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超市,乌泱乌泱都是置办年货的人,稻香村的柜台前尤其多,小朋友喜欢吃的一个品种都售罄了。每到年节,这家稻香村预装的礼盒套装就堆的小山一样,中国人在春节这样重要的传统节日要比平时更注重礼节,走亲访友提这么一套点心是对传统的重视和延续。我周围的北京朋友都说现在包括老店在内的工艺、味道都走样了,大不如从前。这个我没发言权,因为没有比较,当然,这样的特色美食,我肯定不会大街上随便捡一家店就进的。在我老家有一种特色小吃叫“猪油盒子”,鲜香酥脆,小时候我姥姥经常买给我,我特别喜欢吃,每次两个,就一碗葱花汤,美极了!可惜离家上学后就再没吃过。前几年回老家,想起这个味儿,小姨给我买了一份,味道虽和记忆中有几分差距,但吃着还是挺过瘾的,只是姥姥已经驾鹤西去多年,没办法和她一起吃了。小时候买的猪油盒子都是用几张粗糙的草纸包着,现在已经换成了印有介绍这种小吃历史的专门包装,我才注意到这种吃食原来是从北京“移民”到我们那儿的满族人带过去的,是“猪油饽饽”的一个变种。
说到北京的点心铺,我想起一篇要写的博文拖了好几个月了,这个题目还要从十一年前说起。2007年的时候我偶然发现同一个茶叶铺(宝裕字号)出现在托马斯·查尔德1870年代和小川一真1901年的照片中;2013年前后又看见微博网友“胳肢窝搓枚大力丸献给侬”贴了一张1900年代的明信片,内容是一家名叫“合芳楼”的点心铺。虽然之前查尔德和小川一真那两张照片里的主体是“宝裕字号”,但也能看到一点儿旁边紧挨着的店铺,而这张明信片虽然主体是“合芳楼”,但同样能看到一点儿旁边的店铺,我注意到这两家店是紧挨在一起的邻居!还没完,2015年我在编查尔德的作品集时,发现他有两张站在高处拍的北京街景大体上可以拼成一张全景,镜头远处可以看见一家二层的店铺勾连搭顶的房子以及一个圆形侧窗,这正是“合芳楼”的特征!
查尔德1870年代拍摄的“宝裕字号”茶叶店,注意左边这家店的圆侧窗和屋顶
小川一真1901年照片中“东四牌楼附件”的这张照片,正是宝裕字号和合芳楼
微博网友发的这张1900年代的明信片,内容正是合芳楼
查尔德1880年代拍的这张照片可看到远处有特色的那个屋顶和圆侧窗
根据小川一真的照片注释和一些北京地方史料的记载,合芳楼位于东四南大街,分析照片上的光影,应该是位于路东。合芳楼最出名的是“大八件”,即八种糕点,共一斤。清末时候的点心主要是两种用途,一是仪式之用,比如祭祀或红白喜事,另一种是年节时候送礼之用,当然经济条件允许平时买着吃也没问题。虽然没生在北京,但这和我小时候的印象很相符,特别是年节时候,走亲访友都要拎一份点心。糕点铺里的点心,比如鸡蛋糕、绿豆糕、酥皮饼都是垒成金字塔状,用草纸包好,包的人手法很专业,整整齐齐,所有的边都包在里面,草纸最上面垫一张四方红纸,最后再用纸绳(一种用纸搓成的绳子)捆起来,方便拎在手里。我小时候最爱看包点心,动作既迅速又细致,用现在话说叫“养眼”。当然,比起养眼我更喜欢吃,鸡蛋糕不是很喜欢的品种,绿豆糕不错,一般做成圆角的四方形或梅花形,上面还压着花纹,只是稍微多吃两块就会烧心;最喜欢吃的还是酥皮饼,大概有3厘米厚,直径7厘米,上面盖了红色的印章说明馅的内容,层层的酥皮一咬就掉渣,当然我有自己的吃法,咬的时候尽量用嘴唇包住,另一只手在下面接着,一点儿渣都不会浪费。酥饼的馅主料是白糖和油,混以磨碎的芝麻、核桃,还有的会混红白丝。当然,那时候物资匮乏,能吃点儿油的甜的就觉得要上天了,但味道是人最牢固的记忆,我写着写着就觉得唾液腺在蠕动。
扯远了,重新说回合芳楼。宗彝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就说到:“各种应门市者,率以八种为全份,如大八样、中八样、小八样,以至中果、南糖、小煠食等等,皆以八种集成者。如另选一种买之亦可,但价较全份者为昂。当年以东四南大街合芳楼为最佳。”老外爱照这座点心铺,说不定就是尝过觉得他家好吃呢。北京知名的老铺好到现在已经没留下多少了,宗彝当时在书里也交待了这家店的结局:“此店始于道光中,至光绪庚子后歇业,全部工人及货色,移于东四北瑞芳斋,东城惟此独胜。”如此看来,小川一真和那张明信片上的合芳楼,应该是关门前最后的影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