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古塔的老照片

天宁寺塔1870
雷峰塔1870
guta-3

 

最近收集了三张古塔的老照片,如上,很有意思。第一张照片中的塔,看外观应该是北京的天宁寺塔,第二张应该是杭州的雷峰塔,很有可能是雷峰塔最早的写真,第三张未知。我说的“很有意思”就在这里了,就是问题的出现,照片里的塔究竟是什么塔?摄影者是谁?什么时间拍的?要弄清这些问题,不容易,不过这也是乐趣之所在,我喜欢考证带来的快感。

东便门的几张老照片

  东便门1860

东便门1870

东便门1900年代

北京内城的东南角楼是幸存下来的北京城墙与城门的一部分,近年政府对其及相连部分的小段城墙做了修护,开辟了公园。这座北京城仅存的角楼,见证了中国的近代史,上面这三张东便门的老照片从上到下是按照拍摄的时间顺序排列的,第一张是Felice Beato随英法联军攻到北京城下时拍的,摄于1860年;第二张照片的摄影者和拍摄时间不详(某网站上看到标注是1877年所摄,没有确切证据不敢苟同),但是拍摄时间肯定要比Beato晚,因为城楼外侧的土地已经因为自然或人为的原因沟壑重重,拍摄时间肯定在1860-1900年间;第三张照片的东便门城楼已经经历了庚子之变。八国联军中日军负责攻打东便门,城楼在大炮的轰击下伤痕累累,尤其是第三层南数第四个炮口,已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坑,还有东南檐角也被轰塌了。在和列强签订合约后,铁路经过东便门沿着南侧城墙一直通到前门。希望这种悲壮的历史不要再次重演。

庆寿寺双塔曾经还是照相馆

1900年代的双塔寺

庆寿寺是金朝官办寺院之一,旧址约在今西长安街北侧电报大楼前(一说在长安街南)。寺内西侧有元时建的两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一座是九级,塔名为”海云大师塔”,额曰:”特赠光天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 海云,庆寿寺住持,名印简,俗姓宋氏,山西宁远人。因他在战乱时竭力救民疾苦,金宣宗赐海云通元广慧大师称号,圆寂后建此塔。另一座是七级,塔名为”可庵大师灵塔”,额曰:”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是为纪念庆寿寺住持可庵大师而建。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上命役军民万人重修,费至钜万。即成,壮丽甲于京都诸寺。”修后之寺“完整雄壮,为京师之冠。”元代著名书画大师赵孟頫曾留诗云:”白雨映青松,萧飒洒朱阁。稍觉暑气销,微凉度疏箔……”。据说昔日庆寿寺精蓝丈室之前,松树繁茂,树荫密布,景色十分美丽,有流水横贯东西。后来水干桥废之后,留有两个石碑,是金章宗亲笔所书的“飞渡桥”、“飞虹桥”六个大字,笔力强健有力,有王者之范。可惜的是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与寺庙一起毁于火中。
庆寿寺自建成起,一直受到当朝执政者的重视,曾作为金朝的庆寿宫及元朝太子的功德院,辉煌一时。至元四年(1267年)建大都城,庆寿寺正在大都南城墙一线上,元世祖下令避让,城墙至此绕了一个弯,一时传为佳话。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修后更名为“大兴隆寺”,又称“慈恩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一场大火将该寺毁于一旦,仅存两座砖塔。经历此次劫难,庆寿寺元气大伤,风光不再。嘉靖十五年(1536年)庆寿寺又被改为“讲武堂”、“演象所”,只是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规模。
西长安街上的庆寿双塔寺,以其精美的建筑构造和重要的历史地位矗立于百年的风雨之中,经历了由辉煌到衰败的历史过程。1954年因西长安街拓展,历经多少劫难的双塔最后终于被拆除,遗憾……
庆寿寺双塔留存的照片很多,一度有人猜测那儿当年是不是照相馆啊。很多平民都在那里留过影,我发现了一张老照片正好可以验证这个猜测,双塔园内就是照相馆,牌子挂着呢,就叫“宝丰照相馆”。
宝丰照相馆

 

 

