢出动”,企图尽快“解决中国事变”,但是,日本法西斯错打了如意算盘。中国全面全民族的抗战,彻底粉碎了日军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和“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招待阶段。

关东军:
1939年5月11日-9月16日,在我国的东北边境诺门坎地区,关东军和苏、蒙军之间,展开了一场激战。在此期间,关东军部队及其主官作了较大的变动。首先,增编了第6、7、8、9独立守备队和第1至8国境守备队。

5月19日,第5军以第11师团(师团长内藤正一)和第3骑兵旅团及2个国境守备队、1个独立守备队编成。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参谋长仓茂周藏,司令部设在黑龙江省东安。
诺门坎事件时关东军参战部队:
5月12日组成东搜索队,队长东八合藏中佐,辖步兵第64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田板丰少佐)、搜索第23联队主力和“满洲国”军兴安骑兵团。5月22日编成山县支队.辖步兵第64联队、搜索第23联队、师团自动车队、“满州国”军兴安骑兵团、第12飞行团等。

8月4日,令编组第6军司令官荻洲立兵中将,参谋长藤本铁雄少将,以第23师团和第8国境守备队等部编成为基干,并指挥第2、7师团,参加了诺门坎事件,军司令部设在海拉尔,其战斗序列:
第6军司令官荻洲立兵中将,参谋长藤本铁雄少将。
第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参谋长大内政大佐、冈本德三大佐(继任)。第23步兵团:步兵第64联队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步兵第71联队联队长冈本德三大佐、长野荣二大佐(继任)、步兵第72联队联队长酒井美喜雄大佐。野炮兵第13联队联队长伊势高秀大佐。

安冈支队(6月20日编成,7月10日曾解除,15日再次组编,由第23师团指挥)支队长安冈正臣中将:第1战车团司令部:战车第3联队联队长吉丸清武大佐、战车第4联队联队长玉田美郎大佐、步兵第22联队第2大队、独立炮兵第1联队联队长宫尾干大佐、工兵第22联队、自动车第3联队联队长甲斐隆之助中佐、高射炮第2联队1个中队。

须见部队(由第23师团指挥)部队长须见新一郎大佐:步兵第26联队、第7师团速射炮队2个中队、第7师团自动车1个中队、第8国境守备队速射炮中队
兵站自动车队(由第23师团指挥)队长田坂专—大佐:自动车第1联队2个中队、自动车第3、4联队工兵队队长斋藤勇中佐:工兵第23联队、第8闰境守备队速射炮分队、兵站自动车1个中队
搜索第23联队联队长井置荣一中佐

炮兵团(由第23师团指挥)团长内山英太郎少将、少将细勇三郎(继任)。

野战重炮兵第3旅团司令部、
野战重炮兵第1联队联队长三鸠义一郎大佐、
独立野战重炮兵第7联队联队长鹰司信熙大佐、

关东军炮兵司令部、穆棱重炮兵联队联队长染谷义雄中佐野战高射炮队队长山冈重孝中佐:高射炮第10联队第1、2中队、临时高射炮第5、6中队、第13师团第13、14野战高射炮队

飞行第15战队主力

第8国境守备队2个支队

第2师团师团长文井藤治中将(吉本贞一于11月6日到任):

步兵第15旅团(8月末参战)旅团长片山省太郎少将:
步兵第16、30联队、野炮兵第3大队

第7师团师团长园部和一郎中将、国崎登中将(8月1日任):

步兵第14旅团旅团长森田范正少将: 步兵第26联队、步兵第28联队2个大队、野炮兵第7联队1个大队
8月27日关东军司令部又决定增派第1师团一部、第4师团主力、第8师团一部以及战车1个联队等部。
8月29日日军大本营决定调第5、14师团加强关东军。9月5日,第14师团奉令由华北方面军改为大本营直辖到满洲待机,第5师团由第12军转隶关东军(29日归大本营直辖)。19日第14师团奉命由华北方面军直接回国。10月,第5师团由日军大本营直辖编入中国派遣军第21军。第24师团由国内编入关东军。

 

诺门坎作战期间航空兵部队的变化情况是

5月23日第12飞行团成立,编入第2飞行集团。司令部设于海拉尔

第12飞行团团长东荣治少将:飞行第11战队队长野口雄一郎中佐(驻哈尔滨和海拉尔)、飞行第24战队队长松村黄次郎中佐

5月30日第9飞行团成立,编入关东军第2飞行集团。司令部设在海拉尔

第9飞行团团长下野一霍少将:飞行第10战队队长田副登大佐、飞行第61战队队长三上喜三大佐。
6月22日关东军第2飞行集参加诺门坎事件时的战斗序列编成:

第2飞行集团(驻海拉尔)集团长仪峨彻二中将:

第7飞行团团长宝藏久雄少将(驻白城子以西平安镇):飞行第15战队第1中队(驻将军庙)、飞行第1战队(驻索伦东之德伯斯)、飞行第12战队(驻公主岭)、第7航空地区司令部、第17、22、36飞行场大队

