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亚东印画辑》和《亚细亚大观》中搜集中国古塔老照片的时候看到这个——“顺义石幢”,这个不是塔,但也有“塔”样,算是“老照片里的中国古塔”的一个花絮吧。
北京市顺义区的历史,在顺义区政府的网站上是这样写的:“顺义,春秋战国地属燕国,汉朝初年置狐奴、安乐县。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为顺州。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置归顺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顺义郡。顺义之名由此出现。唐末仍为顺州。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降顺州为顺义县。清雍正立六年(公元1728年)直属京师顺天府。民国三年,属直隶顺天府。民国十七年改属河北省。新中国成立后,属河北省通州专区。1958年3月划归北京市。1998年3月撤顺义县,设北京市顺义区。” 曾经有座石幢一直是这座老城的标志。
幢,最早是指垂筒形、饰有羽毛、锦绣的旗帜,古时主要在军事指挥、仪仗行列、舞蹈表演中使用。而关于“经幢”的说法,最早来源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中说“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楼上,乃至安置窣堵波中……若有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与幢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尘落在身上、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此等众生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意就是把《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写经挂在高幢上或其他高处,可以让看到、接近甚至粘上风从经幢上吹落的灰尘的众生不入地狱。唐代中期以后,这种经幢的形式始在中国盛行,多在佛寺大殿前矗立。早期的经幢在形式上可能接近旌旗,由丝布及木竿构成,后发展为石刻。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个部分组成,有二层、三层、四层、六层之分。形式有四角、六角或八角形。其中,以八角形为最多。幢身立于基座上,下层幢身刻经文,上层幢身镌题额或愿文,再上覆一幢顶。基座及幢顶多有狮子、罗汉等雕刻。
顺义现在有座石幢环岛,中间立一高大“石幢”,早非当年原物(现在这个实在太丑),那这个位置是否是旧时石幢所在地呢?幸得网友四慎提点,我在首都图书馆的北京记忆网站(www.bjmem.com)找到一张民国时的顺义县城地图,在四门对应大路的交汇处,也就是顺义老城的中心,标记了一处原点,旁注“石塔”,想来应该就是指石幢了。为了准确,我把这张地图合成到Google Earth里,经过比对,正好就是现在的石幢环岛附近。
首都图书馆藏民国22年(1933年)出版的《顺义县志》中的顺义县城图
叠加了顺义县城图的Google Earth
从照片里看,石幢呈平面八角形,最下面是三层磊石底座,上面置逐渐缩小的三层仰覆莲瓣须弥座,须弥座束腰处石雕图案看起来像戏狮或海马,基座上是下层幢身,照片放大后还能看到上面刻有文字。比较奇特的是幢身周围还有一圈共计八根石柱,石柱每间隔一根上还有一条盘龙。八根石柱支起上面的双层顶,再上是幢身上层,也能看到刻有文字,同样被一圈八根石柱包围。幢顶下有木质的加固件,“幢刹”呈双球状,还装饰有花纹。整个石幢高大繁复,尤其是幢身周围的石柱一方面起到装饰的作用,还起到支撑的作用。我以前看到的石幢都很简洁,但也很不稳定,容易倒塌。据顺义县志载此石幢修建于唐代,我比较相信这种说法,因为须弥座上的装饰、幢身上的文字、幢身周围石柱上的盘龙和云居寺的都很像(须弥座上的装饰像云居寺地宫口那座石幢上的图案、幢身上的文字像雷音洞内墙上的刻经、幢身周围石柱上的盘龙像雷音洞口唐碑上的龙)。
从照片里还能看到20世纪20-30年代的石幢附近非常繁华,旁边的包子(也可能是馒头)摆在一边招揽生意,旁边的蒸笼还冒着热气;石幢的基座上立着一根扁担,放着一个篮子和一个鸟笼;后面的房檐下还挂着三个鸟笼;旁边的街道熙熙攘攘,很明显是个冬日的早晨,一个路人带着包耳帽,着长袍,两只手还塞在袖子里……
遗憾的是这座石幢在1953年被拆除,1991年修建了这么个“东西”……最后特别感谢一下我的同事HXM,利用假期回家的时间帮我拍了现在的“石幢”。
Google Earth里看现在的顺义石幢环岛
现在的“石幢”
现在的“石幢”
照片原配日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