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在B站的小号“军事博物馆小助理”一直在发布介绍馆藏文物的小视频,每期都有专家讲解,在众多专家讲解的节目中,我只看由原装甲兵工程学院指挥管理系芦继兵主任和“军事博物馆讲解员、著名军事专家、轻武器专家、海军大校,两栖战专家、海军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海洋迷彩服设计者、中国海军陆战队创始人之一、中国海军陆战旅首任旅长的杨南镇”讲解的[1],其中芦主任主要介绍坦克装甲车辆,杨大校主要介绍轻武器。我想了下只爱看他们两人节目的原因,可能是这两位的讲解更偏重事实与科学,对我来说更能增长知识,而且被讲解的对象都是他们曾经研究、操演甚至分解过的,是第一手的感受与评价,更让人信服。遗憾的是芦主任录的节目不多,杨南镇大校就不同了,几乎每天都有更新。军博收藏的轻武器基本上都有故事,以从历次战争中缴获居多。杨南镇大校提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很多缴获的武器都投入到解放军的武器序列中被重新利用,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一事实在历史图像中能找到很多印证,比如1949年苏联政府派到中国的摄影队拍摄的图像中就曾出现很多种缴获(这些武器不可能通过正常渠道进入中国装备解放军部队)来的武器,其中绝大部分杨大校都介绍过了,暂列如下,权作我的学习笔记。
1949年苏联摄影队来中国拍摄表现革命胜利的纪录片,为了体现解放军的英勇作战,选择西北野战军“再现”[2]攻克宜川城的战斗,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在战斗指挥部,露天的场地上有个摆着电话和地图的土台子,台子后面站着彭德怀与西北野战军的部分领导,从左至右分别是副司令员赵寿山、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张宗逊、总司令彭德怀、政治部主任兼前委委员甘泗淇。其中张宗逊腰间别着一把转轮手枪,虽然只能看到一个枪把,但是考虑到当时解放军中拥有这类手枪的情况,我认为那是一把美国M1917式军用转轮手枪。这款手枪最初由美国柯尔特公司生产,后来史密斯·威森公司对其进行了改进,供应军方的型号仍然称M1917。杨大校详细介绍过这两家公司生产的M1917式转轮手枪的区别,他还提到陈毅元帅、张爱萍将军,以及博古等多位高级将领都喜欢转轮手枪,战争年代都曾有这样的一把配枪。
在苏联摄影队米科沙拍摄的这批照片档案中,有一组在浙江沿海一带活动的便衣特工肖像,他们都穿着长衫,“夹”[3]着毛瑟驳壳枪,大部分只能看到枪的尾部,唯有一张露出了部分右侧面。虽然还是看不到全部枪身,但是根据击锤尾部的孔、扳机护圈后的圆形卡榫等特征,我认为这很可能是毛瑟M1932式军用手枪,即民间俗称的“二十响大肚匣子”。
在另一张解放军士兵和八一军旗的合影中,照片前方的士兵抱着一把外观比较有特点的步枪:上护木的位置是钻孔的金属护罩;士兵左手握持的部位是一圈金属,里面是可装10发子弹的鼓形弹仓,这是美国的M1941约翰逊半自动步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特种部队。这种步枪最初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梅尔文·约翰逊(Melvin Johnson)上尉设计用来与M1加兰德步枪竞争的,但美国陆军没有选中这款枪。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加兰德步枪的产能跟不上战争的形势,于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选择了约翰逊改进设计后的步枪,定型为M1941。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里作为主角的枪就是这个型号。
在一张全副武装的解放军合影中,士兵们手里握着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从刺刀柄的钩状护手来看,这应该是日本生产的“三八式”步枪,也就是中国民间俗称的“三八大盖”,这款枪定型于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故名。日本陆军曾以此为主力步枪,在侵华战争中大量投放到了中国战场,因此被我军民缴获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另一张在浙江的两名民兵合影中,她们拿的枪都不一样,其中右边的女民兵拄着的是一支国产中正式步枪。1935年国民政府从德国引进了毛瑟标准型步枪的图纸,在巩县兵工厂开始仿制,定名为“二四式”(取自民国二十四年的纪年,即1935年),后来蒋介石在视察生产时提出应将枪托缩短以适应中国士兵的身高,并加长枪刺,以抵消枪长变短对白刃战的不利影响,因此最终定型称为“中正式”步骑枪,是国民政府军队的制式步枪。
