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柏石曼《Baukunst und Landschaft in China/中国建筑与景观》

《Baukunst und Landschaft in China/中国建筑与景观》,Von Ernst Boerschmann/恩斯特•柏石曼著,1923年德国柏林出版。全书德文,大八开,红色布封面,封面和书脊烫金书名,本来应该是封套,不过这本没有,而且封面左上角有些退色,我看过的其他几本也都没有封套。这本书的内容是柏石曼收集/拍摄的中国各地一些知名特色的建筑和景观,以建筑为主。非常精细的凹版印刷,每张照片一页,下面都有文字介绍。

北海万佛楼的老照片

北海万佛楼的照片,以前只见过一张,出自小川一真《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拍摄于1900年。最近收到的那四本英国记者的私人相册中又发现一张角度很不同的万佛楼照片,和小川一真的照片及我整理过的baidu、新买的《三海见闻志》文字汇总如下。

为什么都爱骑那匹马——新兴桥公主坟老照片

前几日朋友黑龙来访,一起看了一堆老照片,其中四本相册(这四本相册将参加华辰拍卖08年秋季拍卖会)是1920年代驻华某英国记者留下来的,相册中一多半都是在中国的照片,其中几张黑龙认定是北京新兴桥的公主坟。北京最有名的公主坟是八王坟附近的佛手公主坟,网上有很多其老照片,建筑今已不存。其实就地名的响亮程度应该还是新兴桥的公主坟,但是我能找到的老照片很少。那里离我现在住的地方很近,虽然当初建一线地铁的时候曾被挖掘,但是路过的时候还能看到有部分地上建筑幸存。自从上周和朋友们去“寻塔”,我突然对“实地考古”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计划明天上午就去走一趟,看看现在还剩些什么。

颐和园智慧海两张角度相似的老照片

朋友曾经收了一张老照片,说是Thomas Child的,发电子版给我看,我当时就表示应该是Felice Beato在1860年拍摄的。之所以很肯定是因为我有Beato的书,里面有这个角度的照片,而且还从未看过别的这一角度的照片。就这样,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等我看到这张照片,发现下面有Child标志性的说明文字(他的照片多是作为纪念照片出售的),而且还有一些细部不同。先把两张照片放上来看看。

老照片上的南京北极阁

最近收到一张老照片,主体是一座小山,小山上有一座两层亭式建筑。根据摄影师在照片上的签名知道是南京。南京我虽然去过几次,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也没注意到有这么个地方。可巧第二天看到几张南京的旧明信片,其中一张和那张老照片的拍摄角度几乎一致!综合判断那座小山是鸡笼山(即今鸡鸣山),上面的亭式建筑是北极阁。两个影像放在一起比较如下:

老照片中的南京明孝陵明楼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的马皇后合葬在旧的南京城外,称明孝陵。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五千到一万多军士日夜守卫。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都曾亲往谒陵。

颐和园四大部洲的塔

整理《亚细亚大观》又发现两张信息量比较大的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是站在颐和园四大部洲往西北和东北看的照片。 先google一下“四大部洲”。《长阿含经》载,一东弗于逮梵弗于逮。亦云弗婆提。华言胜身。以其身胜南洲故也。又翻为初。谓日初从此出也。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亦云逾缮那。华言限量。大论云。由旬有三。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肘以一尺八寸为一肘。)二南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阎浮是树。提是洲名。因树立称。故名阎浮提。在须弥山南。其土南狭北广。形如车厢。从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长三肘半。于中有长四肘者。人寿百岁。中天者多。三西瞿耶尼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为彼多牛。以牛为货。故名牛货。在须弥山西。其土形如满月。纵广八千由旬。人面亦如满月。人身长十六肘。人寿五百岁。四北郁单越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以其土胜三洲故也。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犹如池沼。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长三十二肘。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天。主要是说佛教中组成人届的四块大陆。 两张照片都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末,那个时候颐和园北还是很荒的地方,不像现在热闹非凡,人口不多建筑也少,所以视界很开阔能看很远。第一张照片向西北方向拍的,在塔身中部右侧一点还能看到远处(北宫门外)有座覆钵式的和尚塔,从风格上看肯定是清的,能在皇家园林门口修坟要么这儿原来有座大庙要么这得是位高僧。第二张照片向东北方向拍的,还能看到万寿山脚下的花承阁琉璃塔。可惜后边的建筑群不是很清楚。

《亚东印画辑》/《亚细亚大观》中两组相似的照片

不管当时真正出于什么目的(多数人还是认为出于军事侦察目的),满铁能用摄影的方式大范围全面介绍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风土人情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如果能收集齐所有发行的照片和所配文字,中国近现代史基本上就齐了。《亚东印画辑》和《亚细亚大观》的关系我一直没有搞太清楚,原来以为是先发行的《亚东印画辑》,后来更名为《亚细亚大观》,但是根据最近的整理情况似乎两个是同步发行的。《亚东印画辑》是从1924年9月开始发行的,我见过的最大辑号是第190辑,按每月一辑的速度发行应该到1940年7月,而尽管多数《亚细亚大观》没有写发行辑数(指照片旁边的说明标签),但相当一部分写着拍摄年代。关于版本还想提一下,我发现日本本土发行的和在大连总部发行的不一样,日本发行的很多都写着“种版编号***”,所以这套资料总共发行了多少目前没法考证,最可恶的就是某些挂着“国家级”牌子的图书馆,馆藏那么多也不整理一下,不让我们大众看也就罢了,连电子版都不做……拿着我们交的税不知道天天在干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