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昌黎源影寺塔

1928年的源影寺塔,塔身在光绪二十四年地震损毁,塔刹宝顶已失踪。

河北省昌黎县城西北端(很奇怪照片原配日文说明塔在昌黎县城东南,是日本人搞错方向了?),有一座古塔寺,寺院里有一座古塔寺塔,又称源影塔。塔平面八角形密檐实心塔,13层,高约40米。塔的下部原有地宫。全塔砖制,各层檐椽和飞椽使用木材。塔的最下部是须弥座式基座,其上端是用铺作斗拱承托着的平座,平座上有栏板勾栏和望柱。两重栏板的栏杆为宋式重台钩栏式样,栏板纹样每面都有变化,建筑结构保持唐宋以来的古风。虽然是砖塔,各部做法都模仿木结构建筑。砖栏杆上再做仰莲瓣,辽金时代的塔,用仰莲瓣为座比较普遍。在莲座上建立第一层塔身,塔身八面。在每个正面雕出城楼,转角部位雕出角楼,角楼和城楼之间用飞廊连接,使整个塔身周围成为一组天宫楼阁的半圆雕塑面。这座塔用这组天宫楼阁建筑图样来代替辽塔常使用的飞天、佛像、狮子等雕刻形象,显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也是在老照片中判断源影寺塔的重要标志。第二层以上各层塔檐都用斗拱,均不做塔身。据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碑记知,塔上宝顶使用风磨铜制成。虽然经过多年的风雨剥蚀,仍然光亮异常。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大地震时,塔顶全部被震坏,铜顶坠落地面,重量达到十六七斤,并发出金光,可以照人。当时由县城西街居民交入县署,后被县官原恩瀛携走,不知下落,目前原塔刹已经不在了。

从塔的样式、结构、装饰风格看应该是辽金时代建造的,据县志载,明清时期多次重修。古塔南面,紧贴塔基有一眼井,井深有五六丈,终年泉水盈盈。这眼井开凿于建塔之前,还是开凿于修塔之后,不见任何记载。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昌黎知县杨于陛在主持重修寺院时,以塔下有井,而“水自有源,塔自有影”,定寺名为“源影寺”,塔遂称“源影寺塔”。可见塔、井相伴由来已久。《昌黎县志》中还有这样一首诗形容她:“浮屠高矗笔凌空,摇曳金铃送晚风。霞影是朱天是纸,淋漓倒写夕阳红。”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塔身严重倾斜,顶部坍塌,现在看到的是20世纪80年代重新修复的源影寺塔,1985年,工人在清理二层檐下塔身之灰垢时,发现一砖砌小洞,内有锡质函匣1个,匣内放有铜质刷金“张仓卧佛”一尊,造形优美,神态自然,做工精细。造像与头下之方枕一起铸在铜质底盘上,底盘背面有阴刻铭文“大明嘉靖二十六年春季月昌黎城之北水岩寺住持长老发心造张仓卧佛一尊铜匠高聪”。

远眺昌黎县城,源影寺塔很显眼。
第一张照片所配日文说明。因原照片装订在一起,故靠近装订线附近扫描发虚。
第二张照片所配日文说明
Google Earth看源影寺塔

