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了一张老照片,上海外滩全景。
上海是近代开放较早且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城市。这颗“东方之珠”最耀眼的当属外滩,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畔,从19世纪80年代起至今汇集了古典式、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现代建筑式、折中主义式、中西合璧式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可能正是因为这个,拍摄上海外滩的全景老照片可能是国内最多的。上海外滩的发展史、建筑史,甚至上海近代的发展史都可以通过这些历史照片反映。对照片里的建筑,我做了简单的考证,如下:
从左至右黄色方框中的建筑分别是:
外滩气象信号塔
建于1907年3月9日,阿托奴博式圆柱形建筑,高约50米,其中塔身高36.8米,西班牙人阿托奴博设计,据说全世界只有两座这样的建筑,一座在挪威,另一座旧式外滩气象信号塔。
欧战胜利纪念碑
建于1924年2月16日,又称“和平女神像”,为纪念一战阵亡的将士而建。1941年底日军侵占上海后被拆毁,今不存。
外滩1号 麦克倍恩大楼
1916年竣工,共7层,隶属英商麦克倍恩公司并由其承建,故称。1939年加高一层。从照片上还能看到飘扬的英国国旗。
外滩2号 上海总会大楼
1910年1月启用,是当时重要的社交场所。
外滩3号 友宁大楼
照片中的样式是1922年重建的,因为临近外滩一面道路狭窄,因此大门开在广东路17号处(即转角处)。
外滩5号 日清大楼
现在的样式是1921年由日清公司新建的,1925年竣工。
外滩6号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1897年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开张,1906年因业务发展而拆旧重建。看似4层,实为假4层。
外滩7号 电报大楼
1906年开工1908年落成。原是旗昌洋行产业,破产后被轮船招商局买下归属到大北电报公司使用,故称电报大楼。
外滩9号 轮船招商局大楼
曾经也是旗昌洋行产业,后被李鸿章筹建的轮船招商局买下并作为办公场所。
外滩12号 汇丰银行大楼
曾被称为“从苏伊士运河道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为什么直接从外滩9号到了12号呢,因为当时这幢大楼的地皮是收购了10号的美丰洋行、11号的别发洋行,1921年5月5日开工,1923年6月3日竣工。
外滩13号 海关大楼
始建于1845年,多次重建,1927年建成照片中的样子,保留至今。
外滩14号 交通银行大楼
原是德华银行,一战爆发后德华银行结束在华业务,该建筑租给交通银行
外滩15号 中央银行银行
原是华俄道胜银行在华分行,1926年宣布倒闭,1928年南京政府中央银行接管该大楼。
外滩16号 台湾银行
台湾银行是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地银行。
外滩17号 林西报大楼
1921年由马立斯翻建,1923年6月竣工至此。林西报大楼得名于《字林西报》,英政府的在华报纸。
外滩18号 麦加利银行大楼
1914年因北面建筑汇中饭店失火而重建。
外滩19号 汇中饭店大楼
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曾在这座豪华饭店纪念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外滩20号 沙逊大厦
曾被誉为“远东第一楼”。1926年动工,1928年9月完工,今为和平饭店。
外滩23号 中国银行大楼
这张照片的拍摄年代就是通过这座建筑判定的。这座大楼1934年始建,1937年建成。看照片中正在建设的样子应该是在1935-1936年间。
外滩24号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这是1923年横滨正金银行买下原沙逊洋行产业翻建的,孙中山为民国筹款时经常来此。
外滩26号 扬子保险大厦
也是原老沙逊洋行产业,建于1918-1920年间。
外滩33号 英国领事馆
是外滩最老的建筑。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
百老汇大厦
位于北苏州路20号,是解放前高度仅次于国际饭店的建筑。
俄罗斯领事馆
建于19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