左边的女民兵手里拿的是一支美国产M3冲锋枪,这是一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低廉、皮实耐用、战斗效能优异的冲锋枪,1942年开始服役。从照片看,这位女民兵没有打开枪的保险(机匣盖没有打开),右侧有拉机柄,说明这是基础的M3型号,后续的改进型M3A1精简了原来的结构,最明显的外观变化就是取消了那个拉机柄。这种冲锋枪据说解放军从蒋军手中缴获了很多,甚至是全新的枪连仓库被一锅端了,军博介绍这款枪的那期节目中,枪里的润滑油还是出厂时的状态。
还有一张照片是一名微笑的战士扛着一支冲锋枪,从枪管根部的有孔外罩和拉机柄的L型沟槽可以判断这是英国的司登(STEN MK II)冲锋枪。这支冲锋枪在1941年推出第一个型号,以两位设计师姓氏的首字母(Reginald Shepherd的S、Harold Turpin的H)加上生产厂家恩菲尔德(Enfield)兵工厂的前两个字母来命名,1942年又推出了改进后的MK II。由于英国本土的兵工厂产能受到战争的影响,这款枪的生产主要由加拿大来完成,所以当年作为同盟国支持中国政府抵抗日本侵略的武器之一,中国战场的MK II型司登冲锋枪基本上都有字铭显示来自加拿大。
地上趴着的这名解放军士兵使用的是美国生产的汤姆逊冲锋枪,从枪口的防跳器、位于上部的拉机柄、梯形的瞄具护翼说明其具体型号应该是M1928A1,但M1928基本上都使用带散热槽的枪管,而照片中是旧型号中的光滑枪管,不知道是不是经过我兵工部门的改装。这种枪也经常出现在影视节目中,特别是表现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帮火拼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枪手突然从大衣下掏出这支枪疯狂扫射的情节。
除了冲锋枪还有机关枪,在一张摄于浙江沿海的照片中,一位男民兵正在使用一支英国产的布伦式轻机枪,这款枪是英国军方在捷克ZB-26式轻机枪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改进的,主要是口径从7.92毫米改为英军使用的7.7毫米。“布伦”(BREN)的名字分别取自原型枪在捷克的生产厂BRNO和英国的生产厂ENFIELD的头两个字母,引进到中国后被称为“77勃然”。后来应国民政府的要求,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这款机枪也改为适应中国军队的7.92毫米口径,称为“79勃然”,所以照片中这位民兵使用的弹匣就是装7.92毫米子弹的捷克ZB-26标准弹夹。不过照片中这支枪的提把似乎已经损坏,消失不见了。
在另一张守卫在上海国际饭店楼顶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一支日本九二式重机枪。这款枪是日本在1901年开始引进的法国哈乞开斯M1897重机枪的基础上经过数次改进最后定型的。这种枪在外观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采用供弹板供弹,因此上膛的时候子弹是横在旁边的一排,不像其它机枪那样使用软的弹链;其二是枪管外有众多散热片,乍看起来像老式的暖气片,也像禽类的颈骨,因此被中国老百姓俗称为“野鸡脖子”。这款机枪射击精度很高,在战时八路军的照片中经常能看到我们的部队使用缴获来的这种枪。
上面这几种武器在国内的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也算是文艺作品对历史的客观反映。有些网民调侃解放战争中的蒋介石或国民党军队是“凯申物流”、“运输大队长”,我以为这种情绪不妥,毕竟是内战,是中国人和中国人的战争。但这些武器的流转以致最后成为军博的藏品,却也都是客观事实。武器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重要的还是看使用武器的人,要看用这些武器来做什么。
注释:
[1]引自B站网友“蔚蓝双鱼”对杨老师头衔的描述,略作修改。
[2]这里加了引号是因为环境、战斗情况与当时真实的战斗场景大都不同,苏联摄影队想要的是艺术效果,并不追求真实。
[3]几名武装人员都是把驳壳枪夹在左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