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笔下的俊男美女

为什么要说摄影师的“笔”下,而不是“镜头”中呢?因为照相馆的肖像作品一直都有修整的传统,底片时代是在底片上或直接在照片上修,现在数码时代是在电脑上用Photoshop修。修整的内容多少年来一直没有太大变化:让脸色红润、眉目清秀,目的都是为了让被摄对象看着更精神和漂亮。在底片或者照片上修整可是技术活,不仅要了解暗房知识(比如在底片上人的脸部涂以淡淡的红色可以局部减弱曝光,使肤色看着更自然),还要有绘画的功底(用细毛笔描眉毛、眼睛)。正因为是完全靠手工的技术活儿,各个照相馆的水平就参差不齐了,有技术好的就有技术差的,有认真的就有敷衍的。

下面两张照片,青年男子的坐像看着很自然,但用放大镜仔细看过后就会发现他的手、眉毛、眼睛和额头都用毛笔细细描过,以增强对比度。另外一张女子站像是手工上色的,但是这种着色方法就很生硬,像小朋友玩儿的那种上色游戏,而且不用放大就能看到她左手被描的像鸡爪,好好一“大脸美女”被糟蹋了。上色照片要追求好的效果(当然得先具备实现好效果的技术能力),应当先用淡彩将照片整体润湿,风景一般用天蓝色,肖像一般用肤色,再利用类似水彩湿画法的方法局部上色。

青年才俊的坐像,蛋白照片,佚名,1890年代

头部放大,看得到脸部轮廓、脸颊、眉毛、额头都有修整的痕迹

“美女”站像,蛋白照片,手工上色,佚名,1900年代

被描过的手的局部,实在太敷衍了

Watching You

美剧或者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动作:用食指和中指先指着自己的眼睛,再指向别人,这表示Watching You(盯着你呢/老实点儿/别耍花样)!是一种威慑和恐吓。今天看到一张老照片,是过去海船船尾的怪兽彩画。那个时候都是木制帆船,行走海上风险较大,遭遇大风浪则认为是海里的妖怪在作乱,船家为了保平安,就会在船尾绘制“生猛的”怪兽,吓退海怪。现在看,有没有一点儿“Watching You”的意思呢?!特别是这张照片还能看到“怪兽”的两只小手(请原谅我用“小手”这个说法,确实太可爱了),好像是内八字地撑在地上,对着海怪龇牙咧嘴呢。要说这张脸,可以用“标致”这个形容词,因为很对称,浓眉大眼的。总之,这张怪兽脸很可爱,可惜现在渔民的船上都看不到这样的彩画了。

我突发奇想,刚试航的老瓦要是也有这样的喷涂怎么样?

风景照片的层次

最近找到一个事情,可以朝九晚五的,静静的,一个人看老照片,每天能看几百张,又找回这样的感觉很好,虽然回家的时候眼酸背痛,但是我心里很满足。就在看老照片的过程中,我对风景照片的拍摄有了一点小感悟——风景照片的层次很重要。

我这里说的风景照片有别于建筑照片,不为表现单一的物或景,而是场景。一个场景中会有很多元素,这些元素有主有次,从小处看,多数元素都是为了突出主体而被摄入镜头;从大处看,每个元素又都是平等的,构成画面缺一不可。比如中国传统水墨画,只画一个高士没什么意思,如果再添一片山林,添上小桥流水,“悠然见南山”的感觉就出来了。

第一张照片是杭州的西湖,近景是有着优美曲线的古建筑,中景是静谧的湖水和游船,远景依次是茂密的树丛和山峦,水天之间正好以黄金比例分割,里面每个元素,山、树、水、船、人、亭都不可或缺,把这些元素放在一起才是和谐的构图。

第二张照片是上海的龙华寺。龙华寺的老照片很多,但这个构图真少见。龙华塔本在亭子的远处,但是摄影师巧妙的将塔置于两根廊柱之间,造成塔好像很小,身处亭内的错觉。

第三张照片是颐和园的琉璃塔。摄影师把前景的松树和远景的山峦几乎塞满了整个构图,唯独将露出的一小块空白留给琉璃塔,也是少见的角度,就景色的表现来说远超过孤零零一座塔的构图。

 