老照片中的蚕池口教堂

北京天主教西什库教堂,又称北堂。坐落在北京西安门内西什库,是原北京枢机主教公署所在地。北堂最初的原址在中南海的西畔蚕池口(原北京图书馆斜对面)。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赐地,康熙帝还亲自撰匾额“万有真原”和对联。1703年2月9日举行开堂礼,命名“救世主堂”。1887年,清皇家为扩展中海园林,向中海西侧扩张,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拆迁补偿”,北堂也在圈禁之内,由清廷拨白银四十五万两,迁堂于西什库。当年即在新址建大堂、主教公署、修道院及育婴堂等。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时候,双方在北堂激烈交火,伤亡惨重,最终义和团未能攻进北堂。后又经历“文革”,北堂可谓命运多舛。

1900年后的北堂照片很常见,尤其是被打得千疮百孔的北堂正面那张,是本讲义和团历史的书里都会用,可教堂1887年搬迁到西安门内之前的照片却未曾在出版物上看到过,恕我见识少,至少我是没见过。今天翻看收藏的老照片,发现Thomas Child于1876年拍摄的一张照片,是站在北海大桥东端南侧向西拍摄,桥西树丛后面那个高高的尖顶(图中黄圈)不就是蚕池口教堂——西什库教堂的前身吗!而且就是在教堂搬迁的前一年,非常珍贵!

上海图书馆藏历史原照

推荐一套关于老照片的好书——《上海图书馆藏历史原照》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原价800元,当当网报价680元,卓越网报价666.4元。我们公司买了一套,不过是原价,因为在上海图书馆买的……书中的老照片印刷精美(不过有个把照片制版的时候变了形)、考证严谨,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shanghaiyuanzhao

老照片中的北京古观象台

guanxiangtai-1

北京古观象台,由南向北摄,摄于1900年左右,山本赞七郎拍摄

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上设8架清制天文仪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筑完整、仪器配套齐全、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

元十六年(1279年),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等在今建国门观象台北侧建立了一座司天台,成为北京古观象台最早的溯源。明朝建立后,于明正统七年(1442)在元大都城墙东南角楼旧址上修建观星台,放置了浑仪、简仪、浑象等天文仪器,并在城墙下建紫微殿等房屋,后又增修晷影堂。此时观星台和其附属建筑群已颇具规模。

清朝,改观星台为观象台,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改用欧洲天文学的方法计算历书。1669-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6架新的天文仪器: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康熙五十四年(1715)纪理安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按照中国传统的浑仪再造一架新的仪器,命名为玑衡抚辰仪。至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架古仪都已装备完毕。清制8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它们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德、法两国侵略者曾把这8件仪器连同台下的浑仪、简仪平分,各劫走5件。法国将仪器运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后在1902年归还。德国则将仪器运至波茨坦离宫展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于1921年装运回国,重新安置在观象台上。

1927年,紫金山天文台筹建后,古观象台不再作观测研究,于1929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保护文物,国民党政府将置于台下的浑仪、简仪、漏壶等7件仪器运往南京。现这7架仪器在分别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

guanxiangtai-2

和上一张同一角度,但时间更早,托马斯·查尔德摄

guanxiangtai-3
西南向东北摄,德贞摄

guanxiangtai-4

同上

guanxiangtai-5

这张比较常见,是一张立体照片,利卡尔顿拍摄

guanxiangtai-6

东向西拍摄,托马斯·查尔德摄

guanxiangtai-7

天体仪特写,后面是象限仪,托马斯·查尔德摄

guanxiangtai-8

东向西摄,地平经纬仪特写

guanxiangtai-9

托马斯·查尔德 1875年摄

guanxiangtai-10

原停放在观象台下紫微殿院内的简仪,元代郭守敬发明监制,

guanxiangtai-11

简仪,托马斯·查尔德摄于1875年

guanxiangtai-12

简仪

guanxiangtai-13

浑仪

guanxiangtai-14

德法两国军队正在从观象台拆仪器,赤道经纬仪还插着法国国旗

guanxiangtai-15

喜龙仁1922年所摄

guanxiangtai-16

玑横抚辰仪
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北侧东端。仪重5145千克,仪高3.379米。乾隆九年(1744)皇帝视察观象台时,看到台上天文仪器均为西洋的构造,随下令按中国传统的浑仪结构建造一架占仪。同年开始设计制造,工期历经十年。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制成。仪器南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御制玑横抚辰仪乾隆甲子年造”。仪器分为三重:最外一重叫子午双圈,双圈空隙表示子午线;赤道单环与子午双圈相交。子午圈下半部分用云座支撑,南北两极设有铜轴。中间一层由连接在南北两极的赤道经圈和游旋赤道圈组成。最内层是贯于两极轴上的双层赤经圈,其上端有一十字丝,使观测更为准确。玑横抚辰仪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架大型铜仪,无论从冶金制造还是雕刻方式,都反映了当时的发展水平。1900年该仪曾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于1921年归还我国,重新安装在北京古观象台上。