河北承德双塔山塔

这是“老照片里的中国古塔”之“河北篇”的第一篇,开始介绍这批老照片中河北省境内的古塔。

承德市区西南,有两根巨大的岩柱拔地成峰,南北比肩而立,这是承德十大名山之一,叫双塔山,典型的丹霞地貌。两峰高低大体相同,北峰粗大,南峰上粗下细。两峰顶各有一座砖塔。双塔山陡直而立,高不可攀,峰顶砖塔何人、何时、何故所建,不得而知,一直是个谜。现在当地政府开发旅游,在南峰旁边立了一座金属塔,有螺旋楼梯登顶。《承德府志》中记载:“东塔(南峰)之巅有古庙,不详何人所建,已就倾圮,旁有一小碑镌‘王仙生’三字”。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也提到:山庄之西“有双塔峰,亭亭对立,远望如两浮图,拔地涌出,无路可上,或夜闻上有钟磬经呗声,昼时有云片往来。乾隆庚戌(五十五年,1790年),命守吏构木为梯,遣人登视,一峰周围一百六步,上有小屋,屋中一几一香炉,中供片石,镌王仙生三字。一峰周围六十二步,上种韭二畦,塍畛方正如园圃之所筑,是决非人力之所到。”该书还说:“香炉下有草鞋—双,供桌上有旧书一本”。

在老照片上双塔的细部看不清楚,我在网上双塔山吧看到一张双塔的近景,一并贴上来。从照片上看,北塔基本完好,系砖塔,平面方型,共三层,每层叠涩出檐,上置锥形顶,一层有佛龛,好像还有佛像。南塔现在仅余两层半,看起来应该和北塔形制相近。唐代的塔在外形上相对朴素,主要是木制和石制,自从辽宋开始用仿木结构,主要是砖制和石制。唐代砖塔的粘合材料主要是黄泥,宋辽以后才开始添加石灰和稻壳。从照片上看北塔的砖缝很明显都是白的,所以我估计双塔的建设时间应该在辽宋时期。

近看双塔山上双塔,图片来自百度双塔山吧

真的是很佩服古人的想象力,怎么就能跑到那样的地方去建塔,还建了两座!信仰的力量不可小觑。

原配日文说明
Google Earth里看双塔山

北京郊外的小墓塔

 

今天介绍的是“老照片里的中国古塔”系列“北京篇”的最后一个,是元土城附近的一座塔。这座塔虽然已经残了,但是从造型上可以看出是一座喇嘛塔,具体特征和结构在之前已经介绍过,从功能上来说这是一座墓塔。墓塔即和尚的坟墓。元以后,藏传佛教开始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地区,很多即使不是信奉藏传佛教的高僧圆寂后也修建喇嘛塔样式的佛塔。无论哪一种墓塔都嵌有塔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塔铭即塔身或门楣上签的石板,上面会记录墓主人、寺名、时间或生平等信息,相当于墓碑的功能。

照片里的这座喇嘛塔,砖砌,底座承六角形,嵌有卷草纹的砖雕,塔身虽然不完整,但还可以看到方形的塔铭,似乎塔铭上方还有一个小佛龛。十三天基本完整,塔刹已佚。从力学角度看这座塔能保持这个状态很困难,但是我仔细看了照片,发现在十三天顶端露出一小截东西,我猜测是塔的“主心骨”(虽然有“主心骨”的喇嘛塔非常非常少见)支撑着的原因。照片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文字说明只提到是在元土城附近,黑龙兄考证认为很有可能是在西边的笑祖塔院附近,但看塔周围都是农田,没有附属建筑的痕迹(笑祖塔院现在还有建筑遗迹),因此这一观点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总之,这座小塔的地点目前不确定,应该也不会保存到现在了。

照片原配日文说明

北京颐和园宝云阁

佛即塔,塔即佛。塔这种建筑形式传入中国后在样式和建造位置上都有了很多变化,比如在屋脊上建造象征性的小塔,表示佛的道场。前几天大概提了一下碧云寺罗汉堂屋脊上的小塔,但那个毕竟不是“主角”,这次选了一个能当主角的——颐和园宝云阁上的小喇嘛塔。在这个系列的江西省篇中我会选一个屋脊上有中式阁楼塔的例子。