第9飞行团团长下野一霍少将(驻海拉尔):飞行第1战队(欠第1、2中队)(驻齐齐哈尔)、飞行第61战队(驻齐齐哈尔)、第9航空地区司令部、第20、48飞行场大队

第12飞行团团长东荣治少将(驻海拉尔):飞行第11、24战队、第22、51飞行场大队
第2航空情报队、航空通信队

7月26日,华北方面军航空兵团的第64战队第3中队和第21军第4飞行团(欠第3中队)和飞行第31中队编入关东军第2飞行集团。8月29日,华中派遣军第3飞行团的飞行第59中队编入关东军第2飞行集团。9月1日华北方面军航空兵团司令部和华中派遣军第3飞行团的飞行第77中队编入关东军

9月2日,关东军航空兵团编成:
航空兵团司令官安藤三郎中将。
第2飞行集团集团长寺本熊市中将:第2、7、8飞行团。
第5飞行集团集团长小细英良中将:第9、10飞行团。
第12、13飞行团、白城子教导飞行团。
9月16日,诺门坎事件结束后,各部队归建。
关东军主要人员变化情况是:9月7日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参谋长饭守骧,参谋副长远藤三郎中将,9月12日尾高鬼藏任第3军司令官。
至年底,关东军辖9个步兵师团(第1、2、4、7、8、11、12、23、24)、7个独立守备队(第1、2、3、7、8、9)、8个国境守备队(第1-8)和航空兵团。

关东军
1940年,第9、10、11、12、13国境守备队先后成立,编入关东军。
7月10日第28师团、7月29日第25师团、8月1日第10师团、8月23日第14师团、9月27日第9师团先后编入关东军。
7月1日第4师团由关东军转隶中国派遣军第11军。8月23日第7师团,9月27日第2师团由关东军返回日本。
9月28日,鹫津松平任第4军司令官,波田重一任第5军司令官。10月22日,木村兵太郎任关东军参谋长。

至年底,关东军编制序列:

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参谋长饭守襄、木村兵太郎(继任)。

第3军司令官尾高龟藏中将。

第8师团师团长本多政材中将(10月28日任)、
第9师团师团长通口季一郎中将(1939年12月1日任)、
第12师团师团长河边正三中将(3月9日任)、
第4独立守备队、第1、2、10、11国境守备队、 第1战车团(战车第3、5、9联队)、
野战重炮兵第4、9联队、
独立山炮兵第4联队、
关东军第3高射炮队(高射炮第10、13、17联队)

第4军司令官鹫津松平中将。

第1师团师团长横山勇中将(1939年9月12日任)、
第8独立守备队、
第5、6、7、13国境守备队、 高射炮第11联队

第5军司令官波田重一中将。

第11师团师团长牛岛满中将(1939年12月1日任)、
第24师团师团长黑岩义胜中将(1939年10月2日任)、
第25师团师团长桑原四郎中将、
第6独立守备队、
第3、4、12国境守备队、
第2战车团(战车第4、10、11联队)、
骑兵第2旅团、
野战重炮兵第20联队、
关东军第2高射炮队(高射炮第9、18联队)

第6军司令官佐佐木登中将。

第14师团师团长喜多诚一中将(3月9日任)、
第22师团师团长井上政吉中将(1939年11月6日任) 第8国境守备队

关东军直辖:

第10师团师团长佐佐木到一中将(1939年9月7日任)、
第28师团师团长石黑贞藏中将、
第1、2、3、5、7、9独立守备队、
第9国境守备队
关东军炮兵队:
关东军炮兵队司令部:
野战重炮兵第7、22联队、
阿城重炮兵联队、
穆棱重炮兵联队、
东宁重炮兵联队、
独立重炮兵第1联队
关东军第1高射炮队:高射炮第12、19联队
第1工兵队:独立工兵第22、24联队。独立工兵第5、27联队
迫击第2联队

航空兵团司令安藤三郎中将:
第2飞行集团:第2、7、8飞行团、飞行第28战队、第39飞行场大队。
第5飞行集团:第9、10飞行团、飞行第10战队、第48飞行场大队。
直辖第12飞行团:飞行第1、11战队、第12航空地区司令部。

—————————————————————————-
关东军
1941年3月1日,河边正三任第3军司令官。4月10日,吉本贞一为关东军参谋长。
7月24日,第29、51、57师团编入关东军。
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日军大本营企图乘机用武力解决北进苏联问题,决心进行关东军特别演习。至7月,关东军和朝鲜军达到85万人。关东军的序列如下:

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参谋长吉本贞一中将。

第3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参谋长沼田多稼藏中将。

第8师团师团长本多政材中将、
第9师团师团长通口季一郎中将、
第12师团师团长笠原幸雄中将(3月1日任)、
第57师团师团长伊藤知刚中将(10月15日由楠木实隆任)、
第4独立守备队、第1、2、10、11国境守备队
第1战车团:战车第2、5、9联队
第7炮兵团司令部:
野战重炮兵第4、8、17、22联队、
重炮兵第2、3联队、
东宁重炮兵联队
独立重炮兵第1、2、4、6、7大队、
独立山炮兵第4联队、
独立曰炮兵第11、12、13大队
第13野战防空队司令部:
野战高射炮第48、50、51、55大队、
野战照空第2大队
独立工兵第5、9联队

第4军司令官鹫津松平中将、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

第1师团师团长横山勇中将(10月15日由中泽三夫任)、
第8独立守备队、第5、6、7、13国境守备队
第5炮兵团司令部:野战重炮兵第1联队、独立重炮兵第8大队
野战高射炮第52大队、
野战照空第3大队、
第2工兵队司令部。

第5军司令官波田重一中将、参谋长坂板专一少将。

第11师团师团长牛岛满中将(鹰森孝10月15日任)、
第24师团师团长根本博中将(3月1日任)、
第25师团师团长桑原四郎中将(赤柴八重藏10月15日任)、
第6独立守备队、第3、4、12国境守备队
第2战车团:战车第4、10、11联队
骑兵第3旅团
第8炮兵司令部:
野战重炮兵第5、7、12、20联队、
独立重炮兵第5、9大队、
独立野炮兵第1联队
第12野战防空队司令部:野战高射炮第53、54大队、野战照空第4大队
第1工兵队司令部:独立工兵第7、22、24联队

第6军司令官安井藤治中将、参谋长佐佐木登少将。

第23师团师团长中将西原贯治(3月1日任)、
第8国境守备队。

关东防卫军(7月24日成立)司令官山下奉义中将、参谋长吉冈安直少将。

第51师团师团长李王垠中将(7月1日任)、
第1、2、3、5、9独立守备队。

关东军直辖部队:

第10师团师团长十川次郎中将(3月1日任)、
第14师团师团长喜多诚一(川并密10月15日任)、
第28师团师团长石黑贞藏中将、
第29师团师团长上村利道中将(4月1日任)、
第7独立守备队、珲春驻屯队、第9国境守备队、
野战重炮兵第2、10、18联队、
第11、14、15、16野战防空队司令部
野战高射炮第32、33、34、35、36、40、44、45、49、56大队、
牡丹江重炮兵联队、
战车第7、8、23联队、
独立工兵第27联队、
野战照空第1大队、
电信第3、4联队、
关东军野战铁道司令部:铁道第2、3、4联队
迫击第10大队、瓦斯第3大队

航空兵团司令官安藤三郎中将。

第1飞行集团集团长寺本熊市中将:第2、7、8飞行团
第5飞行集团集团长小细英良中将:第9、10飞行团
直辖第12、13飞行团、白城子教导飞行团:

8月9日,日军大本营决定停止关东军演习。9月18日,第51师团由关东防卫军编入中国派遣军第23军。10月15日,横山勇任第4军司令官,饭村襄任第5军司令官,喜多诚一任第6军司令官。第20军成立,军司令官关龟治,参谋长名仓柔,司令部设在鸡宁,该军辖第8、25师团等部。

关东军:
1941年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攻占了初期目标.暂时迫使美、英军处于守势。于是,日军大本营转而加强关东军的作战准备,充实其兵力,增设指挥机构,调配指挥人员。1942年2月2日,令编第4飞行集团司令部,编入航空兵团。1942年4月15日,今第1飞行集团司令部撤销。
第71师团,1942年5月30日编成,师团长远山登中将,编入关东军。
1942年6月1日,令航空兵团改编为第2航空军司令部(10日编成),司令官中将铃木率道,辖第2、4飞行集团及第12、13飞行团,编入关东军。24日,令编机甲军及坦克第1、2师团,机甲军司令官吉田悬中将,参谋长寺田雅雄少将,编入关东军。26日,横山静雄中将任第8师团长。27日,令编第1、2方面军司令部,7月1日令山下奉文大将任第1方面军司令官,绫部桔树中将任参谋长,阿南惟几大将任第2方面军司令官,吉原规中将任参谋长,4日令这两个方面军编入关东军。
7月1日,令重编第2军司令部,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将,参谋长矶矢五郎少将;土居明夫少将任第3军参谋长,稻田正纯少将任第5军参谋长;森赴少将任第6军参谋长;中山贞武少将任第20军参谋长;田坂专一少将任关东防卫军参谋长。10日,第2、4飞行集团均改称飞行师团。
8月1日,笠原幸雄中将任关东军参谋长,公平匡武少将任第4军参谋长,原守中将任第9师团长,沼田多稼藏中将任第12师团长。17日,内山英太郎中将任第3军司令官。
10月1日起,关东军以总军称呼。
11月9日,渡边洋少将任第2方面军参谋长。10月,及川源七中将任第23师团长。
12月1日,野田谦吾中将任第14师团长;7日,中将四手井纲正任第1方面军参谋长。21日,草场辰已中将任第4军司令官。 22日,木下敏中将任关东防卫军司令官。
至年终,关东军辖第1、2方面军、关东防卫军、机甲军、第2航空军及直属部队等。计14个步兵师团、2个坦克师团、1个坦克教导旅团、1个骑兵旅团、9个独立守备队队等,共约70万人,战斗序列如下:

关东军总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总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

第1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将、参谋长四手井纲正中将。

第2军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将、参谋长矶矢五郎少将。

第71师团师团长远山登中将、第9国境守备队

第3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中将、参谋长土居明夫少将。

第9师团师团长原守中将、
第12师团师团长沼田多稼藏中将、
第4独立守备队、第2国境守备队。

第5军司令官饭村襄中将、参谋长稻田正纯少将。

第11师团师团长鹰森孝中将、
第24师团师团长根本博中将、
第6独立守备队、第4、12国境守备队
骑兵第3旅团

第20军司令官关龟治中将、参谋长中山贞武少将。

第8师团师团长横山静雄中将、
第25师团长赤柴八重藏中将、
第2、3、10、11国境守备队。

第1方面军直辖:第28师团师团长石黑贞藏中将。

第2方面军司令官阿南惟几大将、参谋长渡边洋少将。

第4军司令官草场辰已中将、参谋长少将公平匡武。

第1师团师团长中泽三夫中将、
第57师团师团长楠木实雄中将、
第8独立守备队、第5、6、7、13国境守备队、
坦克第15联队

第6军司令官喜多诚一中将、参谋长森赴少将

第23师团师团长及川源七中将、
第8国境守备队、
坦克第16联队

第2方面军直辖:第14师团师团长野田谦吾中将、阿尔山驻屯队、第3独立守备队。

关东防卫军司令官木下敏中将、参谋长田坂专一。

第1、2、5、9独立守备队

关东军机甲军司令官吉田悬中将,参谋长寺田雅雄少将。

坦克第1师团师团长星野利元中将、
坦克第2师团师团长冈田资中将、
坦克教导旅团。

第2航空军司令官铃木率道中将

第2飞行师团师团长寺本熊市中将、
第4飞行师团师团长下山琢磨中将。
第10飞行团、
教育飞行第204战队、
第15、29独立飞行队

关东军直辖:

第10师团师团长十川次郎中将、
第29师团师团长上村利道中将。

1943年关东军的部队演变及主官变化:2月3日,井行敬治少将任第6军参谋长。2月22日,片冈董少将任第5军参谋长。3月1日,石黑贞藏中将任第6军司令官,贤渊楦一中将任第28师团长。3月11日,高鸠辰彦少将任第3军参谋长,上村干男中将任第57师团长。6月17日,今第27师团从中国派遣军调入关东军直辖。9月1日,荻三郎少将任第4军参谋长。10月1日,井上贞卫中将任第14师团长。10月29日人见秀三中将任第12师团长,高虎品中将任第29师团长。10月30日,日军大本营令第2方面军司令部、第2军司令部从关东军调往太平洋方面。同日,令编第3方面军司令部,辖第4、6军等部,冈部直三郎大将任司令官,渡边洋少将任参谋长;令机甲军司令部撤销,所属之坦克第1、2师团编入第1方面军;令第71师团、第9国境守备队编入第3军;令第12国境守备队编入第20军。11月16日,今第3、4独立守备队及兵站警备队抽人编成海上机动第1旅团,南洋第2、3支队.编入关东军直辖。
至年终,关东军辖第1、3方面军及关东防卫军、第2航空军等,计15个步兵师团、2个坦克师团、7个独立守备队、13个国境守备队等约70万人。战斗序列:

关东军总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总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

第1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将、参谋长四手井纲正少将。

第3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中将、参谋长高鸠辰彦少将。

第9师团师团长中将原守、
第12师团师团长入见秀三中将、
第71师团师团长远山登中将、
第1、9国境守备队。

第5军司令官上村利道中将、参谋长片冈董少将

第11师团师团长鹰森孝中将、
第24师团师团长根本博中将、
骑兵第3旅团、第6独立守备队、第4国境守备队。

第20军司令官本多政材中将、参谋长中山贞武少将。

第8师团师团长横山静雄中将、
第25师团师团长加藤怜三中将、
第2、3、10、11、12国境守备队。

方面军直辖:

第28师团师团长贤渊楦一中将、
坦克第1师团师团长里野利元中将、
坦克第2师团师团长岩仲义治中将。

第3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参谋长渡边洋少将。

第4军司令官草场辰已中将、参谋长荻三郎少将。

第1师团师团长中泽三夫中将、
第57师团师团长上村干男中将、
第8独立守备队、第5、6、7、13国境守备队。

第6军司令官石黑贞藏中将、参谋长井衍敬治少将。

第23师团师团长及川源七中将、
第8国境守备队。

方面军直辖:

第14师团师团长井上贞卫中将、阿尔山驻屯队。

关东防卫军司令官吉田息中将、参谋长田坂专一少将。

第1、2、5、9独立守备队。

第2航空军司令官河边虎四郎中将。

第2飞行师团师团长原田宇一郎中将、
第4飞行师团师团长小獭昌雄中将。

关东军直辖:

第10师团师团长十川次郎中将、
第27师团师团长竹下义晴中将、
第29师团师团长高彪品中将、
第7独立守备队、
海上机动第1旅团、
南洋第2、3支队。
——————————————————————————
1944年关东军
由于在中国进行打通大陆交通作战,原定从中国派遣军抽调的兵力不能按计划向太平洋方面调动,日军大本营遂决定关至于组建新师团,并继续从关东军抽调部队加强太平洋方面的军事力量。
1月7日十川次郎中将任第6军司令官。2月1日令第27师团从关东军调入中国派遣军;令编独立步兵第4、10旅团,调入中国派遣军。2月7日根本博中将任第31军司令官、西原贯治中将任第4军司令官。2月10日令第14师团从关东军调入第2军;令第29师团从关东军调入东部军。2月21日令第2独立守备队从关东防卫军调入第31军。2月25日,工藤良一少将任第6军参谋长。4月11日令编海上机功第2旅团,调入南方军。5月6日,田村浩少将任关东防卫军参谋长。5月12日令第2飞行师团司令部调入南方军;令第4飞行师团司令部调入第4航空军。6月13日令编机动第1旅团、第2游击队,编入关东军直辖;令编第107师团,安部孝一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2方面军;今编富锦驻屯队、第14国境守备队,编入第1方面军直辖。6月26日令第9、28师团从关东军调入第32军;令编第68旅团,调入台湾军。6月27日清水规矩中将任第5军司令官。7月5日令第24师团转隶大本营直辖。7月12日令第9独立守备队改编为第108师团,盘井虎二郎中将任师团长,编入关东防卫军,令编第101、102警备队、关东州警备队及鞍山防卫队,编入关东防卫军。令编第111师团,岩崎民男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20军;令编第112师团,中村次喜藏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3军。7月18日山田乙三大将任关东军总司令官;令第8师团从关东军转隶大本营直辖。7月24日令第1、10师团.坦克第2师团由大本营直辖。8月3日河越重定少将任第5军参谋长。8月25日后宫淳大将任第3方面军司令官。9月27日,令第20军司令部从关东军调入中国派遣军,所属第111师团、第2、11国境守备队编入第3军;第2、10国境守备队,第25师团编入第5军;第12国境守备队编入关东防卫军。10月2日小细信良少将任关东防卫军参谋长。10月6日.寺垣忠雄中将任第1方面军参谋长。10月11日,令第8国境守备队改编为第119师团,盐泽清直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6军;令编独立混成第73旅团,编入第4军。令编独立坦克第1旅团,编入第3方面军直辖。10月23日令第23师团从关东军调入第10方面军。10月26日,矢野政雄中将任第3方面军参谋长。11月24日令编第120师团,柳川真一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3军。12月16日池谷半三郎少将任第3军参谋长。12月23日令第12师团从关东军调入第10方面军。12月26日,大野武城少将任第4军参谋长。

至年终,关东军辖第1、3方面军及关东防卫军等,计10个步兵师团、1个坦克师团、1个坦克旅团、1个混成旅团等.总兵力约45.6万人。战斗序列:

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总参谋长签原幸雄中将。

第1方面军司令官司令官喜多诚一大将、参谋长寺垣忠雄中将。

第3军司令官根本傅中将、参谋长池谷半三郎少将。

第71师团师团长远山登中将、
第111师团师团长岩崎民男中将、
第112师团师团长中村次喜藏中将
第12O师团师团长柳川真一中将、
第1、2、9、11国境守备队、
第60、69、74、79、80兵站警备队。

第5军司令官清水规矩中将、参谋长河越重定少将。

第11师团师团长鹰森孝中将、
第25师团师团长加藤怜三中将
骑兵第3旅团、
第6独立守备队、第3、4、10国境守备队、
第46、65、75兵站警备队。

方面军直辖:

坦克第1师团师团长星野利元中将、

第14国境守备队、第103警备队、富锦驻屯队。

第3方面军司令官后宫淳大将、参谋长矢野政雄中将。

第4军司令官西原贯治中将、参谋长大野武城少将。

第57师团师团长中将门十干男、
独立混成第73旅团、
第8独立守备队、
第5、6、7、13国境守备队
第6军司令官十川次郎中将、参谋长工藤良一少将。

第107师团师团长安部孝一中将

方面军直辖:

第119师团师团长盐泽清寅中将、
独立坦克第1旅团、
阿尔山驻屯队、第104警备队。

关东防卫军司令官吉田悬中将、参谋长小细信良少将。

第108师团师团长盘井虎二郎中将、
第1、5独立守备队、
第12国境守备队、
关东州警备队、
第101、102警备队、
第70、105兵站警备队、
鞍山防卫队。

第2航空军(6月成立、编入关东军)司令官原田宇—郎中

关东军直辖:机动第1旅团、第7独立守备队、第62兵站警备队、第2游击队。
—————————————————————————-
1945年关东军
自1944年以来,关东军的主力师团陆续调走,其作战能力急剧下降。日军大本营为准备对苏作战,令关东军大量组建新部队,并进行部署调整。1945年1月25日,令第6军司令部调入中国派遣军,所属部队编入第3方面军直辖;令第71师团从关东军调入第10方面军。2月26日,令第28师团留下的人员编成第121师团,正井义人中将任师团长;令编第122师团,赤鹿理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1方面军直辖;令独立混成第73旅团改编为第123师团,北泽贞治郎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4军,令第111师团留下的人员编成第124师团,惟名正健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3军;令第13国境守备队及第57师团留下的人员改编成第125师团,今里龙雄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4军;令第12国境守备队及第25师团留下的人员改编为第126师团,野沟武彦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5军,令第9国境守备队改编为第127师团,古贺龙太郎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3军。令第12O师团留下的人员编成第128师团,水原义重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3军。同日,令骑兵第3旅团改编为独立混成第77旅团,令第71师团留下的人员改编成独立混成第78旅团,令编独立混成第79旅团,冈部通少将任旅团长,编入第1方面军直辖。
3月15日令第25师团、坦克第1师团从关东军调出。3月23日上村干男中将任第4军司令官,矢野政雄中将任第57师团长。3月26日大坪一马少将任第3方面军参谋长。3月31日令第11、57、111、120、121师团从关东军调出。4月1日樱井镣三少将任第1方面军参谋长。4月7日秦彦三郎中将任关东军总参谋长。5月8日,令第2航空军由关东军编入航空总军。5月30日令关东防卫军改称第44军,本乡义夫中将任司令官,小细信良少将任参谋长。令中国派遣军的第39、59、63、117师团调入关东军;今第17方面军的第79师团编入关东军。6月18日令第34军司令部从中国派遣军调入关东军。
7月10日令第14国境守备队、富锦驻屯队及独立混成第78旅团改编为第134师团,师团长井关仞中将,编入第1方面军直辖。令第2、4国境守备队主力、第46兵站警备队及独立混成第77旅团改编成第135师团,师团长人见与一中将,编入第5军;令编第136师团,师团长中山淳中将,编入第3方面军直辖;今编第137师团,秋山义兖任师团长;令编第138师团,山本务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30军。令第77、79、80兵站警备队改编为第139师团,富水恭次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3方面军直辖,令第62兵站警备队改编为第148师团,末光元广中将任师团长;令第74兵站警备队改编为第149师团,佐佐木到一中将任师团长,编入第4军。同日,令编独立混成第13O旅团,旅团长桑田贞三少将,编入第3方面军直辖;令编独立混成第133旅团上坂胜少将任旅团长,编入第34军;令编独立混成第134旅团,后藤俊藏少将任旅团长,编入第3方面军直辖;令编独立混成第135旅团,滨田十之助中将任旅团长,编入第4军;令第5、6、7国境守备队改编为独立混成第136旅团,土屋直二郎少将任旅团长,编入第4军;令第74兵站警备队改编独立混成第131旅团,宇都四雄少将任旅团长,编入第4军;令第1、10国境守备队等部改编为第132旅团,鬼武五一少将任旅团长,编入第3军;令编独立混成第137、138旅团;令编独立坦克第9旅团,北武树大佐任旅团长,编入第44军;令编关东军第2、3特别警备队;令编第9、12游击队及第15国境守备队。
7月25日令编第20军司令部,30日下令其战斗序列为:步兵第134、136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36旅团。

至1945年8月初,关东军辖第1、3方面军及第4、34军等,计24个步兵师团、10个独立混成旅团(其中2个师团、2个旅团驻朝鲜北部)、2个坦克旅团、1个机动旅团,总兵力约75万人,战斗序列:

第1方面军司令官喜多诚一大将、参谋长樱并镣三少将。

第3军司令官村上启作中将、参谋长池谷半三郎少将.