guanxiangtai-17

纪限仪
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南侧,与赤道经纬仪相邻。制于康熙八年至十二年(1669-1673),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802千克,仪高3.274米。在中国此类仪器始于清朝。主要部件是一个60度的圆弧和一个干,干末端有手柄,柄端有一个小环,用来挂滑车的钩(滑车已散失),干的顶端伸出一根横轴,用来挂窥横(原窥横已遗失,现仪器上的窥横是后配的)。横轴稍下位置,左右各立一个小柱,用来帮助测量.60度的圆弧而以流云作为装饰,背部有枢轴,可以随意调整高低,用半圆齿轮来支撑,同时还设有用来转动的柄轮,观测时可以左右升降,它的下面中柱,插入游龙缠绕的圆座柱里,可四方旋转。该仪主要用来测定60度内两星之间的角距离。1900年曾被德国侵略者掠至德国,于1921年重新安置在古观象台上。

guanxiangtai-18

黄道经纬仪
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西南角。制于康熙八年至十二年(1669-1673),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2752千克,仪高3.492米,是我国第一架独立的黄道坐标系统观测仪器。外圈正立的是子午圈,两极安有铜轴,用半圆契合,使它固定.里面为极致圈,连接在极轴上。距黄极90度,横置着黄道圈,和极致圈相直交,两圈的交点,靠近北极者为夏至点,靠近南极者为冬至点。最里面是黄道经圈,用铜轴贯于黄道南北极。支撑子午圈的是一个半圆形云座,座下用两条相背升龙支撑,下接斜十字交梁。此仪主要用于测量天体的黄道经度和纬度以及测定二十四节气。由于我国历代天文学家对黄道坐标系统并不十分重视,因此该仪制成后使用较少。

guanxiangtai-19

地平经纬仪
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南侧正中位置上。制于康熙52年-54年(1713-1715),由来华的耶酥会传教士德国人纪理安负责督造。仪重7368千克,仪高4.125米。此仪集地平经仪和象限仪的构造与作用于一体,所不同的是,将象限弧向上,游表不用夹缝方法,而采用游表两端各开一窥孔的方法,装饰上与前两架仪器有所不同,它是古观象台唯一采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式艺术装饰的天文仪器。使用时减少了由于两架仪器测量所带来的误差。1900年,该仪和其他四架仪器仪器被掠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内,后迫于舆论压力,于1902年归还我国。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侵略者留在挡风罩上的弹孔。

guanxiangtai-20

地平经仪
陈列于北京古观象台台顶南侧,黄道经纬仪东面,制于康熙八年至十二年(1669-1673),仪重1811千克,仪高3.201米。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此仪主体是地平圈,圈内设有东西通径,中间为圆盘,用云柱支撑。四隅用三根龙柱及一根铸造精细的铜柱支撑,下面是十字交梁,有螺柱用来调整水平。在东西柱上,又立两根柱,两只苍龙沿柱蜿蜒而上,顶端各伸出一爪,合捧一个火球,球心表示天顶,与地平圈的中心成一条垂线。沿垂线方向安有一根上指天顶下指地心的中空立表,此表可旋转360度,立表下端设有一个与它垂直的横表,其长和地平圈外经相齐,平放在地平圈上。立表的中空处,上下各设有一个立柱,柱顶端有一个垂直的小孔,旁边有一个小孔贯穿两侧,并与垂直的小孔相通,两个立柱用垂线相连,立表上端两侧,平置两个小柱,从小柱分引两条斜线与横表两端相连。观测时,使待测天体与横表两端的线,和中心垂直在一个平面上,就可定出地平经度。此仪曾于1900年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20年之久,于1921年重新安置在古观象台上。

guanxiangtai-21

赤道经纬仪
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南侧东端。制于康熙八年至十二年(1669-1673),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2720千克,仪高3.380米.最外是子午圈,南北两极各安铜轴,用半圆契合,使它固定.距两极九十度位置,横贯着赤道圈,与子午圈相交,从南极处伸出两个象限弧用来支撑赤道圈。赤道圈内是一个可绕极轴转动360度的过极经圈——赤经圈。两极之间的通轴中央安有横表。仪器下边有一半圆形云座,用来支撑子午圈,它的中央有一洞孔,用来装垂球。该仪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中经常使用的仪器,用途有十四项,主要用来真太阳时和天体的赤经、赤纬。该仪曾于1900年被法国侵略者掠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内,后迫于世界舆论,于1902年归还我国,重新安装在原来位置上。