宝云阁是清漪园时代幸存下来的建筑,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通体用铜铸造,所以俗称“铜亭”。铜亭本是佛殿,建在汉白玉雕的须弥座上,铜殿内原供有佛像,殿高7.55米,重约207吨。铜亭为歇山重檐,四面菱花槅扇,其柱、梁、斗拱、椽、瓦、宝塔以及九龙匾额、对联等等,都是仿木结构造型。通体呈蟹青色,造型精美、工艺复杂,据载,当年铸造时,仅为磨光表面,就挫下铜屑2500公斤。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清漪园,殿内佛像都被抢掠一空。只剩铜桌因体大量重没有被搬走。1900年铜亭又遭破坏,门窗不翼而飞(也有一说是园内太监勾结外贼盗窃了这些铜构件)。1993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创办人在法国发现了这些铜门窗,由基金会出资50余万美元,买回并送还我国,铜亭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风采。从这张照片上还能看到门窗已经没有了,甚至部分铜瓦也失踪了。


照片所配日文说明

Google Earth看颐和园宝云阁

北京颐和园四大部洲塔和花承阁琉璃塔

颐和园四大部洲位于万寿山后,建于乾隆时期,系仿西藏桑耶寺形式修建。建筑总体布局反映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根据佛经对宇宙的描述设计。东为胜神洲,西为牛货洲,南为赡部洲,北为俱卢洲,象征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另修建有八小部洲。在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间,还有两个凹凸不同的台殿,为月台、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着佛的意思。此外,还有红、绿、黑、白四座塔,一共十八座建筑组成,中心为象征须弥山的佛殿香岩宗印之阁。四大部洲的东胜神洲殿象征风,起着长养万物的作用,形如半月,故建筑月牙形台殿;南赡部洲殿象征火,形为三角,起着促进万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台殿;西牛货洲殿象征水,摄受万物,建成椭圆形台殿;北俱卢洲殿象征地,保护万物,建成正方形台殿。四座宝塔分别代表佛之“四智”,白色塔为“大圆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认识世界万象;黑色塔为“平等性智”,视世界万物平等无差别;红色塔为“妙观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恶,妙观万法;绿色塔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业。整个建筑群在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中的普宁寺布局与此相似。

按照张先生的分类,这四座塔都是过街式塔。所谓过街式塔就是塔下有门洞可以通行,属于藏传佛塔的体系,多覆钵式塔(这四座都是覆钵塔,只是塔肚子都有变形)。这种形式盛行于元代,是喇嘛教派里常见的一种建塔方式,保存至今的很少。

第一张照片主体是黑色的平等性智塔,右下角能看到红色的妙观察智塔一部分。其实者张照片还隐藏着一座塔,在黑塔“十三天”根部右侧,颐和园外还有一座小型的墓塔,也是覆钵塔,今不存。

第二张照片主体是白色的大圆镜智塔,左侧边缘处能看到一点点绿色的成所智塔。这张照片中很明显还能看到一座塔,就是花承阁琉璃塔。塔及周围建筑在1860年被焚毁,前面说过琉璃塔有个好处就是耐火,所以只有塔幸存下来了。不过在文化大革命中塔下部的很多佛像头部都被破坏了。


第一张照片所配日文说明

第二张照片所配日文说明

Google Earth看颐和园四大部洲塔和花承阁琉璃塔

北京香山昭庙琉璃塔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七月,为了迎接班禅六世来京向乾隆皇帝祝贺七十大寿,在香山东麓建造班禅行宫,俗称昭庙全称宗镜大昭之庙,是静宜园时别垣二景之一。昭庙是一座藏汉混合式的大型喇嘛庙,是仿六世班禅所居住的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形制而兴建。昭庙与承德须弥福寿之庙是出于同一目的同时建于异地的姊妹建筑,都有一座七层八角琉璃塔。

按照张先生的分类,这是一座阁楼式塔,带副阶。副阶即一层的围廊,在这张照片上已经看不到了,现在已经修复。副阶的作用主要有三个,一是方便朝拜,即使下雨下雪人们也可以绕塔礼佛;二是增加结构强度,基座延伸出来的建筑相当于给塔作了支撑;三是保护塔基,围廊可以阻止雨水对塔基的侵蚀。这座塔还是这个系列中介绍到的第一座琉璃塔。琉璃塔就是指在塔身外贴有烧制的琉璃,这样一来美观华丽,二来可以抵挡风雨侵蚀,三来可以防火,北京的几座琉璃塔好像都曾过火而幸免。

