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冬日,在北方,这个时候就属吃涮羊肉最过瘾了。
小时候因为羊奶喝多了,闻不了羊肉味儿,膻的不行,10岁之前我都不能吃羊肉。4年级暑假,我妈带着我去北京和我爸回合,我大哥送我们到火车站的时候请我吃了羊肉串,吃之前还有些担心,一进嘴,呵,这个好吃!打那次之后我就能吃羊肉了。北方的涮肉火锅和南方不一样,用的是那种带烟囱的铜锅子,用的时候是把锅子放在一个装水的浅盘子里(降温用),点着的热碳放进锅子的炉内,锅里放清水,仍几个葱段和姜片,待水开了就可以涮羊肉。肉片蘸着有红腐乳、芝麻酱、韭菜花、香油、香菜混合成的酱料,香,码这些字儿的时候我就在咽口水了!涮了肉的汤再涮些白菜、酸菜之后倒在还剩一点儿蘸料的碗里,混匀了喝下去,即滋补又暖身。小时候吃涮羊肉,羊肉片不好准备,冻过的肉难切,不像现在有切肉片的机器,嗖嗖一会儿就是一大盘子。我们家都是事先将羊肉装满铝饭盒,放窗外冻一晚上,第二天拿出来的时候羊肉就是一个整齐的“砖块儿”,再把这个“砖块儿”卡在长凳上,用刨子刨成片,真是怀念……
前年遇到一册《亚东印画辑》,里面第六十九回介绍的是北方(主要是北京)一些店铺的场景,其中一张就是民国时候火锅店(涮羊肉店)。从照片上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不小的馆子,至少有两层楼,木雕精美,楼梯口挂着对联(只能看到上联)“开筵坐花飞觞醉月”。正值饭点儿,二楼的客人也已经坐的差不多了,小二正在上楼给客人送菜,右手提着长袍以防绊倒,左手扶着一个架在肩膀的大托盘,托盘里3个热腾腾的铜锅子,仿佛能听到他说“火锅来喽……”。
今天晚上想吃涮羊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