第79师团师团长太田贞昌中将、
第112师团师团长中村次喜藏中将、
第127师团师团长古贺龙太郎中将、
第128师团师团长水原义重中将、
机动第1旅团旅团长木下秀明大佐、
独立混成第132旅团旅团长鬼武五少将。

第5军司令官清水规矩中将、参谋长河越重定少将。

第124师团师团长椎名正健少将、
第126师团师团长野沟武彦中将、
第135师团师团长人见与—中将、
第15国境守备队队长西胁武大佐。

方面军直辖:

第134师团师团长井关仞中将、
第122师团师团长赤鹿理中将、
第139师团师团长富水恭次中将

第3方面军司令官后宫淳大将,参谋长大坪一马少将。

第30军司令官饭田样二郎中将、参谋长加藤道雄少将。

第39师团师团长佐佐贞之助中将、
第25师团师团长今里龙雄中将、
第128师团师团长山本务中将、
第148师团师团长末光元广中将。

第44军司令官本乡义夫中将、参谋长小细信良少将

第63师团师团长岸川健一中将、
第147师团师团长阿部孝一中将、
第117师团师团长铃木启久中将、
独立坦克第9旅团旅团长北武树大佐。

方面军直辖:

第108师团师团长盘井虎二郎中将、
第136师团师团长中山淳中将、
独立混成第79旅团旅团长冈部通少将、
独立混成第136旅团旅团长桑田贞三少将、
独亿混成第134旅团旅团长后藤俊藏少将、
独立坦克第1旅团旅团长阿野安理少将。

第4军司令官上村干男中将、参谋长大野武城少将。

第119师团师团长盐泽清宣中将、
第123师田师团长北泽贞治郎中将、
第149师团师团长佐佐木到一中将、
独立混成第90旅团旅团长野村登龟江少将、
独立混成第131旅团旅团长宇都四雄少将、
独立混成第135旅团旅团长滨田十之助中将、
独立混成第136旅团旅团长土屋直二郎少将。

大陆铁道司令部司令官草场辰己中将。

8月9日大本营令第17方面军编入关东军。8月10日令第34军编入第17方面军指挥下,其战斗序列:

第17方面军(驻朝鲜)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将、参谋长井原润次郎少将

第34军司令官节渊揎一中将、参谋长川目太郎少将。

第59师团师团长藤田茂中将、
第137师团师团长秋山义兖中将、
独立混成第53旅团旅团长上板胜少将、
独立混成第133旅团旅团长原田繁吉少将。

第58军司令官永津佐比重中将、参谋长加藤义秀少将。

第96师团师团长饭沼守中将、
第111师团师团长岩崎民男中将、
第121师团师团长正井义人中将、 独立混成第108旅团旅团长平冈力少将。

方面军直辖:

第12O师团师团长柳川真一中将、
第15O师团师团长三岛义一郎中将、
第16O师团师团长山胁正男中将、
第32O师团师团长八隅锦三郎中将。
1945年,日本拼凑了69个步兵师团,其中在中国编成的共22个师团、29个独立混成旅团,到8月日本投降前,日军已增至168个步兵师团,其分布情况为:中国战场53个师团,占其师团总数的32%,其中华北5个师团,华中18个师团,华南3个师团,东北22个师团,台湾5个师团;朝鲜9个师团,占其师团总数的5%。东南亚及太平洋战场44个师团,内其师团总数的28%;日本国内59个师团,占其师团总数的35%;冲绳3个师团,占共师团总数的2%。

续日军合影老照片的探讨

前几日写了那个关于考证一张日军合影照的文章,怎么想都觉得没完,留了一个尾巴,连准确到年的拍摄时间都不能确定,失败,so,准备继续考证下去。

现在新增加了几条线索:
1、此16联队参加过忻口会战,攻打繁峙附近的铁角岭得手。

kaozheng

1937年9月底,铁角岭,日军第15旅团新发田第16联队在作战。

2、这个第15旅团隶属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

然后我还打算从照片上军官服装上勋章的情况入手查查其他背景。

 

北洋军阀时期的军装

最近收了一张老照片,是天津福升照相馆拍摄的一张北洋军阀时期的军官照,距今怎么着都有80多年了,依然保存的很好。

为了能找到更多的背景资料,我还学习了一下那个时期的军装标示,比如帽子上缨子的颜色(分红白两色,红色是大元帅,1-3等军官是白色),肩章上的星星数量和颜色(3颗是一级军官),袖口的装饰和条纹(三条是大将),还有佩戴的勋章(胸前的那个没找到资料,腰上那个是嘉禾勋章,可能是4级或者5级)。总之这张照片的用光和焦点设置都非常棒,军装上的装饰都非常精细,佳作啊。

beiyangjunzhuang-2

二战日军新发田第16联队合影的考证

最近见到一张老照片,品相很好,裱在一张厚纸板上。

16liandui-1

这张老照片里面是些什么人,背后又有些什么故事,我很感兴趣。从照片上人物的着装,以及硬纸板右下角压印的文字,可以断定这是一幅日本军人的合影。如图:

16liandui-2

一般只有日本照相馆才会用“写真馆”的说法,“告原”自然应该是这家照相馆的名字,下面的“越后新发田”是日本一个的城市(“越后”是日本的一个古地名,大概指新泻、长野一带,“新发田”则是新泻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这就可以断定这是由日本越后新发田的告原写真馆拍摄的军人合影。