照片所配之日文说明

Google Earth看香山昭庙琉璃塔

北京永安寺白塔和妙应寺白塔

永安寺白塔

今天介绍的北京境内的塔有两座,妙应寺白塔和北海永安寺白塔,按形制分都属于覆钵塔,或称喇嘛塔。喇嘛塔,是藏传佛教所崇奉而建造的塔,从形制上看主要由塔基、塔身、塔脖子和塔刹四部分构成。一般情况下,塔基为方,象征“地”,塔身圆,象征“水”,塔脖子下大上小呈三角,象征“火”,塔刹(华盖伞),象征“风”,此四者为佛教认为的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据张先生考证,在南北朝及隋唐之初就在壁画上出现了喇嘛塔的形象,但建造的实物目前最早的起于元代,明清有大量建造,尤其是在清朝,喇嘛塔是墓塔(常称和尚塔)的主要形式,后面我们会多次遇到。

永安寺白塔北海琼华岛最高处,塔基为折角式须弥座,座上是三层圆台(金刚圈)。塔身最大处直径为14米,共有306个通风口,南面有红底黄字藏文图案的佛龛,装饰精细华丽,为火焰形眼光门,也称“时轮金刚门”表吉祥如意之意。塔身之上为相轮,砌出十三条线条,象征十三天。白塔顶部为鎏金火焰宝珠塔刹,上有铜制的“日”、“月”、“火焰”,宝顶下是铜铸的华盖,其边缘悬挂14个铜钟。

清顺治八年(1651),因皇帝信佛,特别崇信西藏喇嘛诺门汗,根据诺门汗的建议,在琼华岛山南建白塔寺,按前寺后塔的原则,在寺后的山顶明代广寒殿旧址上建了白塔。乾隆年间,改白塔寺为“永安寺”。据记载,白塔在康熙十七年(1678)、雍正八年(1730)两次因京师地震毁坏而重修;1976年受唐山大地震余震波及,相轮发生移位,后修复。

喇嘛塔多为实心的,北海的白塔却是空心的。据记载,塔内有一根九丈高的通天柱,柱子顶放置了一个经盒,盒中盛舍利子,还有星船、佛龛、供桌、喇嘛经文、衣钵和佛教法物等。康熙年间地震后修复白塔时,塔内又添藏铸嘛噶喇佛一尊,高一尺,铜铸镀金;银满达一个,重十两;盛贮舍利子银盒子一个,重一两;旱般三架以及佛龛、供桌等物。还装有“各色茶叶十斤,各色净果品饽饽共五筐,除毒药外各色药共五斤,银九两九钱,珍珠、珊瑚、青金石,每样九钱;各色绒缎碎缕红条共五斤,和仙人掌、海螵蛸、葛薄根、丁香、列干莲、哈喇每样二斤,沉迷香一斤,高香五百箍,西天红黄香五箍,吉祥草二十一根,白地磁罐九个,内装各色杂粮,康熙铜钱九个,纸六千张,笔十管”。