Sheying

昨天下午,在798受到@葛小孩同学的亲切接见,双方相谈甚欢,不仅共进午餐,喝了咖啡,还欣赏了他的部分收藏,收获颇多。不过,最意外的收获,还是在他的推荐下买了本介绍中国老照片的画册:Clark Worswick2008年的出的Sheying——Shades of China 1850-1900

Clark Worswick是很老牌儿的中国老照片收藏家,起步早,经济实力雄厚,因此手里有很多精彩的藏品,不仅品相好,最重要的是版本好。他也很注重中国早期摄影史的研究,1978年就为画册Photographs Imperial China 1850-1912撰写说明,实际上这本画册中很多照片都来自他的收藏。江湖上也曾风闻他也出售自己的收藏,但是当你听过他的报价后,一定会觉得这位老藏家根本不想卖。

这本名为She Ying的画册,收录的照片不多,主要是广州和香港,文章的观点也没有太多新鲜,甚至些作品的归属问题还有张冠李戴的情况,但是像我这样疯狂收集中国老照片画册的人来说,见到这画册肯定是再挪不动步了,最后在CANS Shop以351大元的价格拿下。

封面

内页一,新加坡的海湾

内页二,右边的照片是汤姆逊拍摄的潮州的一座塔

内页三,人像是我的最爱

《北洋岁月》的修正

新书上架不久,几位老师和朋友就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错误,一方面我很汗颜,没有仔细审稿,另一方面很欣慰,大家都很支持我帮助我,愿意指出错漏之处,希望我进步。这篇书稿写的时候就很赶,最后出版社让我看清样的时候也只给了三十分钟,所以一些问题没能发现,争取下次再仔细一些,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把老师和朋友们指出的问题罗列如下,也算给自己一个交待。

1、  P3“汇集养疴”的“疴”排成了“屙”,这个字太扎眼,朱老师、马老师和水银兄都指出来了。

2、  P4,“中国帝国”应为“中华帝国”,还没有人指出来。

3、  折页第一张大图,“在太和门前向北拍摄的”。这个“太和门前”不准确,应该是太和殿前,或者说着说太和门后。从这条起都是Voodoo3兄指出的。

4、  P44,准确的说应该是在东华里门,远处才是东华门。

5、  P54,这张也是东安里门。这两条我查了原稿都写得是“东安里门”,不知道怎么变成“东华门”了……还是审稿不仔细。

6、  P99,这张的拍摄地点不是十七孔桥西端,是在云辉玉宇牌楼前的码头上拍的。

7、  P145 胤禛的“禛”字没印上。

8、  P143 东岳庙应该是正一派,印成了“天一派”。

9、  P149 王国维初葬于清华园,1960年迁葬于福田公墓,写成“香山地区”准确些。

10、P154 左图本来有三尊塑像,但是出于版面的原因把两边的都裁了,这个我审稿的时候还没裁。

11、P161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应该就是左边照片里左侧的敌台,即关城北第一敌台。

最后再次感谢朱老师、马老师、水银兄和Voodoo3兄。

P154左图未被裁切的状态

被抹掉的冀朝铸

最近心情非常糟糕,本想就着建良同学提供的线索说说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新华社发表被修改的照片,但是随着挖掘的深入和最近7·23甬温线事故的处理方式,让我有种刚从Matrix醒来的感觉,感觉过去三十多年过的都不真实,一直在被欺骗。那天在一个会上遇到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一位领导,我非常想问问他像近代史所这样的单位研究什么?探讨的是真实的历史吗?探讨历史问题的目的所在?

对新闻照片的修改很早就有,不是中国的专利,前苏联、美国、英国的新闻机构都干过类似的事情,但是欧美国家新闻出版机构修改照片考虑的政治因素不多,比如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爆炸,西班牙当地报纸EI PAIS的摄影记者有张现场的照片被广泛采用,但是照片中左下角有个明显的尸块,为了不表达这种血腥,美国TIME在有尸块的地方压了字,The LA Times则裁剪了照片,把尸块裁掉了。(以上举例出自曾璜《图片编辑手册》)这些理由都可以理解,而且这没有伤害到新闻本身的真实性。但是1949年以后某党从它的“老大哥”身上学来了如何通过新闻宣传去控制民众,明目张胆的篡改新闻照片,比如林彪坠机后,他从很多和毛的合影中被修掉了;刘少奇被打倒后,有他的照片也是同样命运。如果说这样把某个人修改掉是出于政治目的,“叛徒”、“内奸”、“工贼”不能和“伟大领袖”共同出现,也还能勉强接受的话,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在机场与周恩来握手时,他身后的翻译冀朝铸被从照片上修掉就莫名其妙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唯一能想到沾边的可能就是突出总理,可是把这些登在报纸上,放在档案里,都不是真的历史啊!这样的事例都应该被写进中国摄影史里,展现一下天朝特色的新闻报道机制。这次甬温线事故,总理和骆琳都表示“确保调查结果经得起历史检验”,怎么才叫“经得起历史检验”?现在想想我们从小到大听到的新闻都是怎样的啊?49年以后的真实历史都是怎样的啊?从头到尾都在欺骗老百姓,凭什么让老百姓相信你?支持你?

