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上的光

昨天朋友发给我一篇公众号文章,里面有张日意格(Prosper Marie Giquel, 1835-1886)大概在1870年代于法国拍摄的肖像。日意格帮助清政府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并长期担任船政监督,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关于他的资料,不过吸引我的是这张照片背景上的光。

1870年代日意格在法国拍摄的肖像,胸前挂着奖章,手上拿的帽子似乎还有龙纹

源于肖像画的习惯,照相馆在拍摄肖像照的时候也要布置些小家具啊、廊柱啊、背景布什么的,这里面背景布最重要,决定了这个被设计的环境的基调,其他陈设都是这个基调的点缀。这一套方法也随着摄影术的传播从欧洲走向世界,到了中国,当然要本土化一些,比如背景的内容会是中式的,家具陈设也是中式的。这些设计的元素都是皮毛,很好学来的,但要想把这些元素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最终在照片上(较为)真实地呈现被设计的那个环境就需要费些心思了。如果照片里被设计的元素都不搭,那挂一张大背景布还不如换一幅小画替代。以前我只思考到这儿,但是看了这张日意格的照片后,觉得背景布上的光也很重要。

我把日意格的那张肖像分层,根据光线的情况放置在十九世纪流行的照相馆环境内

如果大家仔细看这张照片背景布的空间构成,会发现左边是书架,右边开敞,也就是说光线主要由右边射来;再看日意格的脸,会发现光线也是从右(上方)射来的,也就是说,背景布中的光线和照相馆内真实的光线来源方向基本一致,加上背景绘制地写实,就会有被摄对象与被设计的环境融为一体的感觉。反观十九世纪甚至二十世纪初中国很多照相馆的人像作品,背景布上的光和被摄对象身上的光完全是两个意思,也就是说那些被设计的环境中的元素是离散的,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看着那么大一块背景布只是小陪衬。照猫画虎看似容易,但无论怎么画也不可能是真正的虎。

一名中国武官的戎妆像,背景布上的光线是从右边射来的,而被摄对象身上的光则是从上方射来的
李鸿章、李瀚章兄弟的合影,背景布上的光线明显是从正后方和左侧射来的,但两人身上的光也是从上方射来的

在电灯没有普及之前,照相馆都只能依靠自然光拍照,所以十九世纪的照相馆大都设在二楼,朝南一侧不仅有高大的落地窗,还会开天窗。这两面的窗户会有窗帘,针对被摄对象身体的具体部位还有小的遮光板(前阵子跟某剧组混了几天,行话似乎管这个叫“拍子”),为了避免摄影师和照相机也留下影子,场景布置往往是和光线方向不完全垂直的,完全遮光的黑窗帘会拉到摄影师身后的位置等等。要布置完美的光区且得费一番功夫,从这些小细节也能看出照相馆的水平。

国外出版物上关于照相馆内自然光的布置,左下角处在暗处的是照相机
1904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的一家照相馆内部,有几种背景布、地毯、道具、可移动的照相机、拍子等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