仔细能看到照片左侧的妙应寺白塔

第二张照片因为保存的时间已经略有发黄,且边缘有泛银,但仔细看仍能辨认出照片左侧的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位于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元世祖崇信佛法,迎释迦佛舍利,至元八年(1271)在大都城西南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参加设计和修建了这座大型喇嘛塔。至元十六年(1279)建成后,又在塔前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敕名“大圣寿万安寺”,是元朝皇室在大都兴建的重要工程之一。1368年全部殿堂被雷火焚毁,仅白塔幸免。明宣德八年修复,改称妙应寺。清康熙、乾隆帝间又几经修葺,现仅白塔为元代遗物,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喇嘛塔实物。白塔耸立在院中央,四周各建小角亭一座。白塔塔基高9米,台基分三层,最下层呈方形,上、中二层是亚字形的须弥座。塔身形似覆钵,上安7条铁箍,其上又有亚字形小型须弥座,再上就是13天相轮,高50.9米。顶端为一直径9.7米的华盖,华盖以厚木作底,上置铜板瓦并做 成40条放射形的筒脊,华盖四周悬挂着36副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微风吹动,铃声悦耳。华盖中心处,还有一座高约5米的鎏金宝顶,以8条粗壮的铁链将宝顶固定在铜盘之上。1978年对白塔进行维修加固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清代乾隆帝十八年(1753)存留在高塔顶部鎏金 小境内的大藏经、木雕观世音像、补花袈裟、五佛冠、乾隆帝手书《波罗蜜多心经》、藏文《尊胜咒》、铜三世佛像、赤金舍利长寿佛等。

第一张照片对应的日文说明

第二张照片对应的日文说明

Googel Earth看永安寺白塔

Google Earth看妙应寺白塔

北京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碧云寺位于北京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始具今日规模。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整个寺院,由山门至寺后石塔,高度相差一百多米。在中轴线上的前几重佛殿屋本为明代遗物,内有佛塑佛雕,其中立于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明代正德年间太监于经和明天启年间魏忠贤都看中这块宝地,扩建碧云寺,作为自己死后墓地,可惜都因获罪提早挂掉没能享受这块风水宝地。乾隆十三年(1748年)对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保存原有寺院的基础上,又在寺后新建金刚宝座塔,增建罗汉堂、行宫院。

塔院位于寺院最后,院内南部有雕工精致的汉白玉石牌坊,牌坊两侧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石牌坊后有两个八角形碑亭,南北相对,亭内放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左亭内为满、蒙文,右亭内为汉、藏文。金刚宝座塔位于全寺最高点,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仿北京真觉寺塔形状建造。这种金刚宝座塔北京地区有三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7米,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大的金刚宝座式塔。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台基两侧有石雕护栏。塔身全部为琢磨过的汉白玉砌成,四边还雕刻有藏传喇嘛教的传统佛像。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一汉白玉石匾额,上书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照片拍摄于1920年代,还能看到塔身南面挂着的青天白日旗和国民党党旗)。券洞两旁雕有佛像和兽头形纹饰,券洞上额匾书“灯在菩提”。券门内登石阶可至最上层宝座顶,宝座上有七座石塔:一座屋形方塔,一座喇嘛搭,其后有五座十三层密檐方塔,中央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五座佛塔基座均为须弥座,塔肚四面刻佛像。塔肚之上用十三层相轮组成塔颈,最上为铜质塔刹。塔刹中央铸有八卦,四周垂有花幔。塔刹上端又立一小塔,上有“眼光门”,门内有佛。整个金刚宝座塔布满了大小佛像、天王、龙凤狮象和云纹等精致浮雕,都是藏传佛教风格。

按照中国塔的分类,碧云寺塔是典型的金刚宝座塔,在同批照片中目前我只发现这一个例子,还好,使我制作的这个塔系列比较完整。张老师解释,金刚宝座通俗的说法就是佛成正果时的坐处。按佛教的意思,这地方永不陷毁,所以名金刚,也是佛的道场,在这地方建塔,叫金刚塔。金刚界五佛即五智所成的如来,按其方位是:中佛,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所成;东佛,阿閦如来,大圆镜智所成;南佛,宝生如来,平等性智所成;西佛,无量寿如来,妙观察智所成;北佛,不空成就如来,成所作智所成。建于金刚宝座上的塔,一般都是这五位佛的体现。张老师还说这种金刚宝座塔在唐代就开始修建,但是在明代比较盛行,北京的真觉寺塔就是成化年间的。