周总理迎接尼克松国内媒体广泛使用的一张照片,总理身后的冀朝铸已经被修掉了。可悲的是,我在一个国外论坛上竟然也看到用这张照片反映中美建交。

真实的尼克松和周恩来握手美国记者拍的类似角度,冀朝铸就站在总理身后

关于中国影像收藏的问卷

中国的影像收藏市场起步不久,有很美好的前景,现阶段的正需要藏家的支持、理解和学习。我的一位朋友正在英国读艺术史,她的毕业论文即以讨论中国的影像收藏市场为题,日前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希望广大藏友参与,权作对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支持。问卷地址如下:

https://www.surveymonkey.com/s/KR3YJS2

奥略楼的照相馆

武汉黄鹤楼最后一次被烧毁后,原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门生为纪念他,集资在黄鹤楼原址修建了一座新楼,张之洞据《晋书·刘弘传》中“恢宏奥略,镇绥南海”意,亲书匾额“奥略楼”。1955年修建长江大桥时拆除。

最近看了不少武汉的照片,发现奥略楼附近的照相馆很集中啊,有显真楼、容真、三景、萃光等照相馆。想想这也很正常,在照相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照相馆肯定都是扎堆儿风景名胜、商贾云集或者柳巷娇娃聚集的场所,比如上海的四马路(福州路)、一马路(南京路)上就集中了很多有名的照相馆,像奥略楼这样能俯瞰长江胜景的地方,自然照相馆也多,我搜集了几张,按时间顺序排列在最后面。

据2006年第12期《武汉文史资料》载,“武汉最早的照相馆是1872年左右、由广东人在汉口回龙寺开设的荣华照相馆。随后,一位姓庄的江苏人也在附近开设“鸿图阁”。日本人在武昌奥略楼开设的照相馆也随之而起。……有的肖像画家被摄影所吸引,弃画从影。1878年开设的文化照相馆是如此,1881年开设的显真楼、1882年在武昌斗级营开设的美华照相馆也是如此。”显真楼的老板叫严添承,早年做肖像画生意,后来从日本人开设在奥略楼的照相馆偷学了摄影技术,开设了显真楼。很遗憾,这家资料里都没有提这家日本照相馆。以上说的这些武汉老牌照相馆,也只有显真楼还健在。

1912年奥略楼周围的照相馆1912年的奥略楼,这张照片能看到三家照相馆,显真楼和容真门口都摆着自家的照相作品

1920年代奥略楼周围的照相馆1920年代的奥略楼,刘钢收藏,后面能看到“萃光美术照像放大”的牌子

1930年代的显真楼照相馆1930年代的显真楼照相馆,已经从小亭子搬去了新的二层楼,而且配有闪光灯,满足“日夜照相”的需求

基辛格秘密访华

前天坐出租车,收音机里在播一个叫XX秘密档案(类似的名字,具体想不起来了),讲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故事,听着很传奇,像电影,可惜没听完我就下车了,怨念啊……回家赶紧Google了一下资料,加上我那天听的半截,赶上今天7月9日,放在博客里。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谋求连任,决意发展中美关系(即使到今天,每次美国总统选举都会拿中国说事儿……)。开始是趁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这两位的下场都很惨)访美的时候希望他们秘密地向中国政府传话,说美国要改善中美关系。后来又透过美国驻波兰大使向中国驻波兰大使带话。最后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老朋友越来越少了)巴基斯坦总统把话先带到了,周总理立刻答复中方愿意接触。尼克松得到答复后自然很高兴,把打前站的任务交给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基辛格是德国犹太人,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入籍,195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52年获文学硕士、195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至1969年任哈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班执行主任、 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犹太人聪明啊,演技也好。那时候中苏关系紧张,中国国内在反美帝,中国和美国各有一帮盟友看着呢,所以要秘密访华。