guanxiangtai-22

天体仪
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西侧正中。制于康熙八年至十二年(1669-1673),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3850千克,仪高2.735米。此仪用一个直径为六尺的铜球代表天球,球面上布列着大小不等的镀金铜星1876颗,并把它们分为282个星官。球面上刻有赤道圈,与钢轴垂直。铜球外边南北直立的是子午圈,其上最高点代表天顶的的铜制火球。球面外与地平平行的是地平圈,四根立柱托着地平圈立于底座上。该仪用途有60多项,但它主要用于黄道、赤道和地平三个坐标系统的相互换算以及演示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视位置等。该仪曾于1900年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1921年才重新安放在北京古观象台上,至今球面上还留有侵略者打下的弹痕。

guanxiangtai-23

象限仪
又称地平纬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西北角。制于康熙八年至十二年(1669-1673),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2483千克,仪高3.611米。主要部件是一个90度的象限环,环中间以一条腾云驾雾的巨龙作为装饰。象限环竖边上指天顶,下指地心,横边与地平线平行,横竖两边相交于圆心。仪器的背面正中是数轴,轴两端是圆的,象限环固定在数轴上,可做360度旋转。东西各有一立柱,立柱上端、下端都有一横梁相接,梁中心凿有圆孔用来安装竖轴。象限环的圆心,伸出一根横轴,其上挂窥横,窥横下端有立耳,背面设有夹螺子(现已折断),旁边有游表(已遗失)。该仪主要用于测定天体在地平上的或天顶距。1900年曾被法国侵略者掠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内,1902年归还我国,重新安置在古观象台上。

周恩来与中国美术——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专题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先摘抄一段中国美术馆网站上的展览前言:

2008 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0 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中国革命的伟人对于中国美术的卓越贡献,中国美术馆策划并主办“周恩来与中国美术——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专题展”,专访名家,钩沉史料,使得许多珍贵、新颖的资料得以面世,许多表现周恩来的美术作品得以集中展出。这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独特篇章,更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重要个案。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棒的展览,今天我也拿到了专门配合这次展览的书《周恩来与中国美术》,但是我觉得这本书里面有点儿小遗憾:虽然在扉页上注明了书中收录照片的摄影作者,但是具体到里面的照片下面都没有作者注释,而其他美术作品比如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连环画都有详细的说明。如果照片也注上作者是不是更好更完美呢?

zhou

建威号铁甲船下水前的老照片

jianwei-1

同治五年(1866年)马尾境内创办船政,设厂造船。建威号是福州船政局所造第37艘舰船,单艘造价63万7千两银,由船政监督法国人杜业尔(Doyere)监造,于1898年4月7日开工,1899年1月29日下水,1902年12月竣工。舰船资料:钢胁钢壳,舰长258尺、宽26.5尺、舱深13尺5寸、吃水12尺、排水量871吨,功率虚数1250匹马力、实数6500匹马力、最大航速23节。全舰编制139人。主要武器: 100mm主炮1门、65mm副炮3门、37mm机关炮6门、360mm鱼雷发射管2具。

船尾在风中劲舞的“建威”二字船旗清楚的显示着艘船的身份,这就是上面介绍的“建威”号铁甲船。从照片上看,船厂的工人们正忙着拆掉船台上的棚架,拉起横贯全船的彩旗,因为这一天是“领导们”汇集船厂观看“建威”号下水的日子。棚架拆掉后,船要平移至下层的船台,打开木栅门,就能下水了。船里船外忙碌的工人不少(也能看到不少偷懒的),木栅门外还有不少看热闹的渔民,甚至还有两个小伙子骑在木栅门旁的墙上!这张照片应该是记录“建威”号下水的照片之一,可惜遍查史料,都没能找到这系列照片的其他部分,只在福州市档案局(馆)的网站上找到这么一张“建威号下水时官员全合影照”,还非常模糊,如下。

jianwei-2

这张“建威”号的照片为银盐纸基,从时间上来看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有明胶照片了,但还不普及,而且从照片的颜色上来看很像是蛋白照片,所以我猜测这是一张清末或者民国早期翻拍的,不知原版现身在何处……