16liandui-3

再看照片上人物的着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领章上都有“16”字样,根据军装上帽子的样式、领章的位置等等,可以判断出这是日本军队在1930-1938年启用的90式军装(Type 90),领章上的“16”代表这支队伍的番号——陆军第16联队。第16联队二战期间隶属日本陆军第2师团,正好第2师团第16联队的本部或者说基地就在新发田。这就可以断定照片中的人物是1930-1938年日本陆军第2师团第16联队在其新发田驻地的合影。

再追究,第一排中间那个人,坐了一把有布套的软椅子,肯定身份特殊,再看其肩章

16liandui-5

 

16liandui-4

两杠三星,即Tai-sa(大佐),相当于美制的上校,还是个大官呢。在二战期间,日本陆军的大佐可能是师团参谋长或者旅团长(旅长)或者旅团参谋长或者联队长(团长)……结合领章上的16,可以判断此人是该第16联队的联队长。

 

参考资料:

1. 日本陆军的职务编制军衔:

 陆军大臣——元帅、大将;

陆军参谋长——元帅、大将;

总军(1945年编成,相当于方面军群)司令官——元帅、大将,

总军参谋长——大将、中将;

方面军(方面军)司令官——大将,

方面军参谋长——中将;

军(集团军)司令官——中将,

军参谋长——少将;

师团长(师长)——中将,

师团参谋长——少将、大佐;

旅团长(旅长)——少将、大佐,

旅团参谋长——大佐、中佐;

联队长(团长)——大佐、中佐,

副联队长(副团长)——中佐、少佐;

大队长(营长)——少佐、大尉;

中队长(连长)——大尉、中尉;

小队长(排长)——中尉、少尉;

司务长——准尉、曹长;

小队副(副排长)——曹长、军曹;

分队长(班长)——军曹、伍长;

组长——伍长、上等兵。

 

2. 2 师团历史

 2师团(仙台师团)通称:勇

编成时期:1888514

编成地:仙台

补给军区:仙台

二战投降时所在地:西贡(越南)

投降时所属部队:第38

所属步兵连队(编成时):第4(仙台),第16(新发田),第29(会津若松),第30(高田)所属步兵连队(投降时):第4(仙台),第16(新发田),第29(会津若松)

在饥饿中毁灭的东北兵团第2师团的前身是仙台镇台(又称东北镇台),于18731月设置,当时的大本营在仙台,第二大本营(分部)在青森。甲午战争的时候,第2师团参加了威海卫攻坚战,日俄战争的时候所属于黑木为桢大将的第一军,转战于九连城、辽阳、沙河以及奉天。1931年夏天被调去满洲驻屯,不久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作为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线,第2师团作为主力攻击了东北军在奉天的北大营,之后转战于长春、吉林、齐齐哈尔和哈尔滨。1933年暂时被派回国整编,于19374月再次被派往满州,驻屯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松花江区域。七七事变爆发后,第2师团的第16步兵连队被抽调出来参加了察哈尔作战和徐州会战,1940年秋天再次回国接受整编和补充新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2师团立即被配属给今村均中将的第16军,1942年在攻陷爪哇之后,被命令在当地警备和扫荡。至此第2师团被卷进了与其命运相关的所罗门群岛的战役。19428月开始的瓜岛攻坚战,是第2师团恶梦的开始。为了夺下瓜岛的飞机场,作为先遣队,第2师团派出了以步兵第4连队为基干而组成的青叶支队(支队长:那须弓雄少将),为了与此配合,川口支队(支队长:川口清健少将,福冈的第35旅团为基础)和青叶支队一同在瓜岛登陆。92日,第一次瓜岛机场争夺战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10月初,第2师团主力在瓜岛成功登陆,于24日和25日进行了第二次总攻击,然而得到的又是惨败,并且以那须少将为首,步兵第1629连队两个连队长都战死。雪上加霜的是113日,步兵第4连队连队长又战死了,这就意味着在瓜岛的第2师团失去了他们所有的步兵指挥官。再加上食物和弹药的补给已经完全被切断,“瓜”岛变成了“饿”岛(日语中,“瓜”的发音和“饿”的发音相同),不断有士兵饿死和逃走。日军大本营终于决定中止瓜岛争夺战,于1942年下令撤退,而瓜岛的第2师团的残余部队直到19432月才全体正式撤离。之后,第2师团在菲律宾被重建,19439月开始被任命担任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警备工作。1944年,第2师团被投入到缅甸战场,目的是为了切断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补给线,但是作战还是失败了。19452月,第2师团撤退入法属印度支那,参加了为解除当地武装而进行的“明”号作战,在西贡迎来了投降的那一天。

 3. Japanese Army in World War IIPhilip Warner   OSPREY Men-At –Arms 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