其实照片里还有一座塔,就是罗汉堂屋脊上那座小的覆钵塔。关于覆钵塔,后面会具体接触到。塔传入中国有了很多变形,佛教对塔的敬仰,与对佛的敬仰一样,佛与塔并重,故有“塔即是佛,佛即是塔”之说,在佛殿屋脊上置塔的目的可以想见。

照片配的日文说明


Google Earth看碧云寺和金刚宝座塔

北京通州燃灯塔

北京通州燃灯塔,全名燃灯佛舍利宝塔,位于通州北城,大运河北端西畔。燃灯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平面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原高48米,围44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座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据县志载, 此塔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百粒舍利,后重修,现在看到的燃灯塔大部分都是那个时候的。1976年唐山地震再次受损。1985年9月重修,塔刹增高5米,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宝珠四,添设避雷针,重修塔顶莲花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现在是北京地区最高最大的塔。

除了燃灯塔,其下的三教庙也值得一提。三教庙是国内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建筑群,分别是文庙(儒教)、燃灯塔佑胜寺(佛教)、紫清宫(道教)。

按照张驭寰先生根据建塔功用的分类,燃灯塔除了是座佛塔外还起着标志性建筑或导航塔的作用,旧时往来于大运河上的船只就以燃灯塔作为运河北端的标志,同时也成为通州的象征物,正如诗中所说“一枝塔影认通州”。

另外上一张已知最早的通州燃灯塔的照片,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打到通州时,由随军记者Felice Beato拍摄的。

Google Earth看通州燃灯塔

第一张照片配的日文说明

第二张照片配的文字说明

北京房山云居寺南塔和北塔

先从北京的塔介绍起,按省/直辖市分类,今天先说云居寺的南塔和北塔。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历史悠久。始建于隋末唐初,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对峙;寺院坐西朝东,环山面水,形制宏伟,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1942年云居寺被日军炮火夷为废墟。

云居寺的塔很多,尤其是石经山上几座著名的唐塔,极具代表性,但是目前我还没发现这套老照片中的云居寺唐塔,只有原来寺院中的两座辽塔,分别在照片的左侧和右侧,其中右侧的南塔在1942年被毁,现在仅存北塔,不过听说南塔将复建。

先说说南塔,平面八角密檐十一层,典型的辽塔,按照张驭寰先生的总结,辽塔多为实心的密檐式塔,建筑材料亦多选择坚固耐久的砖石材料,而在建筑上则以砖石仿木结构,惟门窗不用唐塔宋塔的方形结构设计,而采用在力学上更加合理的拱券设计,是辽塔在建筑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辽塔平面多为八角形,繁复的基座是辽塔独有的特色,基座各个立面均做仿木处理,模仿木结构宫殿建筑里面,门窗齐全,表面或篆刻经典或雕凿佛教造像,常见的造像题材有佛像、金刚、力士、菩萨、宝器、塔、城、楼阁等等,非常精美。在辽塔中更多的是一些做法比较简单的塔,仅第一层或一二层檐施用斗拱而以上其他各层均以叠涩出檐,造型简捷古朴。

北塔现存,也是辽塔,是砖砌舍利塔,又称“罗汉塔”,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1111-1120年),高30多米,塔身集楼阁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三种形式为一体,造型极特殊。塔的下部为八角形须弥座,上面建楼阁式砖塔两层,再置覆钵和“十三天”塔刹。这种造型的辽塔,十分少见。上次和朋友聊天,我们都怀疑是上层塌掉后在清朝补建的(清朝比较流行这种藏式覆钵塔)。

张先生对中国塔按照样式的分类是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这两座塔总体就占了四种样式;按照功能分类是佛塔和文峰塔,这两座都算佛塔。

在山坡上俯瞰全寺,双塔俱全

照片所附日文说明

Google Earth看云居寺及云居寺北塔,可惜分辨率不高。