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逊的双重曝光

自从美剧《真探》(True Detective)热映以后,其海报的双重曝光风格也流行起来,主流的手机拍照App都增加了这样的功能。粗浅的说,双重曝光就是同一张底片曝光两次,两次拍摄的像叠加在同一张底片上。以前玩儿过胶片机的朋友可能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手动卷片不成功,就会拍出这样双重曝光的废片。我就干过这样的蠢事,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家在柳原(中国的风口安西县下面的一个镇,安西在2006年改名瓜州)的表哥来玩儿,我们两个半大小子去麦积山,我负责拍照,结果上卷不到位,按了36次快门全曝光到一张底片上了,深深伤了我表哥的心……现在这种叠像的处理手段在当代艺术圈有很多人玩儿,花样也很多,比如宝丽来的照片就很适合这么操作:将两张照片的成像层揭取后叠加在一起,作x+y=z。如果回到摄影术诞生的最初几十年,双重曝光的方式并不是用于这种观念的表达(对于19世纪出现的鬼魂照片不在此讨论之列)。

美剧《真探》的双重曝光风格海报

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可见光光谱中波长较小的色光更容易让卤化银感光,波长较大的色光对卤化银的感光就迟缓一些,也就是说偏蓝紫色的物体在底片上成像的时间短,而偏红色的物体在底片上成像时间长,那么问题来了,在19世纪的时候,要拍蓝天白云背景下的一朵红花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看清蓝天白云则花的成像时间还不够,要像看清花朵则蓝天白云的部分已经曝光时间太长,看来起来都是白白一片。蓝色和白色的曝光效果接近,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绝大多数19世纪的蛋白照片天空很少能看见云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摄影师们做了很多尝试,比如用两张玻璃底片分别拍摄天空和其它部分,然后将底片叠在一起洗印照片。这虽然是个方法,但毕竟太麻烦了。1856年,法国摄影师古斯塔夫·勒格雷(Gustave Le Gray, 1820-1862)首次使用了滤镜,通过过滤蓝光来减慢蓝天白云的成像速度,最终在一张底片上呈现相对准确的可见光全光谱记录,代表作就是他在法国南部地中海城市塞特拍摄的《大浪》(The Great Wave)。这件作品在199910Sotheby的一场拍卖会上以507500英镑成交,创下了单张照片最贵成交记录。勒格雷这个加滤镜的方法不是双重曝光,但加滤镜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玩儿胶片的人都知道,通过加不同深浅度的黄色滤镜可以改变黑白照片的反差。

勒格雷的名作《大浪》(The Great Wave

铺垫的已经够多了,说说和中国有关的,不用加滤镜,在一张玻璃底片上对可见光全光谱的记录,也就是利用双重曝光的方法。这阵子我在整理约翰·汤姆逊在中国拍摄的照片时,发现汤姆逊就用过双重曝光解决拍不到蓝天白云的问题。其中一张照片是汤姆逊在澳门的老炮台上向西南方向拍摄,大教堂、老楞佐教堂、主教山等地标清晰可见,对比现在已经多次填海造地的澳门,景观大不相同。从扫描自底片的图像看,天空的云朵和其它部分相比显得非常不协调,不仅是影调不统一,视角也不统一(看这云的状态似乎是在更高的视点拍摄);天空部分左右两边有明显的白边,说明汤姆逊没有使用滤镜,应该是通过遮挡镜头的方式先拍摄了天空,再把天空部分遮住拍摄了海面和陆地,很明显这张底片经过了两次曝光。

汤姆逊在澳门拍的一张照片,很明显天空和其它部分不是同一次曝光完成的

天空和云朵部分的局部

已经完全接纳数码摄影的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可能无法想象在19世纪拍一张所见即所得的照片有多难,那些摄影师们要熟悉有关摄影的各种化学和物理知识,运用一些巧妙的手段来完成自己的拍摄意图。纵观湿版时代在华(包括本土和来华)的摄影师中,我只见到汤姆逊和查尔德的作品中是有蓝天白云的,摄影师的功力就是通过这些细节体现的。突然想起网上一句流行的话:天青色在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英国风景画家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 1776-1837)也说过共通的话:天空是情感的主要器官。如此看来,汤姆逊和查尔德真不愧是我最喜欢的两位19世纪来华摄影师。

查尔德1870年代在东堂上向西拍摄,下面的街道就是王府井大街,远处可见紫禁城和西山,很明显照片经过后期的修(涂)饰(抹),山的边缘很突出。蓝天上白云朵朵,但云的形状和尺寸与环境并不和谐,说明这不是一次拍摄完成的,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已经足见查尔德的技术水平了

《汤姆逊的双重曝光》上有3条评论

    1. 你说的没错,iphone手机的HDR功能就是通过叠加多张照片来实现的。

  1. 汤姆森这张照片不可能是“双重曝光”,他在拍照曝光时或许提前遮挡住天空的部分,使之曝光不足,使得冲印蛋白照片的天空乌云突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