高潮来了。

1971年7月1日基辛格离开美国,先在西贡待了三天,又去了曼谷一天,接着6号去了新德里,8号到了伊斯兰堡。当天晚上叶海亚·汗宴请基辛格,吃着吃着,基辛格突然说肚子疼,面露痛苦表情,叶海亚·汗赶紧说这个季节湿热,容易生病,去“我”在北边的别墅休养吧,基辛格表示不愿意去,叶海亚·汗说在伊斯兰教国家做客,客人一定要听主人的。这样基辛格不得已只得答应下来,先派了个特工去打前站,特工说那里很破,不适宜居住,按说基辛格肯定不应该去的。没想到基辛格不但让那个特工原地留守,还做出了前去休养的决定。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叶海亚·汗和基辛格都在演戏,就是为了摆脱媒体,我觉得可以给他们发小金人了。9日凌晨,基辛格与早已等候着的中方代表章文晋乘巴基斯坦民航的专机飞往北京,并在南苑机场降落。在北京的同学知道,那里现在也荒凉,更别说1971年了,少了很多关注。后面的事情,基本上就都知道了。我那天听完收音机里的这个故事,就在想,现在政府出来说个事情辟个谣,特别是涉及国际事务的,不能全信,政客们的演技都好着呢,里根当上了总统,施瓦辛格演技那么烂还当了州长呢。

虽说基辛格是秘密访华,但全程都有影像记录,不仅有照片,还有录影。他除了谈公事,还游览了北京(颐和园),按现在的标准,应该还算高调吧。

基辛格和周恩来会面基辛格和周恩来会面,总来胸前还别着“为人民服务”的牌子

基辛格和周总理会谈基辛格和周总理会谈

基辛格游览颐和园基辛格游览颐和园

周总理迎接尼克松最著名的照片之一,周总理迎接尼克松,周是站着的,尼向前跨了一步

尼克松和毛泽东会面尼克松和毛泽东会面,尼克松是伸胳膊的,这张国外用的多好像

尼克松和毛泽东会面尼克松和毛泽东会面,这张毛的胳膊是伸着的,国内好像用的多

 

 

新书《北洋岁月》

作个广告,新书《北洋岁月》终于出来了。

北洋岁月

贴一段内文:

庶民的世界

老百姓的生活是史书装载不下的另一个世界。

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哪个皇帝哪日说了句什么胡话,都能籍文字记载流传后世,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却通常只限于有没有灾,缺不缺粮而已。各种小说、笔记对普通人生活的描写,常有教化和寓言的成分,偶尔有一两个清闲的文人写一部《东京梦华录》这样记录当时社会生活与经济文化的闲书,足以让后世的研究者奉为至宝,想要了解古时候普通人的生活,总算有了一个小小的窗口。

摄影术的发明以及五四以后文学的改良创新,让我们至少能回到一百年前,感受当时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鲁迅和老舍这两位生于十九世纪的作家,都有关于自己幼年生活和家庭境况的描写,清末民初的社会百态也尽在其中,一南一北,很具代表性。贫困肯定是第一大主题,传统社会的各种弊端也屡屡呈现,然而人们面对困苦的坚韧,小富即安的满足,却应该是来是整个民族最深的骨子里,过去多少年都没有变化。

辛亥革命的成功即刻改写了中国的历史,普通人的生活却一如往常,剪掉了辫子,身上却依然穿着破烂的长袍,诸如此类的旧事物,在往后的几十年里才慢慢离开人们的视线。社会的变革需要足够的推动力,在北洋时代,进步的力量影响有限,因而在这一时期的照片里,我们还能看到一些与古代相去不远的劳作场景,一些在旧中国这个标签下才有的人间百态。

很多我们今天呼吁要保护要复兴的民俗活动,在二十世纪初还保留着它们真正植根于民间的活力,比如京城各处的庙会,寺院道观的祭神活动,各种民间艺术,以及儒家文化传统下的一些礼制。然而今天社会的多元化和娱乐的多样化让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失去了它生根的土壤,保护往往对应着商业开发,复兴常常流于形式,只有在它们真正属于民间的年代,在人们真切的参与中,它们才是真实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民俗活动及它们的参与者,连同同一时代背景下各种商业、文化活动及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组成一副观察中国社会渐进变化的多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