老照片中的天宁寺塔

tianningta-1

山本赞七郎摄于1900年左右

今天看到有朋友匿名在我博客留言,问到北京广安门天宁寺塔老照片的事情,希望能提供一些这方面的老照片资料,为修复天宁寺之用。很抱歉,虽然我在家里往窗外一看就能看到天宁寺塔,也天天和老照片打交道,但还真没有什么这方面的资料……只能把手里这么几张粗陋的家当放出来。上面这张是山本赞七郎于1900年左右拍摄的天宁寺,在寺外南向北拍摄,这张照片最为常见,为国外很多书籍引用。门前东侧这棵槐树今天仍健在。

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清代著名文人、《日下旧闻》的作者朱彝尊有《寓天宁寺诗》,诗中有句“万古光林寺,相传拓跋宫”。隋代时称“宏业寺”。到唐代该寺名叫“天王寺”,现寺山门前西侧立一大碑,上书“唐代天王寺”。到辽代,因古契丹人信奉佛教,辽朝又利用唐的幽州作为辽的五都之一南京“燕京”,又称为“析津府”,故在燕京广建寺院。天王寺因位于燕京城的宫城旁,则更是大规模的修建,并修建一座高大雄伟的砖舍利塔以弘扬佛法。天王(宁)寺塔不但是北京最古老的砖塔,现在还保存完好(有的资料说天宁寺塔建于辽代,但有的资料和古诗文说此塔建于隋代)。到金代,金在辽的燕京正式建都,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华门里,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所以在金世宗、章宗时修建得更为辉煌,并改名为“大万安寺”。在元初,该寺随豪华的金中都毁于兵火,但唯舍利塔尚存。天王寺在明初,明成祖下旨重修该寺,天王寺在明正统年间又重修时改名“天宁寺”(有的资料说是明宣德年间改名天宁寺)。明正德、嘉靖年间和清乾隆年间都曾重修。

天宁寺过去的规模宏大,分中路和东西三路,现仅存中路。中路有山门殿(韦驮殿),山门前有高大古槐两株。山门上书“敕建天宁寺”。山门殿内前供弥勒佛,后站持杵韦驮。山门殿后为前院。前院正北为寺的主殿接引大殿,殿门上书“接引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供接引佛,大殿前有碑刻三方,其中有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碑。接引殿前过去有大殿释迦殿,接引殿后为舍利塔院,高大的舍利塔矗立在院中。舍利塔院宽阔,东、西亦有配殿,东为药师殿,西为弥陀殿。塔院后为清幽的四合院“兰若院”。天宁寺舍利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砖塔修建在一座巨大的四方平台上。大平台上是两层八角形平台塔基,塔基上为雕有莲花、狮头、佛陀、力士等雕刻的莲花座。莲花塔座上为高大的塔门层,塔门层以上为十三层密檐塔层。塔一般为“七级浮屠”,十三层为最高级别,一般为皇家特许。

天宁寺塔上过去每层还悬挂有铜塔铃,迎风作响,悠扬悦耳,声闻数里,到清代铜铃渐落。在《京城古迹考》中记:“天宁寺……据寺僧传册所记,上有铃2928枚,合计重10492斤。风雨荡摩,年深钮绝,见次零落。亦颇残缺矣”。1988年1月,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贴几张由中国营造学社拍摄的天宁寺塔。

Öйú¹Å½¨Öþͼµä

tianningta-3

tianningta-4

一张险些判断错误的老照片

今天在看Ernst Boerschmann编撰的《BAUKUNST AND LANDSCHAFT IN CHINA》(1926年德国发行),发现上面这张图片非常像静宜园(今香山公园)的昭庙琉璃塔,下面的文字“Jehoi Hingkung prov Chihli”,翻译过来应该是“静宜行宫 直隶省”(实际上这个翻译是错的)。但是这座塔下面的八角亭应该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了啊,难道这是焚毁之前的照片!!一时间我非常兴奋,发现宝了,这对研究清皇家园林建筑非常有帮助!

平静下来我又仔细想了想,静宜园昭庙琉璃塔存世很多1860-1900年的照片,都显示其下部的八角亭已毁,不可能到1926年还在,以我现在的学识,这么重大的发现还砸不到我头上。再细看塔周围的松树,应该是海拔比北京高地方的品种,尤其是在很多热河的老照片中看到过,重新读了下面的文字,恍然大悟,标注翻译过来应该是“热河行宫 直隶省”,这才对,热河行宫外八庙有座和静宜园昭庙琉璃塔形制相似的琉璃塔……

虽然白高兴一场,但是知识得到了增加和巩固,而且以后考证这些资料需要更多的小心了。

ta_li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