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上海的三个瞬间

1900年对中国是个值得记忆的年份,这一年中华帝国的首都再次沦陷外夷,这一年之后,穷途末路中的清政府开始尝试政改。当义和团运动在华北风起云涌的时候,饱受天平天国摧残的江南士绅决议共同维护上海的稳定,避免列强借口入侵;及清帝对十一国宣战,以上海道台余联沅为代表,邀约各国驻上海领事商订《东南互保章程》,明确“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因此这一年的夏天,京城炮火纷飞,上海却保持着相对安定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摄影师詹姆斯·利卡尔顿于这一年的春夏之交来到上海。

利卡尔顿给李鸿章拍了几张照片?

现存有关中国的立体照片中,发行量最大,流传最广的就是詹姆斯·利卡尔顿(James Ricalton,1844-1929)拍摄,Underwood & Underwood公司1901年发行的《China: Through the Stereoscope》。关于这套照片到底有多少个版本,同一个场景拍了几张照片直到今天都是一个疑问,我也在Blog里连着写了好几篇《立体照片找不同》,就是把不同的版本放在一起比较。基本上,同一个场景至少拍两张(至少从发行的情况来看是这样的),而我最近发现利大爷在1900年9月27日于天津的总督衙门拜见李鸿章时至少拍了四张照片,也就是U & U公司发行的那套立体照片中至少有四个版本的李鸿章!

立体照片找不同二十二

奕劻(1838-1917),爱新觉罗氏,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孙。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罢黜恭亲王奕䜣,因缘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次年设立海军衙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奕譞办理海军事务。1894年,封庆亲王。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两宫出逃西安。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仍任总理大臣。1903年,荣禄病故,得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旋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奕劻为人贪鄙,与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卖官鬻爵,被时人讥为庆那公司。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裁撤军机处,奕劻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武昌起义后,竭力主张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不久,袁入京代他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组阁,奕劻改任弼德院总裁。宣统帝退位后,奕劻避居天津租界。1917年病故,葬于北京昌平庆王坟。

立体照片找不同二十

利卡尔顿先生在北京的时候游览了紫禁城、西苑(今北海、中南海),这张照片就是在紫禁城外西北角的大高玄殿西侧拍摄的。大高玄殿在明代就是皇家道观,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外观类似紫禁城角楼的习礼亭,用于演奏科仪;东西南各有一座精美的牌楼,最特别的是这三国牌楼都没有戗杆,“无依无靠”。遗憾的是建国后为了拓展道路,两座习礼亭,东西两侧的牌楼都被拆毁了……

立体照片找不同十九

这张照片是紫禁城储秀宫门前,两只戏珠铜龙就是标志,是利卡尔顿先生在游览紫禁城的时候拍摄的。两张照片只有微小的差别,就是黄框中那个年轻人姿势不一样,参见放大图。看官可能要说了:你也太无聊,这点儿差别算什么?呵呵,找不同吗,就是这么玩儿的,而且这是考证利卡尔顿先生中国之行到底拍摄了多少张照片的一个小证据。至于编辑为什么在第二版发行的时候替换了照片,我只能猜测有可能是第一版使用的底片坏了(都是玻璃底片,有可能损伤了),恰好摄影师当时拍了两张。看镜头的这三位都是宫内的太监,在两宫出逃之后负责看守。要知道储秀宫可是慈禧的寝宫,所以他们盯得非常紧,摄影师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在游记中利卡尔顿先生对这些人表示了同情,因为联军内虽然有明确的纪律说不能偷窃、抢夺宫内物品,但实际上在紫禁城开放之后不断有小物件被军官士兵顺走,并且很快就会出现在黑市上……

立体照片找不同十八

看到下面这张照片,您可能要说,两版照片没差别啊!呵呵,我也差点儿被骗了,其实两张照片互为镜像,仔细看下边画框中树的位置。那哪张照片是正的呢?其实在景山顶上冲南冲北拍全景早就有传统了,历史上很多摄影师都拍过。我就找了小川一真在1900年拍摄的同角度照片(收录在《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中)作对比,上面黄框中从地安门到鼓楼的路应该是向左偏的,而第二版制作的时候工人可能疏忽了,把照片洗反了!

立体照片找不同十七

这是典型的清末北京的街头,路两边摆满了地摊,除了二手货就是小吃,熙熙攘攘非常繁华。不过利卡尔顿先生这张照片要拍的是后面的建筑,就是用黄框标出招牌的那座,那是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据他的记述,这座建筑曾经是个“臭名昭著”的大烟馆,“围困”结束后被教会改成YMCA。不过我看那座建筑的中文招牌写的是“同信恒”,是卖绸缎和杂货的。现在基督教青年会仍然在发挥作用,北京的总部就在东单,沿东单路口向北,快到金鱼胡同路口,路西一座很有特点的老建筑就是,网址http://www.ymcabj.org.cn

立体照片找不同十六

利卡尔顿先生到达北京的时候,对使馆的围困已经结束,慈禧携光绪帝出逃,八国联军瓜分了北京城的管理权,城内仍然到处是废墟,一片混乱。作为最被关注的焦点——使馆区,利卡尔顿先生站在崇文门城楼西侧的城墙上向北拍了一张“全景”,特别说明了焦点中的焦点——英国大使馆,因为围困的主要就是英国使馆,各国的使馆人员、海关雇员、商人及眷属,还有一部分中国教民都“躲”在里面。用“躲”字不准确,因为他们依仗着使馆建筑一直在抵抗义和团和清军的进攻。照片中1号黄框中的小山是景山,2号黄框里就是备受世界关注的英国使馆,3号黄框里是御河桥,印度士兵就是从这条御河在内城城墙下的水关进入的,从而解救了被围困的使馆。

立体照片找不同十五

利卡尔顿先生虽然已经到了天津,离目标北京已经不远了,但是天津至北京的铁路已经被义和团破坏,去北京的船也都是运兵或者军事物资的,像他这样的平民根本没有机会乘坐。水路到北京要走白河,一直能到现在的东便门外,清时一直是重要的漕运线路。这条水道不深,不能通行大型船只,联军部队只好租用了大量的当地平底帆船。当时联军中美军的最高指挥官是查飞将军(General Caffee),利卡尔顿先生动用了一切能用到的资源,最终说服查飞将军允许他随美军租用的一艘帆船去京,但行李,比如床、炊具都要自带。利卡尔顿先生历尽艰辛从香港一路来到天津,能有机会去北京就已经很好了,还能奢望“头等舱”吗?他在途中上岸特意拍摄了美军租用的这支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